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东莞力压成都、苏杭等大城市 排名全国第五

2022-03-28 14:36:17来源:金羊网  

要原因就是东莞的居住性价比更高。有人做过分析,同样岗位的员工从深圳到东莞工作,收入基本没有减少,但购房压力几何级下降,同时东莞当地为华为配套的大量人才公寓房,使得一些刚入职的年轻员工可以散步上下班,中午回家吃饭午休,这在一线城市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有一位华为员工说:“深圳很想留住华为,但就算留住了华为,深圳如此高的房价,华为又怎么留住几万员工?”

除了房价、房租上的天然优势外,东莞还花大力气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打造了“莞寓”人才公寓项目,进一步降低年轻人来莞短期居住成本。目前,“莞寓”在东莞东城、莞城、万江、大朗等多个镇街提供优质房源6000多套,配套管家服务、图书驿站、娱乐健身、社区食堂、商家联盟等五大生活服务和社交部落、成长加油、思想引领三大发展服务,年轻人扣除人才补贴后实际租金水平低于市场价格。一些没有“莞寓”的镇街也自行建设一批人才公寓,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根据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未来五年,东莞还将筹集保障性住房15万套,建设可容纳30万青年居住的大学生公寓,年轻人来莞就业创业将更加便利。

3

东莞是一个愿意

让年轻人享受生活的城市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邦,为了更好的生活留在城邦。”为了把年轻人留下来,东莞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努力让年轻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松山湖春天的花海让人迷醉,旗峰山四季的绿意只是寻常,晚上的玉兰大剧院里,有人认真地欣赏着孟京辉的话剧,也有人在覓书店一边喝拿铁一边看三岛由纪夫。很多废弃的工厂变成文化创意产业园。

东莞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东莞的外地人是本地人的三倍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东莞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给我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0年6月的某一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位外来务工者的留言刷屏:“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这位热爱读书,但因为疫情原因要离开东莞又充满不舍之情的外来务工者吴桂春的留言,让我为之感动,更加感动的是东莞后续的做法。东莞市人社局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多方努力与吴桂春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他的岗位、地点、待遇等要求,协调多家企业给他提供工作岗位,经过征求本人意愿,吴桂春最终选择留在东莞工作。

这种暖心的故事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在我看来,东莞就是中国最能容纳外地人的城市。

东莞有亲近自然的人居环境

东莞三分之一是山,三分之一是水,是“国际花园城市”。东莞有1200多个公园,数量全国第一,平均每个镇街都有近40个公园。工作闲暇之余,我会找一辆共享单车,骑行10分钟就能到公园。小公园不过瘾,还有21个森林公园、25个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面积达33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5%,湿地公园在珠三角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东莞有1155公里的绿道,是跑步爱好者的天堂,城市绿化率达46%,人均绿地面积达2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绿”的城市。松湖烟雨、大道朝晖、广场挹萃、古塞飞虹、虎英叠萃、板岭凝芳、莲峰赏鹭、金沙漾月等贯穿历史人文景观的“东莞新八景”,很多就在城市腹地。买车之后的前几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开车去一个不同的公园,在鲜氧相伴下,漫步晨跑,任汗水肆意挥洒,让每一次呼吸都变成享受,让身心得以放松和愉悦。

东莞的空气和水质量很高。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显示,2020年,东莞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20名,优于青岛、大连、桂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3,优良天数比例91.3%。东莞市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平均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属优,三个国考断面——茅洲河共和村断面、石马河旗岭断面、东莞运河樟村断面水质明显好转,V类水质全面消除。很多朋友从北方坐高铁到东莞虎门下车后,第一感觉就是“空气真好”。

东莞有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

东莞属于不设区县、市直管镇的特殊行政架构,各镇街实力雄厚,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400强,长安、虎门镇进入全国十强镇。分散的发展模式使资源、人口分散在各个镇街,没有向市中心区集中,基本没有“大城市病”。

在东莞通勤相对比较舒适。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东莞上班族平均每日通勤时耗为66分钟,不但远少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甚至少于合肥、长沙、徐州等中部城市。在东莞开车不用限行、无需摇号,停车养车甚至违章的成本都远低于一线大城市。东莞并非没有堵车,但不会像一线城市那样大面积、长时间甚至过了晚上12点还堵车。

不可否认东莞地铁、公交系统并不发达,但舒适度却比广州、深圳高不止一个档次,东莞地铁运行以来几乎没有出现过广州地铁三号线乘客贴到栏杆或屏蔽门上等车的盛况,公交除上下班高峰期以及个别地段以外,基本都有位置坐,而且环境也不错。

在东莞消费环境比较宽松

从广州搬到东莞居住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银行办事终于不用排队1个小时了。除个别“网红店”以外,东莞大部分商场、超市、餐厅、银行、电影院等消费场所以及公园、图书馆、展览馆等公益机构都见不到排长队的现象,城市生活不会给人一种拥挤和压迫感。

东莞的整体物价水平不高,东莞的33家五星级酒店总数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价格也非常低廉,有一个段子说:在东莞住“丽晶酒店”的钱,到深圳就只能住“丽晶大宾馆”了。去年以来的一份份疫情流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莞生活的“轻松”:沈阳阿叔啃鸡架,广州阿婆喝早茶,东莞靓仔在散步,深圳永远在上班路。

4

东莞是一个愿意

主动服务帮助年轻人的城市

相比于北方某些城市,东莞的官员更愿意主动服务,而不是管理年轻人,帮助年轻人解决入户、入学、就业等方面的困难。政府办事效率更高,特别是推动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至少一个档次。

东莞有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在“线上”平台方面,建成广东政务服务网东莞分厅,对接“粤省事”小程序,80%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指尖办事”。

在“线下”平台方面,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建在市中心鸿福路地铁站旁,不但交通便利,而且是广东省进驻部门最全、进驻事项最多、综合窗集成最高的办事大厅。

全市34个镇街(园区)和596个村(社区)全覆盖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不管你住在东莞哪个角落,出门10分钟都能轻松办事。东莞还善于通过现代信息平台与年轻人沟通交流,各级部门建立了“莞香花开”“严实莞家”等一大批官网、官微,作为信息发布、释疑解惑以及业务受理平台,也为青年获得信息、了解政策、办理业务提供便利。

东莞有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年轻人来到东莞并最终决定留下来,城市教育水平始终是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东莞有健全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全市有幼儿园1206所,中小学589所,在校生157.02万人,规模在全省仅次于广州、深圳,排名第三。在教育质量方面,东莞公立高中的升本率和一本率与深圳接近,东莞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的“两率”非常可观。民办学校中,东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等每年都能在全省文理科高考前100名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高等教育方面,东莞正在全力打造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两所高校,其中,大湾区大学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建立“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合作模式,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定位为卓越的专业教育及研究型学府,总体计划招收学生约6000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3600人。此外,东莞还有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达13.53万人。

东莞有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

东莞是“全国篮球城市”,是CBA“十一冠王”广东宏远篮球队主场所在地,作为宏远二十年老球迷,这也是我来东莞工作定居的一个重要原因。疫情发生之前,宏远队在东莞银行文体中心的比赛我几乎每场必去,易建联的签名篮球也要到一个。

在文化产业方面,东莞有4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和一大批镇街文创园,到33小镇、鲣鱼洲、下坝坊打卡,成为东莞乃至湾区年轻人的生活新时尚。

市中心广场500米范围内就拥有东莞图书馆、东莞文化馆、玉兰大剧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