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空车称重已执行“黄牛”却说可包过 整治“大吨小标”需全行业共同努力

2021-09-16 09:52:28来源:中国汽车报  

“9月1日,空车称重技术检验正式实施后,大部分蓝牌轻卡将面临灭顶之灾。”近来,在各大卡车论坛和卡友群中,经常会看到上述言论。

蓝牌轻卡是否真的会被车检“卡死”?为了调查事实真相,《中国汽车报》记者来到北京几家机动车检测场,进行实地走访。

空车称重已执行“黄牛”却说可包过

9月7日9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南六环外的良乡机动车检测场,发现在检测场外部道路上,货车已排起了长队,检测场内也已车满为患,但待检的蓝牌轻卡却只有区区几辆。

走进检测场的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咨询台前已张贴了“温馨提示”:9月1日开始实施空车质量项目检验,建议在本月内完成不合格项目整改。

“现在验车的确非常严格,一旦车辆自重不符合规定,将无法通过年审,新车更是不予上牌。”该检测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就这几天的验车情况来看,蓝牌轻卡确实少了很多。主要是因为用户听闻新国标将要实施,为了避免车辆不能过检,所以在9月1日之前就将蓝牌轻卡送来审验。”

“从7月中旬开始,到检测场审验的蓝牌轻卡络绎不绝,大概一天就有七八十辆。”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货车空车称重政策的实施,对于一直深陷“大吨小标”乱象的蓝牌轻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这将成为压倒蓝牌轻卡用户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记者在走访北京另一家机动车检测场时发现,蓝牌轻卡年审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并没有出现“卡死”的情况。

“现阶段来检测场进行车辆称重不用过于担心。”检测场工作人员表示,蓝牌轻卡后期改装的部件,如法规允许的液压尾板、导流罩、工具箱等配置,不会被额外计算重量。即便车辆没有通过检测,只要是轻微超重,线下整改即可复检。

“就算蓝牌轻卡严重超标也不必太过惊慌,‘黄牛’可以帮忙疏通关系,只要钱给到位,就能找到过审的办法。”一位等待验车的卡车司机直言。

记者在检测场附近采访时,的确看到了“黄牛”的身影,他们“不厌其烦”地走到每辆待检车辆旁边,与车主攀谈,推销自己的“过检秘籍”。

“需要验车吗?省事、效率高,不合规的车型也包过。”在离检测场几百米的地方,记者与一名“黄牛”搭上了话,他表示,无论是新车上牌检测还是日常年检,他们都有办法让车辆顺利通过审验。一般情况下,蓝牌轻卡收取五六百元、重型货车则需要1000元。

“现在是空车称重的过渡期,检测场从设备操作到人员操作都处于磨合阶段,所以蓝牌轻卡自重超标问题无须担忧。前些天,我们帮好几辆蓝牌轻卡顺利过检。”另一位“黄牛”向记者承诺,就算是不合规的蓝牌轻卡,他们也有办法拿到“通行证”。

“货车空车称重政策的实施,又给了‘黄牛’可乘之机。车辆年审流程本就比较复杂,如今又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就算是合规车辆也没有‘必过’的底气。卡车司机为了不浪费时间,只能去找‘黄牛’代检,这无形又多了一项支出。”检测场外,一位卡车司机郁闷地说。

经销商承诺提供“一条龙服务”

对于货车实施空车称重,经销商又有怎样的应对之策?为此,记者又来到卡车经销商处寻求答案。

“在国家整顿货车‘大吨小标’以来,多数生产企业的轻卡车型都是按照标准要求合规生产的,所以并不担心空车称重。就算某些车辆超出了合规范畴,我们也能找到一些门路和方法,给这些车辆上牌。”某品牌轻卡销售经理刘强告诉记者,他们可以为卡车司机提供新车上牌、入户“一条龙服务”,确保用户上牌无忧、年审无忧。

虽然能够找到解决办法,但空车称重技术检验的实施,加之蓝牌轻卡新规即将落地,导致市场终端需求进一步收窄。

“现在用户的购车意愿的确不太强烈。就我们店的情况来看,在厂家给予一定补贴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意向订单。”刘强表示,随着“大吨小标”治理趋严,蓝牌轻卡已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不少卡车司机担心购买这类车型后,无法正常运营。而新规的出现,更是加剧了用户的观望情绪。

“轻卡经销商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开张了。”北京泰捷汽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明表示,一边是空车称重政策的实施,一边是即将出台的蓝牌轻卡新规,现在很多用户都处于观望状态,导致市场一直处于低迷期,或许轻卡行业又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整治“大吨小标”需全行业共同努力

“空车称重是国家治理货车‘大吨小标’的关键一环,有利于轻卡市场向合规化迈进。但‘黄牛’的出现,极大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北京轻卡经销商高金华看来,“黄牛”遍布车检环节的现状必须加以重视,就要像治超一样从源头抓起,这样才能保障流程的公平、公正。

物流从业者王金伍也认为,虽然货车检验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但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不能忽视对社会检测机构的监管,不能让“黄牛”游走在市场的边缘。

“整治‘大吨小标’乱象,需要整车生产企业、经销商、执法部门、监管部门以及用户联起手来,确保车辆从生产制造、登记注册到上路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国家法规和标准,共同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王金伍最后说道。

(姚会法)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