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数字经济如何稳健发展? 数字“热”背后注入“冷”思考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但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涌现,数字经济发展热潮下也面临问题和挑战。中国数字经济如
2021-03-11 10:21:54 -
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硬招” 鼓励企业支持基础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设的
2021-03-11 09:34:33 -
我国大力促进科技创新 多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随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作为科技领域竞争重要平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也日渐升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21-03-11 09:22:58 -
“内卷化”成当前教育困境 走出“内卷化”需处理好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均衡
教育是全国两会期间炙手可热的议题。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3月8日晚间做客新华网,谈到当前教育的内卷化:花再大的
2021-03-10 14:25:31 -
不同情感对应不同脑电波 人类“喜怒哀乐”有望借助脑电波捕捉
人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里面存储的信息犹如浩瀚的宇宙星空。而潜藏其间的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状态,如喜悦、兴奋、焦虑、抑郁、烦躁
2021-03-10 13:21:24 -
一种新型钛基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问世 利于降低氢燃料电池运行成本
3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江河清研究员与德国汉诺威大学Caro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钛基双相混合导体
2021-03-10 12:37:04 -
我国基础研究占社会研发总经费比重超6% 将催生基础研究发展“加速度”
6%,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字。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去年我国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一举打破多
2021-03-10 11:20:27 -
治理黑土地打好“科技牌” 用科技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白山黑水间,沃野千里的黑土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两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黑土地既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安居乐业的
2021-03-10 10:34:26 -
我国科普工作进步有目共睹 多一些“首席科普官”让“科普之翼”强起来
近日,关于上海市数十名医务人员轮番上阵带来具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演讲,争当医院‘首席科普官’的报道引起很多人关注。为推进科普
2021-03-10 10:09:18 -
新时代为法律修改注入了新内涵 专家就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改建言献策
我认为今年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十分重要很有必要。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段瑞春3月9日在接受科技
2021-03-10 09:55:07 -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自我推进的“活性”液晶材料 或为液晶新应用铺平道路
据外媒报道,突破性发现可能为液晶的新应用铺平道路。能够执行复杂功能以响应环境变化的材料可以形成令人兴奋的新技术的基础。科学家和工程
2021-03-09 14:09:48 -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迎来第28月昼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3月8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唤醒设置,迎来了第28月昼。至此,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
2021-03-09 14:08:20 -
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延至6月 取消“门票”及“参展证件”等实体凭证
2月23日至25日,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华为、高通、OPPO、三星、中兴通讯、意法半导体、诺基亚上海贝尔等通信行业巨头纷纷
2021-03-09 14:06:50 -
用算法给羊“找对象” 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
3月9日消息,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的养殖业。新技术不仅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陕西榆林现代农业科技
2021-03-09 14:03:56 -
抢占6G核心技术和标准制高点 空间卫星网络至关重要
近日,工信部发布数据,到2020年底,中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71 8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科学家们预测,按照10年一代的更新速度,
2021-03-09 10:19:43 -
代表委员谈科技:科技自立自强 数字经济是新的创新赛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王璞两年前就呼吁,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工艺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国家提出科技自
2021-03-09 10:16:05 -
网络治理内容增加 向网络侵权行为亮剑
惩治网络流量造假行为,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手机应用流量劫持案;开放司法区块链平台,支持网络著作权人上传作品、保存证据,预防和惩治网络
2021-03-09 10:01:16 -
新漫游车探索火星表面 NASA“毅力号”传回高清火星全景图
当地时间2021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毅力号漫游车在火星着陆地点拍摄的高清全景图,让公众看到了新漫游车探索的火星表面。毅力号
2021-03-08 14:54:48 -
“碳达峰”“碳中和”倒逼能源结构调整 库布其模式为碳中和提供中国方案
作为两会热点,碳达峰碳中和再次引发热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是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但碳中和是否会引发经济的退坡、发
2021-03-08 11:12:33 -
地热能开发利用遇冷 实现碳中和地热能发电亟待“加热”
井口压力很大,可直接用于发电使用。3月6日,谈及在西藏地区开展的地热勘查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言
2021-03-08 10:40:41 -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多型火箭共建空间站
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问探火……近年来,中国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步入2021年,中国航天延续超级模式。今年
2021-03-08 10:34:32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创新是核心关键词。支持研
2021-03-08 10:11:21 -
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达到2460颗 卫星遥感实现坐地巡天、观海
2月18日,今年第1号台风杜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除了风云系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海洋二号B C星等卫星也捕捉到了杜鹃的生成与变化过程
2021-03-08 09:16:13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 2020年我基础研究占研发总经费比重超6%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7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民盟界别协商会时表示,去年我国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这一比
2021-03-08 09:11:59 -
加大复合型、跨界环境问题研究 科技要在污染防治集中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
2021-03-06 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