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智能 > 正文

当前观察:Apple Watch 蜂窝网络形同虚设,只因穿戴设备只能是手机配角?

2023-06-30 15:21:52来源:ZAKER科技  

最近在查看话费账单时,小雷发现自己的月租费比印象中高了一些,仔细回忆一番后,我才想起增加的费用来自于 Apple Watch 上开通的 eSIM 账户。小雷(ID:leitech)已经用了半年蜂窝版 Apple Watch 了,但 eSIM 这项功能的存在感,却弱到被长期忽略和遗忘。


(资料图)

(图源手机 App 截图)

2017 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就新增加了蜂窝版,但关于穿戴设备要不要上 eSIM 芯片,直到今天仍是一个充满争论的话题。在回顾了自己半年多的 Apple Watch 使用经历和对其他 Apple Watch 用户的采访后,小雷有了更加深入的想法。

对于 eSIM 技术,大家应该很熟悉了,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实体卡槽的情况下开通蜂窝网络。Apple Watch 上使用 eSIM 功能有两种开通方式,一种是 " 一号双终端 ",即让手表和手机用同一个号码,套餐内的资源在两台设备上共享;另一种是办理一个独立的新号码,除了没有实体 SIM 卡外,和买一张新手机卡没有本质区别。

小雷选择了一号双终端方式,手里的 Apple Watch 和 iPhone 用同一个号码,月租额外增加 10 元,好处是手机上用不完的流量可以给手表用。而且,两台设备用同一个号码,这样只带 Apple Watch 出门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电话或短信。

(图源 Apple Watch 截图)

设想得很美好,但实际情况却有 " 亿点 " 出入。过去半年多时间里,99% 甚至接近 100% 的情况下,小雷的手机和 Apple Watch 都是在一起的。试想一下:现在的人,有多少时间会彻底离开手机?日常吃喝拉撒睡就不用说了,手机都在手边。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些极端场景,比如泡温泉、漂流玩水甚至游泳,其实也都会带着手机。

剩下的 1% 不到、可能只有 0.00001% 的 Apple Watch 和手机分开的情况,大部分时候也不是事先想象的扔下手机单独带着手表出门,相反,往往是急着出门忘了戴手表,比如早上急匆匆揣着手机出门去 " 打工 ",忘了拔下充了一晚上电的手表——这时候手表不和用户一起,更不需要蜂窝网络了。

根深蒂固的习惯在潜意识里告诉我,手机才是最重要的设备,手表可有可无。有 AppleWatch 时,基本就有 iPhone。而当两台设备保持连接时,Apple Watch 上的蜂窝网络并不会开启。Apple Watch 连接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分别是蓝牙、WiFi、蜂窝网络。也就是说,99% 的情况下,小雷手上的开了 eSIM 的 Apple Watch,和普通 GPS 版用着没啥区别。

手环智能手表这类穿戴产品,从诞生开始便对手机有着强依赖,甚至可以视作是手机的 " 配件 "。Apple Watch 称得上是当前最成功的智能手表产品,功能、应用生态等方面都更具优势。Apple Watch 有专门的 App Store,可以安装第三方应用。相比其他同类型产品,Apple Watch 展现出了更强的独立性。

但半年多的实际体验告诉小雷,Apple Watch 尽管能安装 App,但仍然无法真正摆脱 iPhone" 附庸 " 的身份。Apple Watch 上能安装的第三方应用,大部分都非常简陋,功能缺失几乎是常态,支持手表蜂窝网络的更是十分罕见。

比如部分音乐应用,本身只是手机 App 的快捷方式,而不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应用,不能独立登录、也没有搜寻歌曲的功能,只能把手机上的播放列表同步过来,充当手机 App 的遥控器。

(图源 Apple Watch App 截图)

有的社交应用,Watch 版上只能看私信和消息提醒,并不能浏览信息流,想要看到完整的信息和获得体验,只能打开手机。

而且,大部分第三方应用,压根没有考虑过对 Apple Watch 上的蜂窝网络提供支持。所以,当小雷真的只带 Apple Watch 出门时,惊讶地发现,尽管蜂窝信号满格,但大部分应用仍然是不能联网的。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打开支付软件,也只能调出离线支付码。

我愈发感觉 Apple Watch 上 eSIM 功能很鸡肋。细究起来,Apple Watch 蜂窝网络真正有效的场景基本都局限在系统原生应用上,只有苹果自己会稍微用心点做适配。

电话和短信是 eSIM 最核心的场景,但 Apple Watch 的通话体验并不算好,如果没有带耳机的话,只能外放且音质比较一般,当然用来应急是没问题的。而像 Apple Music,则是直接用蜂窝网络在线听歌的,这点比第三方音乐应用好多了,但问题是,在中国市场因为版权太少,Apple Music 也只是个 " 玩具 ",无法充当人们的主流音乐应用。

你可能会说是小雷以偏概全。小雷也采访了身边另外一位当初 " 脑袋发热 " 买了蜂窝版 Apple Watch 的朋友阿木,他表示,蜂窝功能对他还是有点用的。他养了宠物,每天晚上都要遛狗,带着沉重的 iPhone 下楼感觉会有些负担,只带着手表和耳机的话,能一边遛狗一边听歌,蜂窝网让他不用担心 Apple Music 中的歌没有提前缓存。而且,有了蜂窝版 Apple Watch,遛狗的 1 个小时里,就不用担心错过电话了。

阿木提醒小雷说,这件事情要分人。有很多女孩子,她们出门遛狗、遛弯、遛男朋友,要么拿着包装手机,要么就什么都不拿,这时候戴着 Apple Watch 有蜂窝网络,就不会错过电话消息;还有一些运动党,他们下楼运动不会拿手机,在健身房时会让手机躺在更衣室储物箱,这时候 Apple Watch" 有网总比没网好 "。

雷科技编辑部另一位用蜂窝版 Apple Watch 的小编也认可小雷的 eSIM 在手表上很鸡肋的观点。不过,他也分享了蜂窝版 Apple Watch 的 " 救命时刻 "。一天大半夜,他下楼扔完垃圾后才发现自己没带手机和单元门钥匙,环顾四周也没有人能借电话,最后想起自己手上的手表开了 eSIM 能打电话,这才成功通知到了室友下来开门。(不过,小雷在想这位同事脑袋当时是不是短路了?直接找物业开门不就得了吗?:))

eSIM 技术将最基础的通讯功能植入到 Apple Watch 中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生态没跟上,它的使用场景变得十分狭窄,对大多数用户、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用。

苹果一直是 eSIM 的力推者,除了 Apple Watch,苹果部分地区销售的 iPad 和手机,都有 eSIM 版,比如美版 iPhone 14 就是无实体卡槽的纯 eSIM 版手机。

eSIM 的优势之前已经很多人说过了,总的来说就是占用空间更小、不用在设备上开孔,同时用户开卡、注销都更加方便。

但种种因素下,eSIM 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基本只停留在穿戴设备上。除苹果外,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均推出过 eSIM 版智能手表,在体积更小巧的设备上 eSIM 的优势更明显。只是和 Apple Watch 一样,蜂窝网络在这些穿戴设备上没有用武之地。

(图源小米官方)

小雷注意到,近期中国移动暂停了安卓手表上的 eSIM 开户业务。有网友透露,此前有人利用了 eSIM 的技术漏洞,将 eSIM 虚拟卡复制成多张实体卡,薅运营商的流量羊毛,导致 eSIM 业务被暂停。看来 eSIM 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增加了运营商的管理运营成本。

坦率说,eSIM 在手机上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和它不是用户的刚需有关。毕竟,尽管手机空间有限,但容下一个小小的 SIM 卡槽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对体积小得多的穿戴设备来说,去掉一个卡槽能带来很大的收益。eSIM 在穿戴设备上普及的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是,穿戴产品上缺乏独立通信的场景,没有相应的生态配合,花高价买了eSIM 版产品并且每个月还多付出通信费用的用户,成了唯一的 " 大冤种 "。

小雷认为,智能手机的强势地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撼动。屏幕面积、续航、性能配置都不占优的穿戴产品,基本没有替代手机的可能性。这个大前提下,无论穿戴产品如何进化,都难以摆脱对手机设备的依赖,它的核心作用仍然是对手机功能的补充,蜂窝网络也就难以施展拳脚。

看完此文,下次购买穿戴设备要不要买 " 蜂窝版 ",相信读者内心也会有更清楚的答案。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