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点】为何企业公关成为麻烦制造者?
2023-07-04 19:22:23来源:ZAKER科技
文 | BT 财经,作者 | 张津京
最近几年,我们时不时听到知名企业曝出公关危机。这在圈子里已经有个专属名词,叫做 " 吃瓜 "。
【资料图】
最新的 " 大瓜 ",就是长城汽车一纸公告把投诉比亚迪 DMI 车型只用常压油箱的事情公之于众,结果很快被比亚迪用技术专利打脸。
当时很多媒体人就指出,贸然用一个声明披露矛盾,而且试图煽起舆论来给政府部门造成压力,这在公关领域是一个极不专业的行为,风险性也很大。
号称从不融化的钟薛高,到海天酱油添加剂事件,再到李宁与侵华日军服装设计撞车事件,知名企业在应对负面新闻背后,往往都有企业公关,也就是 PR 的身影。
然而,很多公关的谜之操作,不光没解决问题,反而让这些企业形成了新的危机。
比如 2022 年 9 月海天酱油事件发生后,有用户曝光超市的海天酱油紧急换瓶子的标签,注明自己的酿造方法;几乎就在同时,海天味业公关开始咬死自己的酱油以酿造为主,甚至海天味业 PR 还放出一篇稿子,大意就是海天味业是民族企业,攻击海天味业等于让其他合资和外资厂商看笑话;而在很多自媒体通过海天的财报算出其酿造产量远小于出货量后,海天公关干脆不再回复类似问题,让本来很快平息的公关危机,延续出新的舆论高潮。
结果,海天味业 2022 年四季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65.15 亿元,同比下降 7.06%,净利润为 15.31 亿元,同比下降 18.85%。这是海天味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收入和利润双降的情况。
为此,海天味业在年报中明确表示,2022 年遭遇前所未有的 " 舆情 " 冲击,给其造成了较大影响。最新消息显示,海天味业因为 PR 不专业带来的颓势还在继续,2023 年第一季度,海天味业的总营收约 69.81 亿元,同比下降 3.17%,净利润 17.16 亿元,同比下降 6.2%,跌势仍没止住。
实际上,很多媒体人觉得最近几年,大公司尤其是科技类大企业的公关越来越不专业,公司负面新闻频发背后,未尝没有这些看起来不专业 PR 的 " 功劳 "。
但其实,公司公关,也就是 PR 这个行业,真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PR 并不简单
某种程度上,中国企业的公关队伍和能力建设,源自刚刚收购完 IBM 计算机业务的联想。
2004 年,完成收购 IBM PC 业务的联想,成为中国第 1 个完整意义上的跨国企业。同样联想,全盘接受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公关作为企业必须掌握的能力,也在那个时候被联想带入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层面。
鼎盛时期,联想当时每年要召开大大小小近几百个产品发布会,需要的公关人员高峰时达到一百多人。
也正是从联想开始,中国的企业逐渐知道了公关应该如何运营,并且相关人员的工作和业务应该如何开展。甚至到现在为止,很多大厂的公关负责人或多或少都有联想系的背景。因此,有人把联想称作中国企业公关的黄埔军校。
" 我 2006 年进的联想成为公关团队的实习生,当时的工作实际上跟现在的工作在内容上没有区别,更多的是工作手段上的变化 ",一位刚被某大厂优化的事业部公关负责人陈珺表示,那个时候联想很多公关业务的开展,一方面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另一方面也严格按照从 IBM 等公司拿到的公关管理手册,在不断进行中国化的实践。
她认为,这培养了她对于公关整个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维,也为之后她逐渐成长并领导相关企业的公关业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际上,和很多资深公关负责人私下聊天可以了解,从联想开始,经过互联网时代不断扩张,最终形成的中国式企业公关业务,已经是非常庞大且专业的一个领域。
关键,公关不止是灭火,不止是要在舆情发生后想办法解决舆情,而是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 " 消防 " 工作,把企业遇到的舆情环境改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从资深公关负责人的角度来看,企业公关的工作实际上分成两个大层面。
一个是对内,企业公关要整合企业内部所有符合战略发展需要的公关需求,并根据企业现有发展的过程、思路以及进度,选择出企业需要着重和优先对外宣传的部分,同时总结出企业可以被媒体感知的内容或者经验,然后形成企业对外宣传的计划、战略与目标。
另一个是对外,企业公关负责人要不断学习、不断了解各种媒体的现状和他们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一方面跟他们建立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让企业的对外宣传起到更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内部信息的掌握和对企业公关业务的规划,挑选符合需求的媒体,为他们量身定制符合调性的内容生产方向,最终产生双方都认可且都愿意接受的对外宣传内容,争取实现企业对外宣传最大的效果。
"公关不是发发稿子就完事了,公关的工作是要通过系统化目标性明确的宣传规划,将企业真正应该向外宣传的内容,以最合理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平台利用最舒服的角度,让最应该被影响的受众主动接受",陈珺认为,企业公关是一个很系统化的工作,不是简单发发通稿和搞好媒体关系就能概括的。
重要的是,她认为这个职业跟医生、会计师一样,也是很吃经验的,很多年轻公关的经验不够,有时候遇到危机就是容易找不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实际上企业 PR 真正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在调整好内部的公关目标、内容和计划之后,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将自身的内容向媒体不带任何目标的输出,利用长时间的信息交换,把功夫下在平时,最终影响媒体对企业的认知。
这样很多时候一旦出现危机,很多媒体或者自媒体就会自然而然站到企业这一边,主动利用企业之前 PR 所能影响并让他们接受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并帮助企业发声,这是最理想和最好的状态。
都是成本惹得祸
" 但现在的问题是,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需要时间,也需要经验 ",陈珺表示,符合这样条件的公关负责人,年龄也大而且薪酬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提升," 往往在当下各大上市公司要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都会跟我一样成为被优化的对象 "。
再加上很长时间之内,PR 部门在企业中往往被视同于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部门,很多企业家对 PR 部门的期望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这就让公司在遇到经营性风险需要控制成本的时候,优先考虑的肯定是裁减 PR 部门。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招收 PR 都会优先选择 3-5 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因为他们 " 便宜 "。
但这些年轻人并不具备像陈珺这样资深公关负责人的经验,也不具备长期和媒体沟通及交流所积攒的人脉与资源。
当然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辞退了这些 35 岁以上的公关负责人,必然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新招入的年轻 PR,在公司的老板看来,虽然经验不足、没什么资源,但公司的品牌已经被之前那些资深的 PR 打造起来,相应的企业知名度,这些人的工作会更好做才对。
然而这些具备年龄优势的年轻人,却丧失了 PR 部门在企业内部的话语权,也让他们对于企业危机到来之时,以 PR 部门作为核心调动企业资源,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同样这些年轻人并没有特别完善的资源和人脉体系,这让他们在跟媒体的沟通时,往往显得非常卑微和急功近利。" 现在很多 PR 已经不去研究媒体或自媒体的调性,他们所出的约稿内容大部分是一个模板给好几家使用 ",张珺认为这样既显不出 PR 的专业性,其实又没有实现通过约稿与媒体加深关系的目标。
在她看来,跟媒体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双赢,而不是单纯去输出企业自身的内容。" 企业 PR 跟媒体应该是共同创作一篇大家都满意的内容,进而影响相应的读者,而不是单方面通过付费输出软文。"
因为只有这样企业宣传的目标才能最大化实现,而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能最大化维护。
但很可惜,现在的 PR,很多时候发稿是唯一的考核指标。
KPI 考核放出的魔鬼
很长时间以来,越来越多企业的 PR,开始把发稿量作为自己周报、月报乃至于年终总结的核心。
因为这样的数据非常直观,同时也让 PR 年度的工作和预算能和考核挂钩。这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 PR 所依据的 " 先进经验 "。
然而,唯稿件论的背后,其实是企业推行 KPI 考核的背景下,PR 业务必须量化的一个结果。
毕竟在企业 KPI 考核的体系下,所有企业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可量化、可追溯。而以往传统公关负责人所经历的工作特别复杂,甚至很多内部调整和外部沟通的事情,无法用数字去量化,这在 KPI 的管理体系中是没有办法落实的行为。
因此,随着 KPI 管理制度在中国企业逐渐普及,公关工作的简单化就成为一个趋势。作为这个趋势的代表,发稿数量作为公关工作重要考核指标就被列上了议事日程。
在这种考核指标的推动下,如何用最少的预算发出最多的稿件,获得最大的阅读量,就成为很多企业公关负责人在自身业务发展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这其实形成了一个很畸形的 PR 业务目标。
因为实际上 PR 的业务非常复杂,它应该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最重要的桥梁。而这种简单的目标设定,就把 PR 的工作做了一个 " 标准化 "。
但这个标准化是有着自身缺失的,PR 的工作,其实远远没有做到位。而这种公关能力缺失的状态,让很多知名企业在遇到危机事件的时候就吃了大亏。
甚至很多知名企业出现公关危机的时候,其公关负责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是他们没有经验,是他们没有能力和资源。
因为这些能力和资源,被中国企业片面追求数据和成本控制的现实所扼杀。
所以不改变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战略,不重视公关能力的提升,所谓 "PR 带来的危机 " 可能还会重复出现。
这是一句需要被企业家记住的话。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聚看点】为何企业公关成为麻烦制造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BT财经,作者|张津京最近几年,我们时不时听到知
-
中国大模型到底什么水平? 世界观焦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白马商评都快成红海了。当我和一个创业者聊起大模
-
全球焦点!扫地机器人市场回暖,科沃斯却难突破?
「核心要点」经过今年5月以及618促销期,扫地机器人市场终于迎来了销量
-
【天天速看料】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小学转学插班报名对象2023
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公办小学插班生将实行网上报名,2023年7月4日早上7:00
-
小孩子可以买百万医疗吗?要多少钱?_全球新要闻
可以, 给孩子买百万医疗险是可以的, 根据自身家庭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
-
脑起搏器百万医疗报销吗?报销多少?
如果使用脑起搏器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合理且必要的,那么通常是可以进行
-
今日热闻!百万医疗险可以申请垫付吗?需要什么材料?
百万医疗险通常是在事后报销医疗费用,即投保人先自行支付医疗费用,然
-
33岁买百万医疗多少钱?划算吗?
年缴费用大约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 百万医疗保险的价格因保险公司、
-
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icu吗?能报销多少?
可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百万医疗险的保险范围。 百万医疗险是一种针
-
时代IPO快讯:天极科技申请获受理,苏环院首获问询,惠柏新材提交注册|环球精选
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雷小艳孙佳雯黄锐陈丽娜毕肖磊编辑|陈佳鑫一、受
-
世界要闻: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OTA再升级,AVP功能惊喜上线
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OTA再升级,AVP功能惊喜上线车位找不到?车多停车难
-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这篇大文章|世界播资讯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
地平线与四维图新:围绕智驾系统等多领域加深合作-天天速看料
地平线与四维图新:围绕智驾系统等多领域加深合作简介:7月4日,盖世汽
-
宇通客车: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1.55%
宇通客车公告,6月汽车销量4726辆,同比增长111 55%。本年累计销量1513
-
汤臣倍健发布2023年H1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当前快讯
7月3日,汤臣倍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
-
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定名豹5,将于年内开启交付|热门
7月4日,比亚迪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定名“豹5”,价格将在40-60万元之间
-
马斯克硬刚 OpenAI,用户惨遭池鱼之殃
只听说过社交媒体想方设法让用户多停留的,没听说过主动给人加个上限的
-
MIUI15 来了!小米下半年最大重头戏:多款新机已在测试!|全球快报
在去年底发布的小米13系列上,除了在核心硬件上的全新升级外,我们也见
-
菜鸟京东化,顺丰怎么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解码Decode每年,国家邮政局都会按季度公布一份快
-
传阿里有意将优酷和土豆注入阿里影业?阿里大文娱公关回应称,不属实
36氪获悉,有市场消息传出,阿里巴巴据悉考虑视频平台优酷和土豆的战略
-
中端手机暴打旗舰!上半年重磅新机扎堆,太卷了!
随着6月份的结束,热闹了整整半年的手机市场总算是迎来了「冷静期」。
-
集度汽车缄默,百度造车到哪一步了? 环球快讯
作者:孙志富来源:猫头鹰车志(ID:owlauto)2021年,李彦宏首次明确了
-
即时:新型硅了解下?性能全面升级自带新特性 适用于量子计算机等领域
财联社7月4日讯(编辑黄君芝)近一个世纪以来,硅在电子领域一直占据着
-
合资变外资?smart 电动化转型国内市场承压
随着A00级别小车市场规模下降,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加快等因素影响,sma
-
镓锗出口管制!概念股应声大涨,业内:半导体产业或受影响
利好消息助攻,今日锗、镓概念股开盘大涨。个股中,国内两大锗生产企业
-
“陈思诚模式”为何叫座? 焦点速递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作者|陶淘编辑|曹杨电影《消失的她》爆
-
万控智造: 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相应报告期末的股东人数 今热点
万控智造(603070)07月0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
重疾险和百万医疗哪个好?区别是什么?
都好。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都有各自的优势,取决于您的需求和偏好。重疾险
-
焦点!毕马威中国发布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
6月30日,由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指
-
生孩子能用百万医疗保险么?一年要交多少保费?|每日观点
不能。百万医疗保险一般并不包括生育相关的费用。百万医疗保险主要针对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全球观察:顾家家居被投诉,拒绝...
- 环球时讯:大麦称被罚系项目批文...
- 工伤报完百万医疗可以报吗?多久...
- 元宇宙|WAIC 2023 阿里元境元...
- 众安惠医保百万医疗险保什么?可...
- 每日短讯:元宇宙 | 上海市多...
- 环球观热点:网上说的百万医疗是...
- 全球简讯:叉车龙头安徽合力业绩...
- 网传阿里或将重新整合视频资产,...
- 中国驻日大使馆:国际原子能机构...
- 全球今热点:突发!中国电子竞技...
- 微软内部信流出,雄心规划曝光,...
- 每日快播:集度汽车缄默,百度造...
- 美媒:Meta 想进入中国市场卖产...
- 700 亿游戏巨头终被立案,“莆...
- 天天日报丨坚持异质主机形态,任...
- 世界快看:车企最看好的激光雷达...
- 曾被安徽前首富“掏空”,700 ...
- 燕京啤酒的蔡徐坤隐喻 滚动
- 世界快资讯丨上汽的痛,谁懂?
- 半年排名跃升近30位 中建智地...
- 途昂锁车喇叭怎么开启视频(途昂...
- 【全球新视野】华夏喜盈门年金保...
- 世界新动态:惠添宝年金保险条款...
- 环球关注:平安年金保险富赢金生...
- 天天通讯!华东医药(000963.SZ)...
- 天天亮点!农银人寿养老年金保险...
- 平安有增额终身寿险吗?值得购买...
- 报道:菜鸟京东化,顺丰怎么办?
- 高德地图宣布王鹤棣为新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