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合肥双岗老街“菜大姐”:以菜传情,带动邻里共筑爱心网|观天下

2025-10-17 09:15:23来源:合肥在线  

在合肥双岗老街附近的五河支路上的“长丰草莓蔬菜店”,每天清晨都能看到55岁轩德玲忙碌的身影,这些蔬菜除了供来往顾客选购外,其中一部分还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今年5月起,轩德玲每周都会精心打包好这批蔬菜,送到附近孤寡老人手中。在她的带动下,周边商户也纷纷加入这一爱心队伍,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轩徳玲正给辖区孤寡老人选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轩大姐的菜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真是太感谢你啦,轩大姐,有了你以后,咱现在几乎天天能吃到新鲜蔬菜。”10月15日上午,62岁的周晶华(化名)在家中接到轩德玲和社区小管家送来的蔬菜包时,双手紧紧握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

周晶华年轻时患上类风湿,后来病情加重让她丧失了劳动能力。十年前丈夫的离世更是让家庭雪上加霜,如今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

“以前买东西还能指望孩子,可现在他去外地上大学了,我连出门买菜都成了难题。”说起过往,周晶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但这份窘迫,在今年上半年被轩德玲的善意打破。“轩大姐知道我的情况后,隔三岔五就从她店里挑我爱吃的菜,有时候自己忙,就托社区帮忙送过来。”周晶华说道。

看着袋子里鲜翠欲滴的青椒、菠菜,周晶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些菜不仅新鲜,更暖到了我心里,让我觉得日子不那么难了。”

社区工作人员将爱心商户的菜送至老人手中  

“合肥人帮我扎下根,我要回报这份情!”

轩德玲与合肥的缘分,要从1997年说起。

那时刚结婚不久的她,每天天不亮就从淮南老家出发,乘坐大巴车将自家种的蔬菜运到合肥北门白水坝附近售卖,傍晚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程。

“那会儿刚到合肥,一个人都不认识,从早站到晚,连口热饭都很难准时吃上。”回忆起最初的打拼时光,轩德玲感慨万千,但话锋一转,她的语气又变得温暖,“不过街坊邻居都特别好,知道我是外来的,常来照顾我的生意,有时候还会给我递瓶水、聊聊天,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少了很多难处。”

为了回馈这份善意,也为了让更多人买到实惠菜,轩德玲把菜价定得低一些,靠着“新鲜又便宜”的口碑,她的摊位总是最早卖完。

2002年,在合肥打拼五年后,轩德玲终于在双岗菜市附近租下了一间门面,彻底告别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流动售卖生涯。

“有了固定门店,丈夫、孩子也都跟着来到了合肥,一家人终于能团聚,在五河路上安稳过日子。”轩德玲表示,虽然蔬菜店利润不高,但看着熟悉的街坊来买菜、拉家常,心里就特别踏实舒心。

“跟着‘好人’学做事,爱心要传下去”

在双岗经营的这些年,轩德玲遇到了不少“好人”,他们悄悄改变了她的想法。

“买菜的时候认识了社区里的宋国强、郑祥生,还有彭霞大姐……彭大姐就靠卖气球挣点钱,却一直用积蓄资助贫困孩子上学。”每次说起这些人,轩德玲都格外敬佩,“他们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都能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做点事。”

从那以后,轩德玲不仅坚持低价卖菜,还主动留意身边有困难的街坊,时不时送些蔬菜过去。

今年5月28 日,庐阳区双岗街道虹桥社区牵头组织辖区商户参与公益,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体献爱心,这让正想 “多做点实事”的轩德玲找到了方向。

“我一个外乡人能在合肥立足,全靠街坊们帮衬。现在跟着‘好人’们一起做公益,既能回报大家,也能把这份爱心传下去。”

如今,在轩德玲的带动下,五河支路上的爱心队伍还在壮大:李大姐送来热腾腾的水饺,玉华主动补充新鲜的食物,三河酒家也贡献力量……这些不仅温暖了困难群体的生活,更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烟火气里的温情。

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王峰 文/摄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