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WAM模型:摸清全国水通量,建立全国水资源分布式‘明细账’
11月7日,在第18届中国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发布了他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
2020-11-09 16:03:52 -
我国最北高寒高铁首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封顶 一站式“零换乘”出行
11月5日10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打入圆弧梁中,我国最北高寒地区首个现代化交通枢纽项目(牡丹江综合交通枢纽)通过100天的缜密施工,完成主
2020-11-09 16:03:00 -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首次采用新型隧道地质预报仪 填补国内高速公路TBM施工地质预报技术空白
乐西高速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彝区腹地,承载四川省重要扶贫通道和生态旅游通道的高速公路。10月28日记者从中铁科研院西南院获悉,该院自主研
2020-11-09 16:01:10 -
一颗“金属球”,泄露小行星“心”事 揭秘太阳系形成之谜
10月28日,一篇发表于《行星科学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引起了热议,研究人员首次在紫外线波段对名为灵神星(Psyche)的小行星进行了观测,第一次
2020-11-09 16:00:41 -
研究为重度抑郁症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报告》
11月4日,《细胞—报告》在线发表了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筱娟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Tac1神经元参与的伏隔核—苍白质神经
2020-11-06 14:08:58 -
心态越好记忆越牢 该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
人们总希望一些记忆能持续一生,但许多生理和情感因素却会对你记忆信息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近日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2020-11-06 14:07:26 -
DNA传感器给细胞测电压 相关成果11月2日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从心脏的跳动到大脑的工作,许多生物过程都依赖于细胞使用电流发送的信号。研究人员现在建立了一种基于DNA的工具,可以测量被称为细胞器的
2020-11-06 14:06:22 -
我国“一箭13星”成功发射NewSat9-18卫星 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
一箭13星!6日11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
2020-11-06 14:05:03 -
NASA持续推进太空“引爆点”技术 目光投向“阿尔忒弥斯”计划之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已与多家美国太空公司建立起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引爆点(Tipping Point)技术,即潜在的革命性太空技术。而据
2020-11-06 14:00:14 -
中国高铁跑得稳和北斗卫星有关 测量精度更高作业效率提升20倍
与利用轨距尺进行测量或全站仪半自动测量等传统手段相比,北斗惯导小车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作业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测量成
2020-11-06 13:57:19 -
探茫茫星际 显天眼威力 有力支持高水平研究
正式运行300天以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我国科研团队借助FAST,迅速成为国际快速
2020-11-06 13:56:02 -
新一代国产电竞整机首度亮相世界计算机大会 满足日常办公和电竞游戏娱乐
基于国产自主安全架构PKS体系最新成果,我们研发打造了这款电竞机,其与Wintel体系计算机下的游戏竞技体验相比,几乎无太大差别。11月3日—
2020-11-05 14:12:52 -
改良生物质燃料可做环保煤替代品 相关研究发表在《燃料》杂志上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成功提高了廉价生物质燃料的性能,用泥煤和麸皮获得了在性能上不亚于褐煤的清洁燃料。相关研究发表在《燃料
2020-11-05 14:11:52 -
中国天眼已发现二百四十多颗脉冲星 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FAST)自今年1月验收以来,设施运行稳定可靠,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
2020-11-05 14:10:38 -
解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我国科学家发现“麒麟虾”化石 发表在《自然》杂志
节肢动物怎样演化而来?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一生物进化的百年谜题或被中国科学家解开。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球
2020-11-05 14:04:08 -
中国天眼FAST近日两项重磅研究成果出炉 明年将向世界开放
中国天眼FAST建成运行以来,观天成效如何?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目前已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
2020-11-05 14:00:42 -
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即将在上海开幕 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
记者获悉,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20)将于11月6日-8日在上海召开。大会主题为自主智能 创享未来,旨在为全球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
2020-11-05 13:59:54 -
身临其境、超越人眼、视联网 5G+超高清技术发展现状如何?
对于普通人而言,4K超高清频道的推出,带来了新一波视听盛宴,而8K之于4K,代表着更高的清晰度,更细腻的图像细节,更出色的画面明暗对比度
2020-11-05 09:59:23 -
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探讨“计算产业新动能” 探讨产业前沿技术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信部联合主办的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17位中外院士、1位图灵奖获得者、百余名政企高层汇聚一堂,围绕
2020-11-04 14:33:26 -
测绘科技如何从数字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需要数据驱动
测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测绘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活动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测绘科技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业界关心的重要话题。10月28日,中国
2020-11-04 14:27:09 -
数字科技展风采:“外援”“土著”齐聚银川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发出语音指令后,窗帘自动拉上,衣服自动洗涤晾晒,冰箱自动推荐健康食谱,空调自动送来舒适空气,电视自动提示所有家电的工作状态……10月
2020-11-04 14:21:28 -
网络安全从“外挂”转向“内生” 可信计算成为安全技术拼图中一环
当前,先进计算与内生安全技术迈入新一轮的变革发展周期,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国家网
2020-11-04 14:16:36 -
11位作家携手AI写科幻 一场人机共创的奇妙探险
若要让AI创作科幻小说,它们的想象力比得上科幻小说作家吗?10月27日,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12月份。这
2020-11-04 14:13:24 -
水如何成冰? 科学家发现最小冰立方新结构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11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组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大连相干光
2020-11-04 13:54:52 -
天价马桶送到空间站到底好在哪 背后是航天员的辛酸如厕史
10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天鹅座货运飞船将大约3 6吨物资和设备送到国际空间站。其中颇受瞩目的,是一个新马桶。没错,即使是高
2020-11-04 1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