评测Apogee Groove便携式以及HOME键才是iPhone 7最棒的更新
iPhone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初手快已经抢到第一批新机的用户早已经用上了新的设备。新设备的摄像头、防水性能乃至它的外壳配色都成为了新用户的热门讨论对象。而另外一个新特性倒是很少被用户提起,或许是因为它太好用,不让用户产生不习惯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因此“存在感”才会这么低,它就是iPhone 7的新一代主屏幕按钮。
在iPhone 7中苹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的防水性能,不仅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更是重新设计了iPhone最标志性的Home键。苹果取消了常年因为易损坏且维修价格高昂的物理按键,改成了全新的电容式Home键。
新Home键中整合了“Taptic Engine”,这样当你按下Home键的时候,Home键就会给你提供物理反馈——它也具有压敏特性,因此可以区分用户是想按压Home键还是只想轻轻点一下。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担心这样每天如果高强度使用iPhone的话,本来使用3D Touch就需要很多操作了,再加上一个压敏Home键,那手指头岂不是要按疼,其实并不会,因此你可以自己设置按压的强度。打开“设置-通用-主屏幕按钮”,会看到1、2、3种强度,1为最轻,3为最强。
不少网友都表示1是最为舒服的。还有一些强迫症网友看到这个建议之后也尝试了1的力度,发现果然非常舒服。当然你最终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力度,不用考虑别人的建议。
天气越来越凉,一些“想得比较长远”的朋友现在应该想知道,冬天时戴着一般的手套的话能不能对这个新Home键进行操作。非常遗憾,不能。iPhone 7的Home按钮需要识别皮肤直接接触才能够工作,否则不会有任何反馈。
在论坛中就有网友试过,即使只是隔着一层薄薄的餐巾纸也不能触发这个Home键。但是它应该和iPhone的触控屏一样,应该会支持内置导电材料的特制手套的操作和控制。
新Home键收到怎样的评价
此前iPhone 7发布之后的新机体验会上,不少体验过这个新Home键的人表示感觉不怎么好。Home键自iPhone首发以来,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工具,可以说一直使用iPhone的用户应该早就因为对Home键的操作而产生了肌肉记忆,所以一时的不习惯也是正常的。
如今最早拿到iPhone 7的用户应该早就已经用上了这个Home键,那么在这么一段时间的使用中,他们有何感想呢?
我们知道,学习成本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新特性和新功能在用户中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用户学习成本越低,产品就越容易推广和普及,节省了用户时间,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这个新Home键的学习成本是否很高呢?
如上文所说,或许是因为新iPhone的Home键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太多麻烦,所以在威锋论坛中,网友关于这个新Home键的讨论屈指可数。在几个我们能够翻出来的关于iPhone 7Home键的帖子中,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用户对这个新Home键的评价都是好评:
-“两天就习惯了,轻度使用。”
-“我觉得这是最值得升级的地方。”
-“很好按,比上代好按,因为很轻。”
-“我个人觉得很舒服,尤其反馈的轻微,很有科技感。”
-“iPhone 7最牛逼的就是home键的修改,感觉好极了。”
-“习惯了,比实体键还好用。”
-“我十分钟就习惯了,不要让我再碰那些落后的机械结构了,太舒服了。”
-“个人认为比机械的要好用。”
-“超乎想象的好用。”
从上述评价就可以看出,至少目前这个新特性并没有让用户觉得需要太多的时间去适应,而且苹果确实做了很好的优化。虽然旧式的线性致动器是最适合用于手机震动的,但Taptic Engine更加细腻,能够给相关的操作提供更好的反馈,因此用户使用起来不仅没有生疏感,还愉快地接受了它带来的全新体验。
新Home键的维修
关于这个新Home键的维修,此前专业拆解机构iFixit表示与此前iPhone使用的机械按键相比,这个新按键的可靠性要高。而且它可以拆解下来,维修难度应该没有不会比想象中的难。而且一个非物理按键也会提升iPhone 7的整体可靠性,并且减少更换零件的需求。
但如果你是“修炼过金刚指”的,能把这个新Home键用到失灵的话,也有网友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我取货的那天问过店里的人,他说会有技术人员专业检修,看给出的结论是硬件问题,还是外部原因,”然后才会给出具体的维修方案。
另外iPhone 7Home键上使用的保护玻璃其实是蓝宝石,这样它的耐用度和耐刮度等都会更强,保护性能也会更强,所以用户也可以放心,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Taptic Engine的影响
Taptic Engine在硬件方面的搭配运用,从AppleWatch到MacBook系列笔记本,然后再到iPhone。特别是在今年的iPhone 7上,除了继承iPhone6s的3DTouch压感屏外,它还为新Home键服务。
在iOS10系统上,从上下滑菜单、铃声、设置选项都伴随有Taptic Engine的振动反馈,另外苹果亦开放了相应的API,允许开发者在应用中调用Taptic Engine,这会成为iOS系统未来一个重要的人机交互特征。
虽然目前一些支持Taptic Engine的应用体验还没有那么好,但随着开发者对这项技术熟悉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么第三方对这项技术的利用就会增加,体验也就会更好。
Apogee Groove 便携式USB声卡测评报告
Apogee是一个至今还活跃在专业音频设备尤其是音频接口设备的品牌,而有趣的是Apogee不但在录音设备上有知名产品出现,在单纯放音设备上不同时期也有代表作。例如2008年左右的Apogee MiniDAC,这款产品在当年发布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2010前后已经完全不是什么神器了。比起MiniDAC的先知先觉,Apogee Groove则是XMOS+ES9018大潮中的后来者,这款非常小巧的声卡发布于2015年的NAMM[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Merchants],这是一个音乐类软硬件的展览盛会。而我们也看到随着XMOS xCore硬件和Thesycon软件配合带来了USB DAC设备越来越丰富。而ES9018尤其是ES9018S当然更是高端DAC芯片的红人。
外观功能与内部硬件
外观与主要功能
Apogee Groove 外观小巧,从图片中很容易看到它的尺寸,它的长度只有10cm,宽度不到3cm。外观塑料材质,但感觉比较厚实。底部用了大块的软质橡胶,用于摆放时的防滑和缓冲。Apogee Groove虽然没有内置电池,但它的小巧外观仍然足够主打便携应用,它甚至在拐角做了一个可以挂挂绳的地方。但作为一款售价近2000元人民币的设备,竟然只提供了一个廉价的布袋,略感与定位不符。
Apogee Groove的功能简单。两头一头是Micro USB接口,与电脑相连,无法支持iOS设备。另外一头是一个3.5mm立体声输出接口。机器上方有两个按键,一大一小也标明了音量大小调节功能。不过这两个按键的音量调节是和操作系统内音量同步的,并非外部的数字或模拟音量控制。
两个按键之间有三个led灯,它们不仅仅是用来指示音量大小,而大部分之间它们是用来指示播放中音乐电平的变化的,虽然只有三个Led.这三个Led在一般播放音乐时呈绿色,亮度有些过亮,不适合眼睛直视。随着音乐电平变化大小,Led会跟着闪烁,电平较高时,第二颗,第三颗会被点亮,跳动闪烁。而在调节音量按钮时,Led会变为淡紫色,此时指示的是音量大小。不过这与我们前不久测评的Roland UA-M10 彩色LED指示效果差远了。但功能是基本一致的。而且,Apogee Groove的Led也不会因为播放音乐的格式或采样率不同而切换颜色,因为在这个功能上我们想到了Chord的Mojo、Hugo等设备。
核心硬件
从拆解来看,Apogee Groove使用了XMOS的xCore USB方案,在Windows下需要搭配Thesycon的驱动程序,在macOS下不需要安装驱动。不过Apogee竟然只购买了Thesycon最高PCM 24bit/192kHz解码的授权,并且不支持DSD解码。这不是硬件的问题,是XMOS功能授权的问题?
在DAC芯片上,Apogee Groove使用的是ESS ES9018S,并非低阶版本的ES9018K2M。虽然从指标,甚至DAC架构来看,ES9018K2M已经足够出色,但从产品来看,我们使用过的ES9018K2M的解码器没有一个可以做到超越类似规模硬件设计的ES9018S的产品。所以DAC的档次,在某个范围内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在模拟输出部分Apogee Groove使用的是TI BB的OPA1642运放两颗做LPF和电压放大。这个数字”4”并不是4运放的意思,而是代表了OPA16x2系列中的最高级别。我们看到很多使用OPA1612、1622的产品,但OPA1642的并不多见,有印象的应该是在Lotoo的PawGold中。而在耳机扩流部分,使用了ADI公司的AD8397.这颗运放也比较常见用于做耳机扩流缓冲,例如飞傲的AM1的X7耳放模块。AD8xxx系列运放有着比较厚重的低频和中频,整体声音相对有弹性。这也是ADI的运放在音频产品中一直以来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