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100%绿电开创奥运历史
2020年12月21日,由国网北京电力建设运维的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电网工程全部建设完成,为所有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100%绿色电能供应奠定基础。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北京长安街西起点,紧邻永定河、背靠石景山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名副其实的“冰雪大本营”——不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设在这里,被称为“四块冰”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4个冬季运动训练场馆以及滑雪大跳台也坐落于此。
2019年1月3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绿色供电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明确3大赛区26个场馆赛期将全部使用绿色电能。同一天,华电集团、京能集团等新能源发电企业也与冬奥场馆签署了绿电交易意向协议。
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评价,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奥运场馆绿电全覆盖,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新亮点。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冬奥场馆使用绿色电力,落实了绿色办奥理念,兑现了申办承诺。
让绿电发得出 送得上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句民谚道出了张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寓意了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2015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复《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根据规划,张家口将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和大功率光热发电项目三类可再生能源项目,预计到2030年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400万千瓦,大功率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00万千瓦。
绿色电力发得出,更要送得上。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顶级合作伙伴,国家电网根据《低碳奥运智能电网规划方案》,建设北京市区、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的配套电网,加上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共同打造了以“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为核心要素的能源互联网创新示范区,一张坚强、智能、清洁、高效的绿色大电网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能输送至奥运场馆。
无形中发力的绿电交易网
除了有形的绿色电网,另一张看不见的绿电交易网也在无形中发力。
2018年11月,我国首个绿电交易规则——《京津冀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正式印发,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保障性收购小时数以外的电量,将开展市场化交易;冬奥场馆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绿电交易被列为优先保障对象。
在市场化交易这只“看不见的手”牵动下,通过参与绿电交易,新能源发电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冬奥场馆则减少用电成本,践行低碳理念。电力交易中心作为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基础平台,为双方提供公平、公开、稳定、畅通的交易渠道。
2019年7月1日,北京市冬奥会场馆绿电交易正式启动,第一批7家冬奥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用上绿色电力。国网冬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绿电交易工作组主要负责人透露,“2019-2020年,冬奥组委拟将场馆建设期、测试赛期和奥运会比赛期的涉奥用电全部纳入绿电交易,预计交易电量总规模在7亿千瓦时左右。”
保证赛区及周边空气质量优
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小海陀山的110千伏海陀变电站,采用错层结构依山而建,楼顶铺设光伏板,实现站内绿色用电。国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关涛解释,这座变电站位于冬奥场馆核心区,“我们将开挖的毛石砌成变电站外墙,既环保又美观”。
2020年5月15日,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地下停车场投运,80个60千瓦直流充电桩和120个7千瓦交流充电桩单日最大充电服务能力可达1300车次。国网北京电力介绍,今年在先期计划建设1632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基础上,再增加1187个充电桩建设计划,共计实施2819个充电桩建设工程,覆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场馆周边、北京城市副中心、京礼高速服务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
目前,国网已在冬奥北京赛区场馆周边建设326个充电桩;在延庆赛区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一体化示范站;在环张家口各高速沿线及城区已建成107座充电站720个充电桩,为冬奥赛区交通提供便捷充电服务。
保证赛区及周边空气质量优质,是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也承载了当地居民的期盼。2018-2020年,国网为863万户居民实施清洁取暖“煤改电”,新增电供暖面积6.79亿平方米。预计2020-2021年取暖季替代取暖电量207亿千瓦时,累计替代电量456亿千瓦时,替代散烧煤253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49万吨、二氧化硫137万吨、氮氧化物68万吨、粉尘1240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突出贡献。(瞿剑)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