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研究频传喜讯 托卡马克装置内部为何热过太阳
3月15日,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首个项目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启动,标志着我国在ITER上开展产氚技
2021-03-26 13:27:40 -
A型恒星包层对流超射研究取得进展 氢氦对流区有很强扩散作用
A型星是指光谱型为A的恒星。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组郭飞、李焱等研究人员近期通过模型分析,计算了A型星包层的
2021-03-26 11:23:17 -
科学家揭示抑郁症靶点5-羟色胺受体的结构基础 为抑郁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3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和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以及国内外多个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2021-03-26 10:42:03 -
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增长快速 我国医药人工智能市场增长迎来发力期
过去三年以来,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40%-50%。3月23日-26日,2021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六届双品汇在重庆举行,会上医
2021-03-26 10:39:59 -
科学家首次用笔将平面绘图变立体结构 实现2D到3D转变
钢笔绘图是一种简单、廉价、直观的2D图形制作方法,而标准的3D打印需要一台笨重、昂贵的机器,近日,科学家首次用笔实现了2D到3D的转变。据
2021-03-26 09:37:33 -
江苏碳达峰:破解能源结构“高碳”顽症 新能源电力照单全收
三月的江南水乡,船来车往。在江苏常州的中天钢铁南厂区码头,当运维人员拔掉中天电运001的充电电缆接头,只见这艘纯电动货船缓缓驶入了长
2021-03-26 09:33:39 -
植物和土壤能互换储碳能力 未来气候变化模型和预测数据或修改
植物和土壤能互换储碳能力?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针对100多个实验的气候变化分析研究显示,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加
2021-03-26 08:47:03 -
20年追踪研究 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其从寄生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这是现
2021-03-26 08:24:37 -
防蓝光并不是智商税 中科院发布415~455nm波段蓝光属有害波段
随着手机、平板等数码设备的普及,如今儿童近视问题愈发严重。很多父母在选择上网课的平板电脑时,都会优先选择标有低蓝光护眼字样的产品。
2021-03-25 16:13:09 -
泄露个人信息范围广泛 智能家电带来网络安全新隐患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家用电器越来越受到欢迎。人们喜欢将家中的空调、冰箱甚至电热水壶都连接到网络上,尽管这样的设计是为给日常生活提供方
2021-03-25 14:58:38 -
“长七A”归来的300多个日夜 填补中国运载火箭高轨轨道运载能力空白
3月12日,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时隔361天,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长七A终于正式
2021-03-25 14:21:12 -
向碳中和冲刺的新能源 光伏度电成本已接近燃煤电价
上海浦东地铁龙阳路基地承担着地铁2号线和7号线保障服务,每天地铁列车都在这里出库入库。就在这里,还隐藏着一座发电厂。登上车库屋顶,相
2021-03-25 10:17:41 -
原子钟比较测量精度创新高 为部署光钟网络奠定基础
科学家们正在以空前准确度部署并比较原子钟。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物理学最新成果,科学家以迄今最高的准确度详细比较了基于铝
2021-03-25 09:05:43 -
新型高精度温度计可快速测量量子计算机温度 为量子热力学领域打开新大门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3日消息,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温度计,借助其可以实现在量子计算过程中,直接以极
2021-03-25 08:49:31 -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芯” 加快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打造产业生态圈
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
2021-03-25 08:46:31 -
我国实现200公里单光子三维成像 为远距离目标识别等开辟新道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徐飞虎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
2021-03-24 14:40:38 -
全球一年新增结核病人超千万 耐药、校园聚集性疫情防治困难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结核病已和人类纠缠上万年,不少人认为,它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事实上,这种疾病从未远离人类社会。数据显示
2021-03-24 14:08:33 -
血脑屏障是大脑的“大门” 纳米颗粒可突破血脑屏障向大脑递药
一直以来,当大脑需要药物治疗时,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病、脑肿瘤,还是因为脑部遭受外伤,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要把药物分子送达所需的脑组织
2021-03-24 14:05:44 -
未知物种地点“寻宝图”发布 寻找未知物种未来可按图索骥
3月22日,《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发表了美国和巴西科学家绘制的一张尚未被发现物种的地图。这份未知物种的地图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地生物多
2021-03-24 10:49:04 -
复杂含碳分子多环芳烃被发现 或能解释生命起源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首次在星际云中发现了能够解释生命起源的复杂含碳分子多环
2021-03-24 09:29:44 -
“人与生物圈”计划启动50周年 人类需与生物世界和谐相处
3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举办生物多样性主题在线论坛——我们的地球,我们的未来:人与生物圈计划50周年,迈向昆明,探讨人类与大自然
2021-03-24 08:57:41 -
德国提出新量子系统研究框架计划 确定商业科学政治共同行动指导方针
近日,德国提出新的量子研究议程,展望了未来十年德国在量子系统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面临的挑战。德国联邦教研部随后将在该议程基础上推出2022
2021-03-24 08:30:53 -
科技专家把藏区土鸡变“金鸡” 养鸡专家为农户“啄开”致富门
清晨,一声声清亮悠长的鸡鸣声叫醒了山村。四川省畜科院驻湾地沟村的科技特派员夏波搬出准备好的玉米粒,散养的土鸡奔涌而来,一场食物争夺
2021-03-24 08:25:54 -
我国第一张生物样本库认可证书颁发 推动中国生物样本库建设规范化
3月22日,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获悉,CNAS秘书长肖建华近日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颁发了生物样本库认
2021-03-23 15:15:33 -
三星堆遗址最大祭祀坑发掘工作持续推进 预计4月底清理至主要器物堆积层
2020年3月上旬,在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勘探过程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发现并确认了6座新的祭祀坑,让三星堆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为实施
2021-03-23 13: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