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 正文

智能网联汽车迎“风口期” 自动驾驶加速“晋级”

2021-03-19 11:12:56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网联汽车渐行渐近,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进化,在2020年国内销售的2532万辆新车中,具备智能网联、L2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占比显著提升。

“随着5G新一代信息通信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众多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正在加速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而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依托和重要标志。”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接受了《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智能网联汽车迎“风口期”

目前,从技术、市场、政策到投资,智能网联汽车正迎来一个新的“风口期”。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呈现‘五化’归一车、一车通‘四网’的融合发展态势。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得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都融合在一辆车上,通过一辆车又打通了公路网、能源网、信息网和金融网。”谈民强认为,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进步显著,很多企业结合《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在智能化、网联化及两者融合方面的业务布局日趋完善。

据谈民强介绍,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内迎来一个新的爆发年。在5G车联网“上车”方面,东风、一汽、长安等一些国内整车企业均推出了拥有各自特色的5G智能网联系统,其中东风的WindLink人工智能车机系统用户2020年用户突破10万人。同时,国内车企正依据网联化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标准演进程度,逐步在加大5G C-V2X应用、车路协同、云控平台、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电子架构、核心算法等领域的技术研究,部分企业和地方还为此搭建、扩建了5G基站、智能交通灯、路侧感知部件、云控平台等基础设施,为网联技术的研究、测试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为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及其测试、完善提供了现实条件。”在谈民强看来,在企业层面,国内很多汽车企业、甚至通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在结合自己所长和技术研发取向,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谈民强认为,渐进式技术路线主要应用于面向消费者的量产智能乘用车领域,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舒适性,降低驾驶疲劳等风险。而跨越式研发路线主要服务于高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车辆,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陆续出现的无人清扫车、无人配送车、干线物流车、智能环卫车、无人集装箱卡车等车辆。

在测试道路上进行开放道路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量产、向市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必要环节。测试示范区及测试道路的快速发展,令谈民强感到欣慰。但他认为,测试和评价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又令人担忧。他告诉记者,目前虽然已经有ACC(自适应巡航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FC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KA(车道保持系统)等相关的测试标准,但是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缺乏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系统、仿真测试、道路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都不够完善。“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的法规建设至关重要。”谈民强提出,希望能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标准,也希望有关企业之间加强协作和数据共享,共同提高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自动驾驶加速“晋级”

近两年来,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出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吸引了大批市民试乘,成为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汽车电子、信息通信等行业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谈民强讲到,去年在抗击疫情中,很多城市使用了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自动驾驶汽车将引发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牵动整车、零部件、软件、硬件、芯片以及智能网联通信行业等一系列企业入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安全、便捷、低成本等很多优点。在谈民强看来,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引导更多高度自动化移动服务,赋能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同时,他提出,在自动驾驶产业化方面,应尽快打破地域壁垒和数据壁垒,加强协作,共同发展。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提出了《关于促进自动驾驶产业化,涵养智慧生态的建议》和《关于高度自动化移动服务赋能智慧社区发展的建议》。

“在自动驾驶的技术层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谈民强眼中,自动驾驶出租车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必然要达到L4到L5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水平,有利的一面是如今5G智能网联、北斗卫星定位、高精电子导航地图、高清激光雷达等技术进步迅速;但颇具挑战的是,对于高级别无人驾驶的很多具体的技术及其技术指标,尚无完整的定义和完美的范例。

业界曾有意见认为,我国在5~10年就会实现无人自动驾驶。“这恐怕很难,因为详细标准至今也未出台,特别是中国城市的交通路况比国外更复杂,像封闭道路或高速公路可以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下,车辆是否能准确识别、快速精准作出判断,仍有很多待解的技术难题。当然,也不排除如果出现大的技术突破,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时间就会缩短,毕竟这是汽车产业中一个潜力巨大的新的增长点,企业也希望能从中获利。”他谈到,现在预测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和盈利为时尚早。

谈民强表示,目前,由于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不够健全,以及受零部件核心技术掌控、改装成本等众多因素影响,造成了自动驾驶在量产落地和商业运营上还存在很多难题。

实际上,鉴于自动驾驶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中外自动驾驶企业近年来的融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尤其是美国自动驾驶新创企业Waymo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0亿元),刷新了业界对自动驾驶的认知。在国内,东风与华为、百度、驭势科技等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合作,而去年5月成立的“5G汽车生态圈”,更是有东风、一汽、长安、华为等18家国内企业参与其中。

“近年来,自动驾驶企业的融资、合作、并购等动作数量增多、幅度加大,不仅是有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从市场需求、自身利益和企业发展考虑作出的市场行为,也是自动驾驶行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前景的真实反映。”谈民强认为。

打造自主“中国芯”

去年下半年以来,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等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仍在蔓延,全球汽车业很多车企都遇到了这一难题。

“这次芯片短缺的不仅仅是微处理器,其它像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所需的算力、通信、储存等芯片也很短缺,且短时间内实现替代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要更换芯片,也需要实验验证的时间。”谈民强对此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芯片短缺造成的后果严重,值得认真汲取教训,必须未雨绸缪,解决这类“卡脖子”难题。而这类问题,既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心脏”(芯片)问题,也包括“神经”(车控操作系统)、“工具”(开发软件)、以及“验证平台”(高端测试、验证装备)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汽车科技与工业将会在实现‘双循环’的战略目标上拖后腿。”他坦言。

谈民强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短期内,只能通过多渠道组织货源,协调半导体行业扩大产能,稳定芯片市场环境。二是要加强汽车生产企业与芯片生产企业的信息互通,强化供需联系,建立两个行业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企业间要有目的地进行供需对接,减少供需错位,实现芯片产品的精准高效供应。同时,需要跨界协同合作,整车、零部件、芯片和操作系统等企业要构成利益共同体,国家、企业共同努力,着力支持和打造属于国内自主的芯片产业体系。三是中长期来看,必须加强我国车用芯片产业链布局,在国内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提高汽车芯片产业链的技术、供应水平,保证产业链安全。

为此,谈民强提出,从政策层面,建议对汽车芯片企业在研发、示范、推广、售后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扶持与财政补贴,给自主芯片提供成长的土壤和迭代的机会,促进自主汽车芯片行业快速发展壮大。

“‘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加快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生态体系,提高领先技术和平台的搭载率;创新商业模式,参与‘新基建’建设,扩大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运行和产业化进程。”谈民强满怀信心地提出了期望。(赵建国)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