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穿畜禽繁育“黑箱” 推动养猪业走向工业化管理
近年来,非洲猪瘟对我国部分地区生猪养殖造成一定影响。母猪的终身繁殖性能较低,生产同步化不一致,复养仔猪数量不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面
2021-04-14 09:07:52 -
深度学习再创新功 人工智能识别出一百六十五个新癌症基因
据《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道,德国科学家借助一款深度学习软件,对数万个医疗数据集展开分析后,确定了165个与癌症有关的新基因。最新研
2021-04-14 08:41:00 -
DARPA启动“低温逻辑技术” 步扩展功率密度以提高计算性能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寻求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创新。据HPCwire网站、DARPA官方网站等近日报道称,DARPA启动一项低温逻辑技术计划
2021-04-13 14:16:56 -
数字技术驱动课堂变革 AI与大数据让教育“黑匣子”变透明
4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随处可见一个1 5米高、白黑相间的智能漂流书柜。它窝在教室角落,也置放在走廊拐角,触手可
2021-04-13 09:45:13 -
南海2000米水下成功下钻231米 海牛Ⅱ号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深纪录
北京时间4月7日23时,一只高7 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的庞大神兽,悄悄潜入了南海2000米的水下。这只神兽,正是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
2021-04-13 09:04:56 -
旧药新用杀虫农药屡次杀死鱼类 农药为何成鱼类“杀手”
侧翻、狂游、抽搐,因失去平衡而静卧水底,然后等待死亡。这是鱼类神经中毒后的典型症状。阳春三月,本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在江西南昌进贤县
2021-04-13 08:27:53 -
云南天文台发现罕见双星演化脉动天体 与一般天琴 RR 型变星有很大差异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发现并验证了一颗脉动周期快速减小的天琴 RR 型变星——大熊座 AX,其脉动周期变化率数值惊人,是迄今为止
2021-04-12 14:29:56 -
万尾中华鲟放流“回家” 为促进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4月10日上午,在湖北宜昌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被放归长江。这是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宜昌市
2021-04-12 13:26:09 -
患者福音!全球首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双靶”生物制剂在华上市
淡红色或鲜红色的斑通过鼻梁相连,犹如一只蝴蝶覆于面部,此为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症状之一。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
2021-04-12 13:24:18 -
生态保护取得良好成效 近200头白臀鹿在雪山上追逐嬉戏
白臀鹿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马鹿的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覆盖整个臀部,故称白臀鹿。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
2021-04-12 11:15:16 -
2020年度新增装机突破百亿瓦特 多场景开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截至2020年底,全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已超过20GW,安装户数预计超过150万户。其中,2020年纳入补贴规模的户用项目达10 1GW,创下历史新高—
2021-04-12 10:03:18 -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科技这俩字,在咱这儿含金量十足。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刘春如数家珍,通过精准测地温,春耕能提前十来天;使用灌排
2021-04-12 09:45:05 -
《细胞》杂志发表论文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有了升级版
《细胞》杂志9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表示,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乔纳森·魏斯曼等人设计了一种名为CRISPRoff的新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不改变DN
2021-04-12 08:16:38 -
高集成神经形态人工视觉光电传感器问世 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记者从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悉,该所与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一种柔性
2021-04-09 14:41:02 -
我国独创全数字PET进入临床稳定运行 曾为数百名癌症患者“揪”出病灶
4月8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谢庆国团队发明的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去年6月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投入试运行以来,这台火眼金
2021-04-09 11:21:23 -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拟11日首次动力飞行 有望开创行星探索新时代
据美国太空网7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直升机机智号将于11日尝试在火星进行动力飞行,这是其首次在地球之外进行动力飞行,
2021-04-09 09:26:25 -
实验显示缪子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符 预示或存在新的未知粒子
在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记者8日从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带头人李亮教授处获
2021-04-09 08:22:05 -
纳米气凝胶为“天问一号”穿上神奇外衣
纳米气凝胶是一种并不被大众熟知的神奇材料。它是由纳米尺度的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网络结构间包含着丰富的纳米孔隙,孔隙率可
2021-04-08 13:33:31 -
肉食性盘州暴鱼化石被发现 揭开了疣齿鱼科生态多样性面纱
国际学术期刊 PeerJ 7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贵州盘州发现的一种2 44亿年前大型肉食性基干
2021-04-08 10:59:01 -
引洮工程:直待引洮入塬来 涓涓洮水润万家
泱泱洮河,穿山越岭,润泽陇原,流芳百世。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老城区交界处,圆梦广场中央矗立的引洮圆梦纪念碑上,刻绘了陇中旱塬百姓
2021-04-08 10:08:51 -
新发现颠覆癌症新陈代谢百年模型 有助开发新的肿瘤成像技术
过去认为,肿瘤细胞以高速率消耗葡萄糖进行代谢,但美国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发现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并不是
2021-04-08 09:10:14 -
嫦娥四号进入第29月昼工作期 计划开展4项工作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4月6日21时43分和3时54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29月昼工作期。
2021-04-08 08:19:54 -
“十四五”科技成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四个着力点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70%,基础研究投入翻了一倍,强有力的财政投入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将如何支持
2021-04-08 08:17:26 -
我国面向全球开放科研资源 将促进全球科学进步
美国《科学》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在科学领域,中国过去一直在追赶更先进的国家,但形势正在逆转!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2021-04-07 15:45:26 -
科学家在燃尽的彗星表面发现滑石粉 为研究彗星演化提供线索
据外媒报道,彗星也有寿命。当它们接近太阳时,它们会变热并失去物质,有时会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尾巴,正如大家可能记得Neowise在2020年访
2021-04-07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