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形记”,一部舌尖中国史
2023-07-02 13:05:03来源:ZAKER财经
每到传统节假日,中国人都有回家团聚之习俗,而餐桌则是表达仪式感的重要据点。我们常用 " 上下 5000 年 " 论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餐桌上的菜肴,也是一部悠久的舌尖中国史。
" 随着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有些食物得以从古代延续到现在,但更多的,则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了。"
(相关资料图)
这是《餐桌上的中国史》中的一句话。作者张竞从餐桌出发,以历史的眼光探索饮食文化的细节。
在历经战乱、民族大融合、王朝更替的时间轨迹中,在食材、烹饪方法及饮食礼仪的动态变换中,中国菜丰富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得以展露。
《餐桌上的中国史》,张竞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 年 5 月变迁
" 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少有一种民族、地区的菜肴,像中国菜那样变化的幅度如此之大。不断地有一些菜肴逐渐消失,也会有一些新的、替代的菜肴出现。"
张竞指出,在历史文献中通常仅有一些菜肴留下了名字,所用的食材、烹饪方法都已失传。而其中,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也经历了较大的变迁。
中国大地上,谷物的种类很多,各地区作为主食的谷物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随着时代变迁,也有各种变化。而较为有共通性的是 " 五谷 ":粟、黍、稻、麦、豆。
粟由于生长周期短、耐旱、能在贫瘠土地上生长等原因,成为原始农耕时代最重要的主食。而被当作粗粮以颗粒状食用的麦,价格低又没有经济价值,农民们对此不感兴趣。也因此,面食的发展在最初始终受到制约。而在当下,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更喜欢吃米饭的习惯,又起源于何时?
作者认为,面(粉)食在中亚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虽有原生的小麦,但没有形成发达的面(粉)食文化。从小麦粉出现到普及的时期联系起来考虑,产量高的外国品种小麦与面(粉)食文化一起传入中原的可能性很高。
从历史中找证据,是作者进行饮食文化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面(粉)食登上餐桌与张骞出使西域有较大关系,或许是通过引进西域高产的小麦品种、面(粉)食的方法、石磨磨面的技术,加之发酵法的出现,让古代人 " 琢磨 " 出丰富的小麦粉食用方法。至少在汉代,就已经用 " 面 " 字表示小麦粉," 饼 " 字特指所有用小麦粉制作的食物。
文化交流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也推动汉代饮食 " 多面开花 "。20 世纪 50 年代,河南洛阳附近挖掘出数百个汉代墓,出土 12 种谷物,其中就包括以上 " 五谷 "。书中写道,随着制铁业、水利和灌溉技术的提高,汉代城市便出现了丰富的餐饮业。
" 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达,雇佣人员增加,汉代已经出现好吃好逛的‘大排档’。职业分工的细化刺激了餐饮业的产业和发展。此前,餐饮业做生意的对象是旅客,其后成了当地居民享乐或社交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说法也能够在一些历史古迹中得以应证。
张竞以四川彭州古墓中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为例指出,在当时,猪肉放在火上烤,韭菜和蛋一起炒,街道各处饮食店、摊贩、熟食店制作出各种菜肴,已形成相当的餐饮业,面(粉)食中的饺子、馄炖等已经走入大街小巷。
交流
" 纵观历史发展的进程,淘汰的总是乏味的食物,留下的总是美味佳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菜是吸收了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混合物。"《餐桌上的中国史》中写道,无论食材、调味法、烹饪方法出自何处,只要能使菜肴鲜美,那么它们就离中国的餐桌不远了。
比如火爆全网的淄博烧烤,也能在书中找到 " 影子 "。" 胡饭 " 作为古时少数民族的主食之一,按照通俗语言翻译过来大概是 " 包着肥肉与蔬菜的卷饼 "。乍一看,与今天淄博烧烤的吃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样的食物,早在东汉末年就已传入中原地区。作者还从《齐民要术》中找到更为具体的描述:" 将腌制的酸黄瓜切成细长条,与烤熟的肥猪肉、生的蔬菜放在一起,用‘饼’(烤熟的薄面饼)卷紧。两条并排,切两次,共六段,一段的长度不超过两寸。"
回看今天的餐桌,其实 " 胡饭 " 仍作为日常食物出现,只是不同的地区衍生出不同的叫法,卷饼也衍生出不同的 " 卷 " 法——类似的例子可以参考北京烤鸭的吃法。此外,北京人吃春饼的习惯也有 " 胡饭 " 的影子;甚至南方人摊薄饼,在饼上加酱,再将油条卷入其中食用,也是受此启发。
食材的交流史除了体现在 " 胡饭 " 上," 胡饼 " 的亮相也很具有代表性。
两千多年前的 " 西餐 " 长什么样?根据作者的研究,形状像披萨、馕之类的 " 饼 " 原本是从古时西域传来的食物,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 " 胡饼 " 的一种圆形薄饼。
在汉代的文书记载中,就已出现 " 胡饼上‘撒芝麻’的制作方法 "。作者推算,其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在各地流传开来,在唐代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除了食材,调味和烹饪方法的交流变迁也大抵类似。
如今看似平常的胡椒,是在六朝时从西域传入;大蒜一早并不是最合适的调味品,其被作为植物引入而并未立马登上餐桌,背后的考量在于其是否与本地食材拥有较高的适配度……
传承
历经变迁和交流的中国饮食,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一面,既集万千精髓为一身,也在传承中逐渐趋于定式。
以一个细节为例:在日本的餐桌上,筷子通常呈横向摆放状态;而在中国和韩国的餐桌上,筷子一般被纵向摆放。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经过研究,作者发现,中国以前筷子其实也是横向摆放的,而从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建立王朝的时代开始,使用刀来吃肉的习惯影响了此后筷子的摆放方向。
一个细节是,移居到汉民族居住地的少数民族由于从事畜牧业,餐桌上常以肉食为主,而用餐的餐具多为餐刀。锋利的刀具一不小心就会伤着人,因此在用餐时人们很自然地会将餐刀的刀尖向着与自身相反的方向放置。
而对宋代《事林广记》和明代《金壁故事》等书籍的插图研究还发现,在宋代、最迟元代,筷子纵向摆放已成为习俗。
作者对筷子和匙的对比研究也很有意思。
众所周知,吃面条用筷子比勺子方便多了,但为何到了宋代才开始用筷子吃 " 面 "?原因或许与 " 面 " 的形状有关。
前文提到,揉捏小麦粉制作出来的食物被称作 " 饼 ",包括团子状、面疙瘩状等。直到宋代,才有了薄片状或条状的 " 面条 ",以前用汤匙吃更为方便,后来条状形的食物出现,则让筷子正式 " 坐上 C 位 "。
面条的出现也进一步反映了食品制作方式的多元化。从《梦梁录》《东京梦华录》等书中可以窥见,其背后的发展与宋代商业繁荣有很大关系。
在《清明上河图》的描画中,宋代都城开封到处可见店铺的存在,饮食业的繁荣也促进食品业的发展,各地不同食品有了交流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新食品开发,提高了食品制作的技术水平。
略显遗憾的是,在作者笔下,较多中国菜式无法追寻到最准确的出现时间,但透过现今的食文化现象出发,去敦煌的壁画、宋代的绘画、汉代的墓……寻找答案,也是一个 " 追寻传统的过程 "。而对于餐桌上的更多想象空间,就留给读者去挖掘了。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餐桌上的“变形记”,一部舌尖中国史
图片来源:新华社每到传统节假日,中国人都有回家团聚之习俗,而餐桌则
-
速看:海冰异常靠近冰岛北部海岸
2023年6月22日,小编在《冰岛评论》(IcelandReview)杂志上了解到,海冰
-
4名男子看日出遇涨潮 消防队员用桨板到场营救
前天凌晨4时30分,有4名男子前往南汇嘴观海公园附近赶海看日出,不料遇
-
董明珠将继续直播带货,透露明年分红目标 每日关注
6月30日下午,格力电器(000651)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电器
-
至高优惠 200 元 华为 MatePad Air 原野绿新色上市开启预售|当前要闻
一经发布就引爆移动轻办公市场的华为MatePadAir,原野绿配色终于来了!
-
第四范式联合艾普工华发布新一代 AI+MOM 工业软件
品玩7月2日讯,据36氪报道,工业软件服务商艾普工华近日发布了新一代AI
-
车企“去图化”成风,高精度地图上演“行路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近年来,经过各大车企对高精地图高强度的宣传轰炸,
-
焦点关注:推特崩了?马斯克出手:限流!
推特正在限制用户可以阅读的推文数量,该公司所有者埃隆·马斯克称,这
-
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多个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
中央气象台7月2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2日白天,北京、天
-
“徐闻·中国菠萝指数”上线广州数据交易所|热头条
证券时报券中社讯,近日,广州数据交易所(湛江)服务基地揭牌活动在广东
-
焦点热讯:岳阳全力推进对非经贸深度合作
华声在线7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潘显璇)6月30日上午,湖南岳阳对非经贸
-
世界观热点: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 解放军驻港部队举行军营开放活动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进一步增进与香港各界的沟通交流,解放军驻
-
旧版 Android 应用安装包难找,如何自己动手备份?
在图标下方加了个促销活动的横幅广告,舍弃了对你来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功
-
国产 CPU 主机发布 搭配国产麒麟系统!
近日国内大牌MAXHU宣布推出新款商用办公终端,采用了国产的x86处理器。
-
动态:国产 AI 已设计 CPU 性能提升 400 倍!
日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由人工智能全自动设
-
天天时讯:中国中车:复兴号在青藏铁路正式开跑
据中国中车消息,7月1日,中国中车研制的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从西宁
-
投总被带走,基金圈地震?一现象引关注,业内人士:确实蛮奇怪
作者丨王媛媛编辑丨姜诗蔷6月30日,有自媒体称:今天传出某公募的投总
-
原来,这周最心累的公募基金经理是蔡嵩松 焦点速读
本周(6月26日~30日)是比较特殊的一周——既是月末,也是季度和半年行
-
巴里亚曼战利品在哪(巴里亚曼废墟) 环球微动态
1、点击荆棘谷格来姆高地营地的“沸腾的大锅”(坐标32和28)来接任务。2
-
Coatue详解202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_头条焦点
Coatue首先复盘了其在2022年的InvestorDeck,其中对募资难、降本增效等
-
世界速讯:exsl匹配公式(excel数据匹配公式)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xsl匹配公式,excel数据匹配公式这个很多人还
-
今日最新!马斯克称推特将限制用户可阅读的推文数量
品玩7月2日讯,马斯克表示,为了阻止极端水平的数据抓取和系统操纵,推
-
AMD Phoenix2 处理器实拍图出炉,Zen4C 架构的小型 APU
IT之家7月2日消息,AMD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7040U系列处理器,包括R77840U
-
SpaceX 成功发射 ESA 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天天速看
IT之家7月2日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7月1日23时12分,SpaceX利用猎鹰9号
-
【速看料】年轻人开始吃“白人饭”,这事都火到外网去了。。。
你今天午饭吃的嘛呢?最近我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新潮流:做最极致
-
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拐杖”不灵了?高精地图的红与黑:从高速到城市,图商开启“自救”模式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笠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之争鏖战至中场,普遍把高
-
英伟达在风投圈“杀疯了” 一天出手两次 拿下 AIGC 市值前三项目_环球快消息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余诗琪)在上半年的最后两天,AIGC又给风
-
“消失的观众”回来了吗?暑期档票房或将重回百亿时代,影投和院线双料龙头股价却“不见起色” 每日讯息
财联社7月2日讯(编辑刘越)暑期档的前战已经打赢。猫眼专业版显示,今
-
土地拍卖市场冷热不均 核心地块竞争将更激烈 世界观察
土地拍卖市场冷热不均核心地块竞争将更激烈88家房企抢一块地、最低中签
-
股权融资“第三支箭”落地有重要意义-微资讯
股权融资“第三支箭”落地有重要意义房企股权融资“第三支箭”在实操层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现在老人为何都想给自己找保姆 ...
- WTT萨格勒布站最后一天:国乒已...
- 升级款“脸基尼”火了!这些单品...
- 多款平板新品即将到来,小米、红...
- 用户反馈:微软 Win11 强制更...
- 何小鹏打出的“翻身仗”第一枪,...
- 热头条丨巨无霸 IPO 要来了!...
- 环球快消息!又降价?特斯拉官宣...
- 光大证券:复合铜箔首张订单落地...
- 何小鹏打出的“翻身仗”第一枪,...
- 巨无霸 IPO 要来了!华虹半导...
- 全国首个藏医专用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 青藏铁路格拉段“换装”完成_资讯
- 每日快报!拉萨柳梧新区“一站式...
- 【世界热闻】B罗官宣加盟利雅得...
- 天天快看:衡水市获批省级首贷续...
- 未登录推特用户无法查看推文,马...
- 我市组织开展洪涝灾害抢险救援演练
- 环球快播:九原区 见缝插绿扮靓城市
- 机器人产业集聚是如何形成的——...
- “港车北上”正式实施-当前热议
- 长江干线基本形成现代“黄金水道...
- 全国夏播粮食播种面积已过八成 资讯
- 环球百事通!华硕全球首发 RTX...
- 环球热点!蔚来 5 月交付新车...
- 胖东来老板在直播间劝网友卖房:...
- 全球新资讯:“武装到脖子”!升...
- 一只不留,保护鸟类!这个国家计...
- 世界今日报丨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
- 张雪峰是大忽悠吗?-环球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