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 正文

车市半年考:豪车、日系成学霸 “价格战”或成常态 第二季度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0-07-16 13:56:05来源:广州日报  

“今年上半年,就做了两件事:第一季度,复工复产;第二季度,挽回进度”。当车市半年考成绩出炉时,这句话被许多汽车企业、经销商和汽车上下游供应商挂在嘴边,这也是中国车市上半年的真实写照。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尽管未能实现“V形”逆转,但降幅持续收窄。中汽协方面认为,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上半年分析

第二季度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下滑,主要是一季度车市疲软。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进入第二季度,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显著好转。其中,4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5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6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刷新6月份产销量的历史新高。

一季度汽车销量不佳,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快速增加,上升空间有限。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7亿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有69个,一线城市千人拥车数量已与汽车发达国家持平,上升空间有限。另一方面,2018年和2019年中国车市连续两年同比下滑,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切换,车企间比拼激烈,轮番降价,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而中国汽车市场二季度的迅速回暖,受益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出,同时也因为车企积极求变、推新降价。

豪华车和日系车逆市增长

打铁关键是要自身硬。面对同样不利的市场大环境,日系车企本田、丰田、日产却迎来销量大爆发。6月,广汽本田表现最为突出,旗下4款车型销量破万,全系产品实现销量83,293辆,同比增长16.8%,创下历史最高6月销量纪录。广汽丰田也有上佳表现,6月销量实现7.4万辆,同比增长44.4%。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也在6月纷纷挤进销量前十,竞争力之强,势头之猛,连德系车都比不过。

与日系车同样高歌猛进的还有以BBA为首的豪华车企。今年上半年,奥迪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尽管同比下降3.2%,但高于市场平均表现。奔驰方面,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346,067辆新车,与去年基本持平。二线豪华车品牌也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雷克萨斯还未公布具体销量数字,但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增长,涨幅超过35%;沃尔沃则是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幅。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车市场份额达到了14.9%,为历史新高。

豪华车企和日系车企用“学霸级”成绩单证明一件事: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企业。改善型需求增加,车企促销力度较大,对中高层消费者来说,极具诱惑。如何抓住这一轮消费升级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品力。多年来,豪华车和日系车始终坚持产品、品牌与服务齐头并进,将“产品力”塑造得更加立体和丰满,这让它们在消费者中有较好口碑,车市下行时,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下半年预测

“价格战”或成常态

记者发现,在“五一黄金周”、“618购物节”期间,汽车企业都给出了官方补贴,全力促销。与此同时,车企还纷纷试水“老板带货”。以广汽集团为例,在6月28日司庆日上,举行“集团直播”,旗下整车企业都拿出额外补贴。董事长曾庆洪、总经理冯兴亚出现在镜头前,并送出高达2.8万元的现金抵扣券。

一定程度上,这些网上促销活动吸引了消费者关注,刺激了销量。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促销或会让下半年的“价格战”成为常态。长远来看,“价格战”弊大于利,一方面会降低车企和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另外一方面会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表示,今年下半年,由于车企开始考核,经销商压力更大,运营更显严峻。车企方面也难言轻松,AlixPartners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整个汽车行业50%的收入都来自于处于“财务承压”或“财务困境”中的企业。虽然车市在回暖,但下半年汽车市场压力仍旧比较大。

7月向来是车市淡季,但记者近期在广州市场调查发现,经销店仍然全员上岗,并马不停蹄地参加车展、周边城镇展销会和社区推广等活动。“今年,车企或许还会有高温假,但我们没有。我们要抓紧时间,挽回一季度损失的进度。”东风本田恒通达4S店市场总监曾静涛告诉记者。

当记者以购车者身份在凯迪拉克、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店询价,销售员明确表示,目前促销幅度仍与4月和5月持平,没有因为7月淡季而收窄。以入门级豪华车为例,降价幅度在4万~5万元之间,部分滞销车优惠之后,甚至已经跌破20万元。

销售员还极力邀请记者进行新车试驾,以便促成交易。以价换量,难以避免会伤害到品牌的口碑,但对于当下所有汽车企业而言,销售数据优先。先保市场份额,口碑可以将来再想办法慢慢弥补。一味地以价换量并不是出路,只有做好品牌建设、明确发展路线并差异化布局才是破局的关键。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