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前沿科技正文

评测索尼 MDR-1ADAC和新显卡GTX 900系哪个更好用

前沿科技 2020-01-09 09:50:28

尽管并没有事实性证据支持,但在不少游戏玩家心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NVIDIA显卡负优化,(大家认为)官方故意用这种方式逼迫玩家升级,AMD显卡则对老卡优化越来越好,第一代GCN显卡游戏性能依然在提升。

事实上负优化更多地是臆想,AMD、NVIDIA历代显卡在不同驱动下的变化跟他们的架构变化有关,AMD的GCN架构其实用了多年了,而且在DX12下受益比NVIDIA显卡更明显,所以才有这样的错觉。

GTX 980/980 Ti等显卡已经被列入遗产支持行列

不过你要说NVIDIA完全无辜也不对,至少他们的某些做法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口实——推新显卡没问题,但抛弃老卡也不用这么急啊,现在NVIDIA对Maxwell架构显卡的驱动支持调整又要给人留下槽点了——GTX 900系显卡已被列入遗产支持(legacy)。

NVIDIA遗产支持显卡中多了GTX 900系列及GTX 750 Ti

NVIDIA今年的重点是Pascal架构,目前已经推出了GTX 1080 8GB、GTX 1070 8GB、GTX 1060 6GB及Titan X 12GB,本月还有3GB的GTX 1060显卡,如果不算那个可能会有、也可能会被砍掉的GTX 1050显卡,NVIDIA GeForce 10系列显卡推新差不多完成了,这市场布局能力确实值得佩服,AMD推个RX 480都搞的难产一样,速度慢多了。

不过NVIDIA目前销售的主力还是Maxwell 2.0架构的GTX 900系列啊,Maxwell 1.0架构的GTX 750 Ti也没有退市啊,只不过现在他们已经被NVIDIA官方打上“古董”印记了——包括GTX Titan X、GTX 980 Ti、GTX 980、GTX 970、GTX 960、GTX 950及GTX 700系列中的GTX 750 Ti显卡已被标记为“legacy”遗产支持。

进入遗产行列,虽然这不意味着官方完全放弃这些显卡,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遗产显卡只会在出现bug或者其他严重问题时才可能有第一时间更新,这通常也意味着显卡驱动支持上已经不会有什么新功能或者性能提升了,NVIDIA的优化重点应该是转向Pascal显卡了。

从NVIDIA官方角度来看,既然GeForce 10系列出的差不多了,GeForce 900系列打入冷宫很正常,而且新驱动也不是说不支持这些遗产显卡了,该支持的还是支持。

至于大家担心的Maxwell架构显卡以后没了性能、功能优化,官方层面上肯定不会给大家证实这些事的,此外Maxwell架构发布两年多了,能优化的早就优化了,现在就别期待上代显卡突然有个神油驱动大幅提升性能了,就算厂商真能作出这样的优化,它也只会用在新显卡上——得,这下子又绕回开头提到的“负优化”上了。

SONY 索尼 MDR-1ADAC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

索尼MDR-1A系列是索尼头戴式耳机产品线中1000-2000元的惟一系列,根据功能不同共有普通无源的MDR-1A、具有蓝牙功能的1ABT、和今天要测评的1ADAC,三款耳机的官方售价分别为1399元、1999元和1899元人民币,实际购买价格大概可以比这个价格低200元左右。感谢网友提供送测样机。

MDR-1A系列是与MDR-Z7同时期发布的产品,从振膜和单元的核心技术来看也与Z7等这一代同期的耳机耳塞类似:例如液晶高分子振膜+金属涂层的设计。从定位来看,MDR-1A代替前代的1R,而MDR-1A系列的三款产品和MDR-Z7共四款头戴式耳机是索尼Hi-Res音频设备中惟一的三款头戴式耳机。

MDR-1ADAC内置了USB DAC功能和索尼当前一代的数字功放S-Master HX技术,从官方或第三方资料来看MDR-1ADAC耳机可能内置了XMOS的USB Audio方案,这样1ADAC可以支持iOS、Android、Windows和OS X系统,Windows下需要配合驱动程序。而为了方便的使耳机和iPhone、iPad或Android手机连接,1ADAC耳机分别提供了特别的连接线。

如图所示,MDR-1ADAC在耳机端USB接口为了保证牢固性,在MicroUSB接口多出一个圆孔,而现在插头是特别结构设计。另外一段,配合iOS设备是一个Lightning接口,配合Android为一个标准MicroUSB接口。而在1ADAC耳机上,还有一个标有“PC/Charge”字样的接口,充电或连接Windows、OSX时可以使用这个接口。当然,MDR-1ADAC也可以不使用内置耳放和USB方案,用传统的模拟音频信号驱动,它使用一个略深一些的3.5mm接口与音源连接,但如图所示,使用这个接口需要打开一个盖子,使用明显不美观也不方便。相信索尼是不推荐用户这么使用这款耳机的。

MDR-1ADAC外壳材质似乎和Z7耳机的一致,这种特殊的塑料材质看上去非常精致牢固。耳机具有全包耳的佩戴尺寸,耳垫厚度较大,包裹的皮质材料表面柔软,佩戴舒适度非常不错。扬声器单元前方和耳垫部分构成了比较大的内部空间,扬声器使用了侧向稍微倾斜的设计,保证了扬声器单元在佩戴时的指向性,也提供了额外的空间[出口和内腔的口径差],理论上可以提升扬声器压缩空气的效率,可增强低频量感。

在官方介绍中,还谈到了1ADAC的耳垫使用人体工学的设计,更加贴合人耳和面部,这主要是指耳垫下方的厚度会稍后一些,表面有一定弧度,这样佩戴时和人耳下后方面部贴合更好。而在头架顶部的缓冲,也是非常柔软的设计。另外,在头架和单元固定的支架部分,索尼称加入了垫圈,保证移动时的静音。从实际使用来看,这个关节的移动还是会有轻微“吱吱”声,但索尼能想到在这个地方做静音处理,并主动表达宣传,说明设计上有过认真地思考。

当使用MDR-1ADAC耳机的USB数字输入功能时,首先需要保证耳机内电池有足够电量,官方标称电池壳使用7.5小时左右,由于我们使用时考虑到可能会从USB取电等因素,没有实际测量续航能力,但似乎接近这个播放时间没有什么问题。而在耳机右侧声道下方,是音量调节旋钮。这个旋钮设计精密可靠,中间可以转动的部分正好被放在左右两侧保护壳低一点点的位置,不会导致误操作发生。而左声道上方有一个小孔,可以reset耳机,不过我们使用中没有发现耳机死机需要重启的情况。

MDR-1ADAC使用了40mm直径的扬声器单元,振膜材料为液晶高分子材料,这是索尼这几年在动圈式耳机上一直在用的振膜材料。而1ADAC的振膜表面有铝涂层,单从这两个材料描述上来说和索尼Z7的振膜是一样的,当然,Z7是使用的70mm直径的大单元。耳机使用了类似封闭式的设计,但有精密的导气结构存在,索尼称之为“节奏响应控制”,1ADAC的这个结构在耳机侧面的顶部,看外观样式和Z7的有些相似,当然形状大小和位置不同。

由于这款耳机主要是在数字输入下使用,索尼传统的灵敏度和阻抗等指标不太重要。官方提供指标来看,在模拟输入下1ADAC为24欧姆阻抗,和102dB的灵敏度,也是一款比较容易驱动的耳机。

由于网友送测时耳机比较新,所以我们也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煲机,煲机大概300小时左右,煲机前后差别不算很大,中低频的厚度会略好,而高频也会稍显柔和一些。测试中,我们会主要基于在USB模式下的声音来评价这款耳机。我们使用了iPhone6s Plus、iPad Air为iOS设备参考,三星Galaxy S6 Edge为Android设备参考,索尼Walkman A25为索尼Walkman设备参考[有特别接口的连线,感谢网友送测A25]。另外也参考了USB模式下连接电脑,以及以上几款设备模拟直接驱动1ADAC下表现。在模拟输出方面,还搭配飞傲X5K、X7[AM2模块]等随身听进行参考对比。我们不能确定,MDR-1ADAC在使用模拟信号输入时是否就等于MDR-1A普通版的声音表现,考虑到1ADAC内还有一块电路板和电池存在,也许还是和MDR-1A声音表现是有差别的。

整体印象:MDR-1ADAC无论在什么模式下,都表现出了和索尼Z7非常相近的声音风格,我们没有听过索尼前一代的MDR-1R,但是测评过MDR-10R,10R这款耳机当时售价也在800元左右,如果MDR-1ADAC的模拟模式和1A水平一致,那也是比10R声音素质好非常多的。与Z7风格接近,意味着MDR-1ADAC的声音仍然像一个封闭式耳机,中频和低频饱满有力,声音非常干净,但却格外拘谨。高频部分的解析力和细腻程度和Z7还有明显差距,但意外的是风格却比较内敛中性,瞬态表现同样非常干净,尤其在USB模式下,解析力也处于不错的水准。

在连接iPhone、Macbook Pro的USB连接以及索尼Walkman A25和三星Galaxy S6 Edge时,MDR-1ADAC的声音都略有不同,但整体风格一致。我们以iPhone下表现为参考,先进行主观听感描述。之后专门来谈谈这几个数字源下耳机声音表现有何不同。

高频表现:索尼1ADAC耳机的高频和中高频整体衔接均衡、干净,声音风格中性,相对内敛,在各个USB音源或者中高端随身听的耳机输出下,高频表现的细腻,速度较快。在较大声压和动态时,没有毛刺感,声音控制力和层次较好。但是在iPhone级别模拟输出时,高频会略显毛躁。所以,单从高频的质量来说,1ADAC耳机内置的USB方案肯定是要高出iPhone甚至vivo X5Max级别手机一筹的。

与Z7上表现出格外细腻华丽的高频不同,MDR-1ADAC的高频和Z7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细腻程度尤其是舒展程度仍然明显不如传统的AKG或森海塞尔高端型号[K 701级别],但与铁三角M50x相比,MDR-1ADAC的高频会更显得精致细腻,而在USB模式下声音的密度和动态显然更好。它的高频比较适合听器乐的表现,声音干净、瞬态快速。但声音略显拘谨。如果搭配飞傲X7、甚至vivo X5Max,都可以让1ADAC的高频舒展不少。

但整体来说,MDR-1ADAC的高频品质较高,追求比较快速但又内敛的风格,不会有以往金属膜扬声器比较尖锐的听感,反而是非常干净、圆滑的听感。但柔和的程度和舒展的程度明显不足[这是不是有点像漫步者S1000的高音单元?]。我们在Z7测评时一直说索尼这种类似封闭式设计声音比较拘谨,但Z7的高频还是非常出色的。而1ADAC的高频与MSR7、AKG K702、飞利浦SHP9500等相比还是显得拘谨了一些[开放式没办法],但整体高频和中高频的素质要优于铁三角M50x。

中频表现:MDR-1ADAC耳机在USB模式下中频非常饱满有力,在笔记本电脑和索尼A25下面声音的厚度最好,iPhone要稍差一些,而Galaxy S6E的表现和iPhone接近,要更弱一点点,差别比较小。从之前我们测评来看,这可能与USB接口的供电的细微差别有关。当然,以上差别并不算特别大。尤其在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差别最大]。

MDR-1ADAC的中频人声表现风格和索尼Z7非常相似,声音比较拘谨,有厚度,但比较生硬,这种生硬并不会有什么毛刺感,声音的轮廓边沿还是非常干净圆滑,但整体声音明显舒展不开,似乎人声的结像离人很近,很干净,但缺少几分细节和空间感。这样的风格倒是相对比较适合表现器乐,尤其在中高频和中频衔接部分,它的整体声音比较有足够好的爆发力,中低频的厚度在USB模式下非常饱满,在索尼A15和电脑连接下,厚度更好,略显夸张。整体来说,索尼1ADAC的USB模式下耳放设计驱动这样的单元可以获得足够好的动态,声音饱满扎实、有力,解析力稍好。

但MDR-1ADAC的问题也和Z7基本一致,这样的风格表现器乐、电声乐器等都显得非常给力,尤其在便携设备搭配上更是如此。但在人声表现上,厚度有余而显得比较做做,声音拘谨,不够舒展,可以认为是整个声音的瞬态表现太快,声音的后延收的太紧对应的听感。这不完全是扬声器的风格所致,和内置的耳放电路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我们使用飞傲X7+AM2模块搭配这款耳机[模拟输入],它的中低频就不会那么浓郁,而中高频也会舒展很多。虽然整体声音还是比较紧。

低频表现:MDR-1ADAC的低频和Z7的相似度更大,低频的厚度和力度很好,中小动态下有不错的控制力和解析力,但在下潜较深的部分因为声音太紧,开始变得不太真实[很低的低频一般是需要它舒展开来细腻的松弛感和氛围感]。对于流行音乐来说,这样的低频也显得有些压抑了。反而是对于古典音乐来说,这样的风格只是会让低频的氛围感消失很多,并不会觉得过于浓郁。记得之前玩索尼Z7的朋友,各种换线搭配耳放,最不能满意的应该是中低频和低频部分这种拥挤的听感。但对于类似封闭式的设计来说,如何处理好这个频段的声音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不同音源下的表现:前文我们已经穿插介绍了我们测试音源下这款耳机的表现,这里进行一下小结。整体来说,在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和索尼Walkman A25下,MDR-1ADAC的中频和低频的动态更好,低频的爆发力有些吓人。而在iPhone和S6E下,相对柔和松弛一点。而如果搭配模拟输入,1ADAC的中频和低频动态不会那么足,但也足够干净、均衡。整体声音会更显的舒展一些,但在iPhone级别音源下高频可能会稍有毛刺感。而在飞傲X5K、X7+AM2下声音会明显柔和舒展。

总结

如果我们将索尼MDR-1ADAC在模拟状态下的表现作为参考,它很像是一个小号的索尼Z7,中频和低频的风格非常相似,而高频的整体素质要落后Z7不少。在USB模式下,1ADAC有很好的耳放配合,如果考虑到和iOS或Android设备搭配,那么这多出600元左右买的耳放和声卡的投入并不算亏。而作为一款2000元级别的耳机,索尼MDR-1ADAC的表现仍然不够好,这种风格上的拘谨,中低频以下频率非常的拥挤,人声表现的不够舒展,在更高价位的Z7上同样有。这可能是振膜和金属镀层的特性,这也很像是金属振膜扬声器的声音风格。它可以提供非常干净、有力的声音,解析力表现、结像力、中频的厚度都相对不错。但声音不够舒展,松弛,听感上显得不够细腻,瞬态的后延过于快速,损失了一定的细节。

从USB方案到数字功放方案,MDR-1ADAC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但索尼一直坚守S-Master数字功放方案其实一直以来并没有带来特别理想的听感,但MDR-1ADAC的方案似乎要比用在随身听中的反而更为均衡一些。但我们不清楚S-Master HX方案下,还是否可以进一步对声音进行优化调整,例如有DSP更细致的调整声音风格,如果可以,相信MDR-1ADAC类似方案和后续产品仍有提升的空间。

而MDR-1ADAC这种通过USB数据连接手机或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从形式上来看与传统耳机线相比没有太大不同,可能这条线会稍微硬了一些。而无论是蓝牙方案还是USB方案,它们都希望在耳机中内置DSP和耳机放大电路让便携设备搭配耳机时可以获得明显更好的动态,以及整体更容易把控的声音风格。这是音响、耳机数字化一体设计的优势。索尼MDR-1ADAC的尝试值得肯定,不知索尼可否设计一款类似技术的开放式耳机?毕竟对于中高端耳机来说半封闭或类似封闭式设计要有好的表现实在并不容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头条推荐

评测三星A80和iPhoneXR以及Instagram将不再提供WP系统程序

评测三星A80和iPhoneXR以及Instagram将不再提供WP系统程序

评测65W SuperVOOC 2.0与One Vision新机的价值在哪

评测65W SuperVOOC 2.0与One Vision新机的价值在哪

图文推荐

评测插件完善应用以及vivo X20Plus屏幕指纹版的质感怎样

评测插件完善应用以及vivo X20Plus屏幕指纹版的质感怎样

评测荣耀畅玩7C和三星S10的性能怎么样

评测荣耀畅玩7C和三星S10的性能怎么样

评测努比亚V18与三星S10相机相比谁的拍照技术好

评测努比亚V18与三星S10相机相比谁的拍照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