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正文

中国连续第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美债缺少投资者吗?-当前关注

2023-04-18 13:04:21来源:互联网  

中国连续第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当地时间周三(4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2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美国两大“债主”日本、中国(大陆)在今年2月双双减持。2月日本所持美国国债环比1月减少226亿美元,至1.082万亿美元,重新接近了去年10月所创的三年多来低位。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488亿美元,环比1月持仓减少106亿美元,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总持仓连续7个月创2010年6月以来新低。且自去年4月起,中国的持仓连续11个月低于1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内容显示,外国在2月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买入额为280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资金净流出为374亿美元,外国官方资金净流入为655亿美元。


(资料图)

外国居民在2月份增加了对美国长期证券的持有量,净买入额为636亿美元。外国私人投资者净买入94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净买入542亿美元。美国居民减少了他们所持有的长期外国证券,净抛售了74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外国长期证券的净购买量为710亿美元。在计入调整因素后,如对未记录的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向外国人支付的本金的估计,估计2月份外国净购买长期证券的总额估计为722亿美元。

外国居民增加了255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持有量。外国居民持有的所有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减少了325亿美元。银行自身对外国居民的美元净负债减少了116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表示,2023年3月的TIC数据定于2023年5月15日发布。

报道称,比利时、卢森堡在今年1月抛售美债。而从去年全年来看,全球持有美债规模排名前两位的日本与中国,分别在2022年减持2245亿美元及1732亿美元的美债,法国、沙特、以色列等多国自去年以来也抛售了大量美国国债。

美债缺少投资者吗?

各国央行选择减持美债,那它还有吸引力吗?以2022年的数据来看,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从投资者构成角度来说,私人外资大幅净增持美债,官方外资少量净减持。

管涛称,之所以出现这种投资者结构,或是因为对私人投资者而言,在全球金融动荡加剧、市场主体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美债仍属于安全资产;但对官方投资者而言,一方面要抛售外汇储备,稳定本币兑美元汇率,另一方面要加速储备资产多元化,规避市场和主权风险。

他指出,2022年外资是在增持而非抛售美国国债。尽管不同期限品种和投资者群体(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整体看美债并不缺少外国投资者。

管涛认为,中期看,美国经济减速和贸易赤字缩小可能导致资本回流美国放慢,但美联储激进加息接近尾声,美债估值修复可能推升外资持有美债余额。长期看,美国缺乏基础改善其贸易赤字和扭转全球美元大循环,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发展将是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境外机构对中债的需求可能恢复,或一定程度减缓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幅度。预计二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中枢在2.95%,波动区间为2.80%-3.05%。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向好,长债收益率将明显上行。短端方面,资金利率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为锚,中枢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加之债券收益率上行,金融机构一般多采取短久期策略,因此短债的收益率上行幅度小于长债。预计二季度1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为2.25%-2.50%,中枢在2.37%,曲线形态趋于陡峭化,期限利差可能拓宽。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证券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整体规模、功能和效率已有很大的提升,但机构投资者比重远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为此,我国主动引入了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也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2023年一季度证券行业市场分析

2023年一季度,随经济修复提速,股票市场有所回升,但两融余额同比仍有所下降。受益于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试点持续推进,一级市场发行保持高效,但股权融资规模及首发审核通过率同比均有所下降。2023年一季度,利率债收益率先涨后跌,小幅上行;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二级市场波动加大,交投活跃;债券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

从债券发行情况看,2023年一季度,证券行业发债主体信用等级集中于AAA级,行业内主体信用质量较高。从发行利差来看,相较于公开发行产品,私募产品发行利差相对较大。

级别调整方面,2023年一季度,未有证券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发生变动。

财政部网站4月3日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拟发行记账式附息国债22只,其中4月7期、5月7期、6月8期;拟发行记账式贴现国债19期,其中4月6期,5月7期,6月6期;拟发行储蓄国债6期,4月、5月、6月分别2期。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表观(中央政府)预算财政赤字率同比从2022年的2.8%升至3.0%。2023年一季度国债和政府债共发行4.26万亿元,创历年一季度发行新高,其中3月份发行1.73万亿元,同比增长35%,发债前置带动经济复苏。从历史数据来看,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通常较一季度大幅提高。此外,二季度也是每年缴税规模最高的季度。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能会适度宽松。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