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制定并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1-05 08:33:10 -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成功研发 玉米、秸秆也能化身服装
玉米、秸秆与服装、家居,听上去似乎并不相关,但正在悄悄进行关联。将玉米甚至秸秆加工成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纺成纱线制作衣服,也可以
2021-01-05 08:29:37 -
科学家实现三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 测量精度更高
记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同时实现三个参数
2021-01-05 08:27:37 -
“中国天眼”将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预计国外科学家观测时间约占10%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记者从中科院国家
2021-01-05 08:11:27 -
谣言止于智者!岁尾天寒 把这些谣言“冻”在2020
12月冬至日一到,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寒天。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门,但谣言却不消停。上个月,一些传言在网络上兴风作浪:心脏支架在美国
2021-01-05 08:09:54 -
中国航天“大力士”来了:我国最大的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2020年12月30日上午11时32分,我国最大的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民用航天3 2米3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陕西西安试车成功。该机由中国航
2021-01-04 17:52:04 -
科创中国三大趋势 中国创新带给世界无限可能
岁月荏苒,翻阅2020年一张张浸渍汗水的科技日历,那些矢志不渝的科技创新人物和感人至深的经典画面仿佛又浮现眼前。实验室里,他们争分夺秒
2021-01-04 11:50:09 -
研究人员开发出可用于制造锌空气电池的新化学成分 可储存更多能量
随着对绿色汽车和动力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发明新型电池,这些电池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并允许车辆每次充电行驶更长时间。
2021-01-04 11:12:06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圆满完成2020年任务 安全航行22万余海里
记者2020年12月31日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2021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远望3号船和远望6号船已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向着祖国方向疾驰。
2021-01-04 11:03:02 -
美国宇航局:2021年1月2日是地球的近日点
美国宇航局最近谈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今天是2021年1月2日。是地球的近日点,也就是我们地球围绕主星的椭圆轨道中离太阳最近
2021-01-04 10:56:38 -
新发现!我国发现7000万年前正孵卵的窃蛋龙化石
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江西赣州出土的一组恐龙化石后发现,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时保存有成体、胚胎和蛋窝的窃蛋龙孵卵化石。该组化石是在距
2021-01-04 10:29:48 -
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 斩断盲发快递黑色产业链
据报道,有人报料称,自己最近没有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打开却发现收到的商品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有媒体追踪发现,这背后是一条涉
2021-01-04 10:13:18 -
今年火星将迎三批地球访客 天问一号有望创造历史
在刚过去的2020年,阿联酋、中国和美国接连发射了三个火星探测器。经过数月的太空长途旅行后,2021年2月左右,三批地球来客将密集拜访火星
2021-01-04 10:11:48 -
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智慧化服务助解独居老人难题
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鼓
2021-01-04 09:47:02 -
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实现年内双投 开创电站设计新模式
冬日好景君须记,最是捷报传来时。12月31日晚21点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电力锦界电厂三期工程6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正式
2021-01-04 09:43:21 -
2021年第一场流星雨 象限仪流星雨1月3日迎来峰值
2021年第一场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1月3日将迎来峰值,送上浪漫的新年祝福。天文专家提醒,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3日深夜至4日凌晨进行观测
2021-01-04 09:27:24 -
小“透镜”的“大世界” 让近视防治成为日常好习惯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广泛应用,让无数近视患者得以摆脱眼镜,获得清晰视觉。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2021-01-04 09:25:40 -
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台风“黑格比”在列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台风黑格比、新疆伽师6 4级地震等灾害在列。2
2021-01-04 09:23:40 -
大庆油田2020年油气当量超4300万吨 油气完全成本同比实现硬下降
记者1月1日从大庆油田获悉,2020年,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新答卷:完成国内原油产量3001 0319万吨
2021-01-04 08:49:43 -
特高压工程中也有不带电的设备 每条特高压线路都有绝缘子身影
特高压工程中有没有不带电的设备?不仅有,它的作用还很关键!近日,备受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场馆之一的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基
2021-01-04 08:47:52 -
机器编程驾到 机器编程有助大幅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1%据统计,全球78亿人中,只有2700万人会编写代码,占比不到1%。美国有50万个编程人员岗位空缺,欧盟目前只有10%的编程人员受过计算机科学
2021-01-04 08:45:52 -
三峡电站全年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118亿千瓦时 刷新世界纪录
据三峡集团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时,在确保三峡工程全面发挥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的前提下,世界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
2021-01-04 08:25:15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按需式读取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首次实现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
2021-01-04 08:16:46 -
科学家+企业家头脑 胡郁助力中国人工智能顶天立地
一身深蓝西装,头发中夹杂着灰白,既有科研工作者的气息,又带着企业管理者的范儿——无论哪种,都没什么架子。他是胡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
2021-01-04 08:11:33 -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飞行163天 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 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
2021-01-04 07: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