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正文

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我国今年或迎寒冬

2021-10-22 16:07:45来源:金陵晚报   

经历了“湿冷攻击”,南京这几天虽然降水暂歇,但早晚依然凉意逼人。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今冬我们可能又将面临一个“冷冬”。

前两天的一场雨,仿佛把人瞬间带到了冬天,湿冷魔法双重攻击下,不少市民翻出厚外套,甚至连羽绒服都已上身。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深蹲”后,南京早上的气温到了个位数,昨天早上南京站最低气温仅有9℃,这真的是深秋里才会出现的气温。阳光助力下,昨天白天全市最高气温升至15℃到17℃。未来几天,全市转为晴到多云的好天气,气温也将步入上升通道,预计今天全市最高气温将升至18℃到19℃,周末最高气温更有望升至20℃到21℃,宜出行和洗晒。需要注意的是,昼夜温差大,提醒大家外出需及时添衣,谨防感冒。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拉尼娜事件指的是上述地区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今年8月份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出现大面积偏冷,9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持续变冷,根据业务监测的标准来看,可以认定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10月,上述海面还是维持偏冷的状态并且有所发展。秋季继续维持拉尼娜状态,预计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也就是说,今年冬季我国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我国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会出现比往年同期气温偏低的情况。

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发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到2℃,部分地区偏低2℃以上。不过,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子非常多,拉尼娜是其中重要因子之一,每次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后期,国家气象部门还将加强监测,做出综合的分析研判。(张源源)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