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读 > 正文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2023-05-15 10:11:50来源:西藏日报  


(资料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学法,强调要通过实践检验教学目的、过程与结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思路,与该教育观较为契合。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教学活动与生活的契合点,体现“知识源于生活”的真理。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进行简要探讨。

促使应用题的教学目标趋于生活化。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有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目标应趋于生活化,致力于实现教学与生活的多元整合,让学生透过解答应用题体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意义。例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原本侧重培养学生平均数意识,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掌握答题技巧。但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将教学目标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为让学生了解该题型的实际意义,数学教师可以出示一组1963年13岁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表,并出示2015年13岁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表,让学生分别计算1963年与2015年男女生身高与体重的平均值。当然,计算平均数值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可用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学生:“通过数值比较会得到什么答案?”教师要逐渐将学生的关注重点延伸到生活当中,让学生由关注数值大小过渡到关注生活水平的高低,认识到1963年男女身高与体重平均数均低于2015年男女身高与体重的平均数,是与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营养搭配等有关。重新定位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使其趋向生活化,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还能使学生从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实际认知。

结合生活实际改进、优化应用题题型。教学中的应用题大多是特定设计的,内容大多人为化、程式化,缺乏生动感和实际意义,而且其中一部分应用题完全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的解答兴趣与热情。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答题兴趣,教师需要对原有题目进行适度创新,拉近应用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原本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应用题进行适度的调整与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取而代之。以具体的例题说明:“西南纺织厂今年上半年生产棉布850匹,正好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5/9,问今年原本计划生产棉布多少匹?”在这道应用题中,“纺织棉布”与“西南纺织厂”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所以教师可改编为类似“本班级的学生有420人,占了全校学生数的5/11,全校学生有多少人?”这样来自学生身边的题材。学生在接到这道改编题目后,普遍会提出“班级怎么可能有420个学生?”这样的疑问,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能更快更高效解答问题。

应用题教学要突出对比、反思生活。突出对比、反思生活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措施之一。对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比较就不会有创新。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会在解答问题时猜想无数种可能。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该特点,通过在应用题教学活动中突出对比,引导学生设疑,并在反思中质疑、释疑,最终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分数”应用题教学为例:“学生小明有10个苹果,学生小李比小明多了2/5,那么学生小李有几个苹果?”该题中等量关系少,容易解答。而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选择的答题方法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画线段;有的学生直接找寻等量关系;有的学生列方程式……这时,教师可通过对比这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选择最优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变换问题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比教学法在我们教学中随处可见,如选择最佳路线问题、设计最佳方案问题等。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总而言之,要实现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教师应在立足课堂、尊重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尽力进行合理创新,既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保持数学学科本色;既使学生紧扣双基、巩固基础,又使课堂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使教育回归本色。

(作者单位:拉萨市第一小学)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