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飞傲K1便携式和iOS 10 Beta 3发布大量Bug修复
今天凌晨,苹果向开发者推送了iOS 10 Beta 3开发者测试版。本次的更新是在Beta 1版本发布两周后更新的,对于已经安装了开发者测试版的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通过OTA方式接收更新。在本次的更新中,苹果表示他们修复了很多在上个版本发现的Bug,下面是详细的更新列表。
在iOS 10中,新增了不少的功能,其中包括全新锁屏界面以及3D Touch通知提醒。
同时,iOS 10中还新增了Home家庭系统并重新设计了Apple Music应用。
目前,iOS 10正式版定于今年秋季发布,相信不久后iOS 10公测版还将继续更新。
iOS 10 Beta 3更新内容列表:
-调整HomeKit控制面板图标;
-Apple Music:“已下载音乐”取代“下载”,同时可以选择显示与否;
-苹果iOS 10 Beta 1中键盘、锁屏声效回归;
-可选择是否分享自己的活动数据;
-松开手指解锁屏幕功能运行更可靠;
-修复从锁屏界面能够直接回复短信的bug,现在可下滑清除通知;
-添加手动锁定时的触觉反馈;
-信息应用里的图像选取器在进行预览时将不会裁剪原图,更容易识别;
-当发送GIF动图时会有全新的提示,信息应用的拓展功能bug更少;
-HomeKit应用的设置中现在可设置该设备为控制中心。
FiiO 飞傲 K1 便携式USB声卡测评报告
K1是飞傲推出的一款USB声卡设备,U盘大小,含背夹的重量仅为11.3克,这是我们测评过的外置声卡中尺寸重量最小的一款。
K1采用金属型材作为外壳,两头分别是USB输入和耳机输出,功能非常简单。底部两颗螺丝,拆卸后就能抽出电路板。
电路板上有三颗关键元件。BRAVO SA9023A是一颗USB界面的音频控制器芯片,它曾经在节奏幻想曲D/A上使用过。这款新品支持标准USB音频模式,所以它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使用,理论上支持各种主流的桌面及移动操作系统,但从飞傲官方的文案中,似乎没有提及支持移动平台。DAC芯片为BB PCM5102,双声道,最高112dB动态范围和信噪比,虽然指标不是顶级,但性能也不容易成为瓶颈,在乐之邦Monitor 02 US Dragon中,也使用了PCM5102。耳机放大器芯片TPA61332A,按照官方的说法,适合搭配16-100欧姆阻抗的耳机。
它的表现会怎样?我们的预期不算太高,并没有期待它能够和砖头们一战,但如果它比集成声卡要好的话,就算不错了。虽然官方没有提及移动平台,但我们还是测试对应项目。Windows 平台测试自然顺利通过,而iOS平台出现了一些小状况。接入iPhone 5s工作不稳定,而使用iPhone 6s Plus 后正常,使用iPad也完全没问题,iPod Touch6 测试也获通过。Android平台的情况更加复杂点,不是所有手机都能使用,部分手机无法正常驱动K1,供电不足,电源灯都无法点亮,但使用三星Galaxy S6 Edge,测试通过。还有部分国产手机,供电没问题,但无法正常识别。移动平台的这些兼容性问题,大概是飞傲不愿多谈的原因吧。
按照惯例,我们对K1的耳机输出进行一组测试,测试选用专业级声卡录入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测试发现,其输出电平为-5.5dB,各平台下一致。
由于S6 Edge的系统本身存在SRC问题,即便外接K1,这个问题依然不可回避,所以配合S6 Edge时,信号产生了很多细小谐波,这些谐波对RMAA量化结果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它对实际听感产生影响,表现为细节要模糊一些。除此之外,各平台表现一致,成绩细微的差别可以视为测试的误差。24bit/96kHz项目测试通过,但各平台都产生了一样的问题,即最高频段产生了轻度的溢出现象,该项目虽然使用24bit信号测试,但分离度表现并无改善,这是硬件本身的性能所导致。
实际听音,我们使用了测试中的这些设备。K1比这些设备的集成声卡都好。相比iPhone,驱动力相当,并没有在驱动力上占优,声音也同样为中性,但K1的声音要相对柔和和细腻,而瞬态动态表现依然出色,低频的表现得相对有弹性,iPhone偏硬的听感也因此被修正了很多,但这种提升,只是量变,算不上跨档次的进步。使用K1,耳机线控器和麦克风功能也将丢失,意味着控制变得不方便,接听电话需要拔掉K1。
Android 平台的体验要差一些,一是SRC问题,二是时不时的会连接不到设备,使得K1失去实用性。
桌面平台上的体验一切顺利。相比Surface Pro3,K1比其自带声卡声音要优秀,毛刺相对更少,整体听感也相对有活性,SP3的声音相对死板。K1表现如iPhone上一样,并不会因为换了主机声音而有什么大的不同,可能因为SP3 USB供电更好一点的缘故,其低频听感会更结实有弹性。SP3的音质表现,在笔记本中算得上一线水平,使用K1有进步,但也算不上是跨级的变化。因此我们又找了一些普通设计的Windows平板[基于ATOM]以及老旧的笔记本设备,这些设备集成声卡表现都比较差,尤其基于ATOM的平板,大部分还带有SRC,使用K1,对这些设备来说,可以绕开SRC,改善更为明显,对于这样的设备,K1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综上所述,K1还是不太适合移动平台上使用,一个是兼容性问题,一个是损失方便性的问题。而在桌面系统上使用,则不存在这些问题,K1在桌面平台上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即插即用,麦克风功能对于桌面系统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而便携性没得说。相比大块头的USB声卡,K1音质存在很多不足,但比起大部分笔记本内置声卡,K1的音质还是有优势的,即便和表现较好的Surface Pro和MacBook系列比,K1的音质还是更为细腻柔和一些。如果你要求不高,只是希望字正腔圆无恶声,而且也不愿意使劲折腾,那么K1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