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出售甘肃资产,陕西黑猫“精聚焦”

2025-11-06 14:58:5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纸公告,牵动两家上市公司的资本棋局。

11月5日晚间,陕西黑猫(601015.SH)公告称,将所持有的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简称:宏能煤业)100%股权、张掖市宏能昌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宏能昌盛)100%股权以及对宏能煤业的债权,一并转让给恒源煤电(600971.SH)。


(相关资料图)

来源:陕西黑猫公告

从战略层面看,这场交易并非简单的资产腾挪,而是一次各取所需的资源互补。

于恒源煤电而言,收购宏能煤业等相关资产,将进一步夯实其在煤炭资源领域的布局,增强资源掌控力;而对于陕西黑猫来说,通过出售这部分资产,公司得以回笼资金、补充营运现金流,在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将精力更集中地投注于核心区域。

“此次出售是公司主动调整投资方向,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陕西黑猫公告表示,出售标的资产所得资金可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保障主业稳定运营;并持续推进新疆在建煤矿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产能释放,增强公司能源板块竞争力。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11月6日开盘,陕西黑猫股价迅速封上涨停,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市场对此次资产出售的认可。

出售甘肃资产

回溯来看,此次被出售的宏能煤业与宏能昌盛,位于甘肃省张掖市。

宏能煤业是2021年陕西黑猫从大股东处收购而来。

当时,作为焦化企业的陕西黑猫,并无自有原料煤矿,炼焦煤全部依赖外购,导致原料供应成本高企、稳定性存忧,生产负荷与毛利率皆受制约。尤其在2021年煤炭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其精煤采购均价较2020年四季度上涨超过120%。

收购宏能煤业,正是为了稳定原料供应、增强抗风险能力。

2023年,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宏能煤业通过存续分立方式新设出主营洗煤与制砖业务的宏能昌盛。

如今选择出售这两家公司,某种程度上,也释放出陕西黑猫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的明确信号。

从公司近年布局来看,新疆、内蒙古已成为其重点发力区域。通过投资建设内蒙古黑猫项目、加大新疆产业布局、推进技术改造等举措,陕西黑猫正逐步向上游煤炭资源及煤焦化循环产业链延伸。

目前,公司产业分布于陕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四省。依照其战略规划,陕西与内蒙古两大基地以煤化工为主,新疆则以煤炭资源开发为核心。

“因公司未来规划已将煤炭业务聚焦于新疆地区,且在甘肃短期内难以继续扩大规模,经反复研讨后,公司决定退出甘肃市场,聚焦陕西、内蒙古、新疆三个生产基地的生产与建设。”陕西黑猫在公告中表示。

具体来看,自收购宏能煤业并分立宏能昌盛以来,陕西黑猫并未能在甘肃继续拓展。尽管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优质资源多集中于头部企业手中。与其在资源争夺中陷入僵持,不如转战资源储量更广、开发潜力更大的新疆。

此外,宏能煤业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料供应问题,但其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也推高了管理与运营成本,业绩贡献始终有限。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宏能煤业实现营收5.05亿元,净利润仅为920.55万元。

在“广撒网”与“精聚焦”之间,陕西黑猫显然选择了后者。

资产价值最大化

出售资产,并不意味着收缩,而是更好地出击。

根据公告,此次宏能煤业、宏能昌盛的股权转让价款为4.4亿元(暂定),债权转让价款为11.3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宏能煤业最初收购成本仅为4586.01万元。而近期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加速,部分优质资产估值提升,其以超出收购价的9倍出售,不仅实现了显著的资产增值,也折射出公司灵活运用资本窗口、提升股东回报的战略思维。

于陕西黑猫而言,此次资产腾挪带来的是双重利好。

一方面直接获得4.4亿元现金回笼,增强流动性储备;另一方面11亿元的债权得到化解,显著优化财务结构。在当前焦炭行业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的背景下,此次“回血减负”无疑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新疆地区的在建煤矿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亟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今年5月,陕西黑猫就曾向新疆黑猫煤业增资6亿元。通过本次资产处置,公司不仅能缓解资金压力,更可将资源集中投向新疆项目——预计于2026年6月投产的阳霞矿业,推动其尽快投产、释放产能,进而在能源板块构筑更强的竞争壁垒。

事实上,这并非陕西黑猫首次主动“瘦身健体”。

去年2月,公司注销了尚未实际注资和开展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陕西黑猫物流贸易有限公司;5月,又将新丰清洁能源与黄河物资销售两家子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在一系列“做减法”的动作中,陕西黑猫正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将资源向核心赛道聚拢。

财务结构的优化也将为后续可能的融资计划铺平道路,从而形成“出售—回血—聚焦—发展”的良性闭环。

而从收购方恒源煤电的视角看,这笔交易同样具有战略纵深。

作为地方性能源企业,恒源煤电本就具备煤炭资源与区位优势,资金储备也较为充裕。当前,公司在建的火电机组与持续推进的绿电项目,正逐步勾勒出“煤电一体化”的战略轮廓。此次收购,可视为其在西北区域落下的关键一子。

从战略协同角度看,此举将强化恒源煤电在煤炭原料端的控制力,进一步贯通从煤炭到电力的产业链条。恒源煤电亦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标的公司与公司主营业务一致,收购后将有助于增加资源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质生产力”布局

一边果断出售、回血聚焦,一边出手收购、完善布局,两家煤企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正以不同的姿态走向未来。

煤矿资产的流转背后,亦有告别过去以资源占有和产能扩张为核心的粗放发展阶段,转向以精益运营和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精耕时代的意味。

进入“十五五”,这一趋势将愈发清晰,“稳提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单纯依赖煤炭产销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而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提升附加值,正成为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一批煤炭企业,正基于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业务增长的“新曲线”。

具体到企业层面,路径选择虽异,逻辑却指向同一方向。恒源煤电聚焦“煤电一体化”,通过煤电协同稳定收益结构,提升抗周期能力。

陕西黑猫则走出一条“煤—焦—化”联产的循环经济路径:以煤炭为基础,以煤化工产品为核心,将洗精煤用于炼焦,回收焦炉煤气中的煤焦油、粗苯等初产品,进一步净化后生产甲醇、液氨、LNG、BDO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同时,将洗煤副产品煤泥、中煤用于锅炉供汽,锅炉灰渣用于制砖,治理后的污水回用于洗煤与熄焦。

这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焦炭市场承压时,企业可灵活调整产能分配,提高焦油、合成氨、LNG、甲醇等高毛利化工产品的比重。2024年陕西黑猫年报显示,上述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4.98%、49.50%、46.41%和35.98%,以化工利润有效对冲焦炭亏损,从而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未来,随着新疆项目的投产,陕西黑猫也将进一步从源头锁定原料煤的供应与成本,增强全链条的掌控力。

当行业拐点来临,战略的精准与节奏的把握,远比短期规模的膨胀更为重要。谁能在坚守与延伸、收缩与扩张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步调,谁就能在这一轮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中,掌握主动,行稳致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