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 1000公里颠覆还是泡沫?
“8分钟充满80%电量”“NEDC续航1000公里”“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这究竟是新能源车史上又一次伟大的科技革新,还是空口无凭的世纪骗局,眼下围绕这个话题的争议愈演愈烈。
一边汽车厂商信誓旦旦,“1000公里续航车今年肯定出!”一边是专家泼冷水,“大家不要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现有技术条件下,几分钟可实现充电1000公里,又安全成本又低,这一定是骗子。
经过科技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特斯拉中国Model 3的续航里程目前是468公里,国内其他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这意味着往返的城市内部通勤基本毫无压力。
目前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仍然是电池。该车企的底气来自石墨烯技术,有观点认为,理论上石墨烯可以提高充放电速率,但实际效果有待验证;部分观点认为不存在真正的石墨烯电池,这只是车企有意制造的“噱头”。
受此消息影响,A股石墨烯板块闻风而动迎来普涨,只不过这波行情未能持续太久。类似的涨跌潮,在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演过太多次。其中又伴随着复杂的情绪,人们既盼望技术革新解决里程焦虑,又害怕希望落空“黑科技”最终沦为噱头。
广大消费者,则是在一波又一波变幻莫测的行情里,见证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野蛮生长、骗补横行,政策调整理性回归,再到特斯拉“鲶鱼效应”催化竞争升级的演变过程。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推动新能源车的普及,是解决气候问题最重要的推手,也是最大的共识。由此,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取代燃油车也是“指日可待”。但趋势和未来,不是没有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过硬的技术、可靠的成本、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政策。
一直以来,续航里程焦虑都是新能源车市场的大敌。对于车企而言,解决里程焦虑自然是头等大事。但越是技术活,越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长远来看,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新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焦虑不仅仅是续驶里程的多少,还在于充电的时间及充电的方便性,充电设施及过程的安全性。
除了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造车新势力纷纷下场,这个市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没有错。只是市场越大,越容易给泡沫和谎言制造生长的机会。但为了造噱头、炒作市场、谋私利,恐怕还会经历似曾相识的“大浪淘沙”。企业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以技术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面向市场,有一天拿出真枪实弹的好产品才是王道。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一年广告费两亿产品靠代工 微商梵蜜琳是“伪贵妇”?靠“浪姐”挣回一年广告费?
芒果TV旗下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热度居高不下,其背后以小博大的最大赢家,莫过于独家冠名广告商...
2020-07-08 -
华住酒店苏州一天2分公司违法被罚款20万元 施工图绕道审查关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于6月16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公示(苏住建监罚字[2019]第239号)显示,华住酒店管...
2020-06-28 -
嘉德蒙台梭利幼儿园被曝“一学期8万多学费 未提供“保教”服务却要用学生“保教费”覆盖经营成本
疫情期间,以线下服务为主的高端幼儿教育遭遇重大挑战。近日,威德国际教育集团旗下的北京市朝阳区嘉德...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