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资讯 > 正文

“机器人总动员”推动AI交互服务落地

2022-03-01 18:37:15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场馆内的引导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冬奥村里的无人配送车、无人售卖车,冬奥餐厅内的炒菜机器人、上菜机器手臂……北京冬奥会被誉为一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各类无人化场景在冬奥会上随处可见。

实际上,“非接触”不仅是本届冬奥会的需求,更是疫情常态化形势下众多场景的普遍需求。随着智能机器人对话技术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以及在各类应用场景下的实践演练,机器人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服务、销售等交互式场景中。北京冬奥会上,无人化服务的全场景应用,大大拓展了AI交互服务的应用场景。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对话式交互AI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亿元,会有更多的消费级和服务级产品提供智能语音对话服务。

此外,在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智能语音翻译机,让语种间的翻译准确率超过90%;平均每句语音翻译响应时间不超过1.5秒,不同语言之间的“实时”对话变为可能。智能语音技术在冬奥场景的落地,将推动包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音转换应用的智能语音产业迅速发展。据预测,到2026年智能语音核心产业规模可达到206亿元。

“AI教练”带动机器学习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裁判与教练系统通过学习国际大赛上的裁判打分标准,实时采集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身体姿态等多维度指标,提供精准化、可量化的快速反馈、技术诊断,为教练提供专业的评判及指导意见。在比赛中,人工智能裁判还能克服拍摄目标小、现场干扰多、夜间采光不足等困难,辅助现场裁判做出准确的判罚和科学的评分。

机器学习不仅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而且被看作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活跃、应用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常被用于医疗、金融等行业,以及自动驾驶、工业检修等场景。此次冬奥会期间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对于机器学习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落地应用的成功案例拓展了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而这类应用将来有望用于健身指导、体育资讯播报、赛事活动指引及运动装备设计等场景。

伴随算力水平的提高,机器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金融、工业、医疗、教育将成为机器学习的主要应用领域,将带动中国机器学习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消费互联网的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将步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和产业底层的重要支撑,以及激活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在北京冬奥会“无人化”应用的推动下,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行业应用。业内人士表示,冬奥会犹如前沿科技应用的“试验田”,企业研发的新科技将在冬奥会后应用到城市管理、智能制造等多

个领域。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关键零部件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应用领域快速拓展,整机产品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至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41%。“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套,同比增长约为45%,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00多万套,同比增长约为49%。

其次,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一些精密减速器已批量配套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企业,整机性能大幅提升。

最后,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在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

综合《人民邮电报》等多家媒体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