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行业信披指引将覆盖15个新兴行业 不断提升信披质量和信息效率
为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从事通信、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日前,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4号——上市公司从事通信相关业务》《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5号——上市公司从事网络安全相关业务》。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通信、网络安全两件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发布后,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将覆盖医药、节能环保、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锂电池等15个新兴行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但要防止形式化,而是要实现真实、充分的高质量信息披露,这就需要针对不同行业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差异化监管。分行业信息披露是高质量监管的体现,能够推进在不同行业场景下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穿透性,提升信披质量和信息效率。
“我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注册制等改革,强调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着力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以便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为创新创业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交易场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交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覆盖15个新兴行业,旨在落实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提升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同时结合行业的不同特点,实施精准的信息披露和针对性的指引,以便投资者能掌握更充分的信息,包括研发创新、产业链竞争力及行业风险等,注重强化风险揭示,让投资者能依据揭示信息变化做出投资决策,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避免跟风炒热点。
谈及在引导督促上市公司遵守行业指引,提升行业指引执行效果方面还需如何发力?田利辉表示,分行业信息披露是精细监管的体现,但是行业的划分往往会形成动态调整,有的公司也可能进行多元化跨行业发展。因此,监管部门需要不断“吸收”市场反应,动态调整行业划分,不断优化行业指引,同时推动上市公司自律完善的信息披露,引导上市公司在遵守行业指引的基础上更为充分地披露真实信息。
在刘向东看来,下一步引导督促上市公司遵守行业指引既需要监管层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培训力度,还要督促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的义务,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给投资者提供更优质、及时的信息。同时还要加强与上市公司的政策沟通和交流,支持上市公司积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提示风险。(昌校宇 杨洁)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