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本地生活直播?
2023-08-19 06:28:02来源:ZAKER财经
文|互联网怪盗团
2023 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有任何新的东西可言吗?
严格地说,最近两三年的互联网都陷入了 " 平淡状态 "。除了 ChatGPT 带来一波小高潮,剩下的就只有 " 大佬去哪了 "" 大佬回来了 " 的八卦。大厂蔫了,中产萎了,很多人开始相信——互联网行业不会再有新故事发生了,维持现状就是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行业的最大幸福。
(资料图)
某种意义上看,宏观、产业等多个周期的叠加,使得中国互联网 ( Chinternet ) 的 " 增长神话 " 不再持续。目光放得更长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故事早在拼多多崛起之后就已经结束了。就连移动互联网对各行各业进行变革、改造、" 赋能 " 的故事,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昔日呼风唤雨的互联网平台,将不可避免地沦为 " 传统行业 " 乃至 " 公用事业 ",这就是它们今年以来股价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我在此无意反驳那些认为中国互联网增长已经结束了的人(毕竟他们的观点不无道理)。我只是想援引最近的几个宏观及行业数字,它们告诉了我们对事实的另外一种理解方式:
第一个数据是国民经济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4%,同期 GDP 大盘增长 5.5%,服务业超大盘近一个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 5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60%。从今年 8 月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在这个经济形势复杂的时期,服务业毫无疑问立功了。
另一个数据就显得有些 " 奇怪 " 了。在 QuestMobile 的移动互联网上半年报告中,有四家公司的去重用户超过 10 亿,分别是腾讯(12.12 亿)、阿里(11.83 亿)、百度(11.05 亿)、抖音(10.11 亿),同比增长最高的是阿里(9%)。亮点在 5-10 亿用户梯队,分别是蚂蚁(8.63 亿)、拼多多(7.93 亿)、美团(7.83 亿)、京东(7.04 亿)。这四家公司里,增长最快的竟然不是拼多多,而是美团——它的去重用户涨幅高达 30.2%,在头部互联网平台当中居于不折不扣的领跑地位。要知道,今年一季度 APP 刚刚重新上架的滴滴,其用户也才不过涨了 41.1%!
仔细思考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今年是全面放开之后的第一年,也是各地纷纷出招提振消费之年。包括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出行在内的线下消费场景复苏比较旺盛,今年上半年红极一时的 " 淄博烧烤 " 只是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告一段落、诸多企业面临流量增长瓶颈的时候,人们骤然发现,美团所在的本地生活领域突然变成了 " 香饽饽 ",以至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过去,资本市场一直在质疑本地生活的流量增速太慢——美团成立 13 年了,主 App 的日活也才刚刚过亿,远远低于淘宝、拼多多等主流电商 APP,更不要说跟抖音、快手等社交内容 APP 比了。但是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了在 " 慢 " 背后的 " 稳定性 ":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后疫情时代艰难的复苏期间," 吃喝玩乐 " 的生活需求基本保持着稳定,毕竟这是人类最底层的需求。
过去,资本市场还曾质疑本地生活的商业化能力," 美团的商业化天花板究竟有多低 " 的话题吵了很多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团购、外卖等本地生活业务都被质疑为是烧钱取悦市场的资本游戏。现在,随着抖音的大举入局,关于本地生活究竟赚不赚得到钱的问题不攻自破——在坐拥广告和直播电商两台 " 印钞机 " 的情况下,抖音进军本地生活显然不是做慈善的,而是真心认同这个市场的商业化潜力。
抖音不是唯一一家进军本地生活的互联网巨头。很多人担心竞争压力和后疫情时代复苏迟缓将制约美团,但是美团的营收仍然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曲线,市场份额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附带说一句,在刚刚过去的立秋日,一天之内美团外卖就送出了 4000 万杯奶茶。
本地生活突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表面上是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无边界竞争的延续;可是在本质上,是因为各大平台都看上了 " 本地生活的高频刚需价值 ",这是在移动互联网总体流量枯竭的情况下,各大流量生态所最渴求的东西。
在此,我想总结一下三个简单的判断:
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从 " 追求增长 " 到 " 追求刚需 " 的范式转化阶段。
以本地生活为代表的 " 刚需 " 分散、线上化率低,是流量型企业不擅长的领域,但它们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 价值 "(包括流量价值和用户价值)将取代 " 增长 ",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要素。
抖音主要是通过直播这种内容形式搅动本地生活市场的。紧接着,美团也推出了自己的直播内容。结果就是," 本地生活直播 " 成为了 2023 年移动互联网难得的一个引发广泛关注的新概念。本文想探讨的问题就是:高频刚需的本地生活撞上直播,究竟算不算得上一条 " 新赛道 "?
本地生活直播:比起流量,真实销量或许更重要
我从来不认为 " 直播经济 " 是一个特殊的商业模式。在泛电商行业,直播本质上是一种流量营销的效率工具,让交易和履约的摩擦更小、路径更短。至于工具是否高效,则取决于谁在用、怎么用。
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本地生活直播,谁是主角。
在电商直播里,李佳琦、薇娅、罗永浩、董宇辉……是平台流量的代理人,也是商家信用的背书者。他们依靠与平台的流量授权,以及利用自身 IP 带来的信任感和影响力带动观众下单,商家用钱换到的是直播间货架的一个位置(俗称坑位)。除了上述的 KOL 直播之外,还存在一种 " 商家自播 " 形式,此类商家也要支付高昂的流量和渠道费用,才能获取可观的直播曝光量以触达消费者。
你一定曾经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 "XX 酱酒 " 的直播,我知道白酒的利润很高,但是在粗略了解了导流成本之后,我真心觉得这些做酒的老板也是在给平台打工。无论在 KOL 直播还是商家自播模式下,直播间本质上都是商场里的柜台,商家要拼命花钱(无论是通过 KOL 还是直接砸钱)让自己的柜台出现在商场最好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商家根本不是主角,平台和头部 KOL 牢牢掌握了一切资源和主动权。
而本地生活行业里的商家,规模和集中度都远远不如实体电商那么高。能够负担得起高额的直播成本、玩转 " 本地生活直播 " 的商家,无非就是肯德基、瑞幸等全国性的连锁品牌。只有这些 " 人高马大 " 的品牌,有能力为直播间卖出的券提供便捷的核销,即便价格够低,也能通过提前占领和锁定分散的需求集中走量——对于它们而言,这笔账算得过来。
然而,在整个本地生活市场当中,连锁品牌之外的中小商家才占据了绝对多数,无论从商家比例还是销售额比例而言都是如此。直到今天,直播作为一个提高营销效率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服务到这些本地生活的主角。对平台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机会:如果能够让直播服务到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商家,无疑就能撬动美团的本地生活蛋糕。
前两天我们楼下的 Tony 小哥忽悠我办卡时,我抓住机会问了他们店长小赵几个问题,从中学到了很多。对于这些非连锁商家来说,店面位置决定了流量,小赵试过在开业或活动时发传单,请店员去路边或附近小区门口人肉引流;效果是有的,就是太费人力,专门雇人不划算,一次撒出去 5 个自家店员,一天的纯人力成本大概 1000 块,代价是店里的活又被耽搁了。
小赵认为,线上店铺和团购是比较靠谱的线上营销渠道,但是直播还没考虑过。除了成本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店只能覆盖周边客流,例如在浦东上班的人很少专门到杨浦烫头;其次,看直播的用户大多都是 " 瞎逛 ",没有明确看到洗剪吹需求,即便是因为你的低价买了券,真实进店核销的能有几个?(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搜索一下直播平台卖本地生活团购券的真实核销率,相信能让你大吃一惊。)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老陈是我在海南的大哥,是个做了 20 多年的 " 老旅游 ",现在主要做酒旅自由行的套餐。老陈一直坚持在各个平台做直播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直播间销售额现在能占到 30%。在这之前,老陈没少交学费,最惨的时候花大价钱请达人直播,场面热热闹闹,到头一算核销率只有不到 5 个点。最后真金白银换来两个教训,直播只看两点:一是能带来多少真实成交,二是能给店铺带来多少真实(新)流量。按照老陈的话说," 其他东西跟你没关系,千万别惦记。"
综合一下老陈和小赵的信息,再加上一些商家访谈,我认为这些中小商家之所以比较难做本地生活直播,正是由于本地生活本身的线下属性决定,核心原因有三:
第一,中小商家扎根本地做生意,区域属性强。
这些商家往往以线下门店为主,一般而言,门店辐射的物理半径就是他们的经营范围,近则几百米,远则三五公里。他们如果做直播,重点希望覆盖门店周围的潜在消费者。这意味着北京的商家完全不希望直播间的流量是来自南京的,海淀的商家也不需要来自朝阳或大兴的流量。
第二, 在 " 附近流量 " 当中,只面向有明确消费意向的潜在用户。
本地生活直播重点是借助 LBS 对用户进行精准细分,地理位置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是明确消费需求。这决定了流量的来源和分配机制,商家们不需要流量多多益善、大水漫灌,而是渴求那些需求显著的精准流量,有了精准流量才有真实成交。就像在线下,为什么写字楼和互联网大厂门口发 " 健身游泳 " 传单的最多,因为这是目标客流,成交概率大啊。
第三,苦生意对直播成本更敏感。
本地生活赛道,不论哪个细分行业,几乎都是苦生意。租金、人工、水电……一开门就是成本。商家的毛利率本身低,舍得分给渠道的销售费用也就低,让一家理发店、健身房专门雇人做短视频、开直播、买流量,显然不现实。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能随时随地开播,形式朴实无华,但内容简单有效。
上面三个特点决定了,大部分的本地生活直播商家,需要的不是笼统的、普遍意义上的流量,而是精准度更高、前面要加很多定语的流量。他们要的评估指标是流量的精准度和最终转化率,这些流量才能变成真实的销量。
此外,因为对直播设备、人员的投入不会很多,通过低价让利的空间也不会很大,因此本地生活直播对中小商家的意义,一小部分是新客引流,更多则是有效地获得团购订单以实现 " 走量 "。
决胜点:流量密度与变现率
知道了本地生活商家看重什么,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本地生活直播需要做什么?
打个比方:流量是输入炼油工厂里的原油,商家们要的最终利润是炼制完成的成品油,炼油厂是本地生活直播这一商家工具。要生产更多的成品油,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输入炼油厂的原油水分少、密度高。第二,炼油厂的配套管路是低损、高效的。第三,这个炼油厂的加工成本最好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先说第一点:高密度、高质量的流量从何而来?
我在一份本地生活商家访谈纪要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中高端浴场的经理抱怨," 我们的用户画像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人群 ",最典型的就是外出差旅的商务人士,在某短视频平台花大价钱买来的曝光不少,但泛泛的流量和低价团购套餐吸引来的却是 " 羊毛党 ";核销、复购留存率之低不说,还让自助餐区一度瘫痪,拉低了整体的客户体验,造成一部分老客户要求退卡,得不偿失。而从美团等靠搜索和附近推荐逻辑的直播引来的客人,反倒能留下来。
一位美甲店老板的抱怨也很有参考价值:一些因低价冲动消费的客人,到店之后才发现环境和款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场退款,生意没成,却要让本来只有三个员工的店要花将近一半的时间来接待。这很好理解,诸如此类低频消费,但需要对人群细分、产品标签明确的商家,高密度的精准流量才有价值。因为低价、冲动而吸引来的泛流量,反倒会变成负担。
从流量密度的角度看,直播流量的密度并不高,效率也不高。用户如果单纯只是在短视频信息流中刷到了直播间,冲着低价和情绪冲动来消费,成交的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实体商品在直播平台的退货率都远高于传统电商平台,何况对地理位置高度敏感的本地生活服务!而如果用户本身抱着消费的初始意愿,刷到自己附近正在直播的店,需求能匹配上的概率就高出不少,这时的冲动对商家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这一点上,商家对美团直播的评价确实更高。
其次,流量配套管路(也就是交易系统)的效率。本地生活紧密连接线下线上,其复杂性让供给侧的数字化服务并没有标准化和通用性。直白点说,对物理世界的线上化改造要满足本地生活的强线下属性,让直播流量顺畅地在交易体系中运行,从而翻倍产生价值。
与实体电商直播不同,本地生活直播的履约主要是通过线下外卖、到店等场景完成。是否有完整的店铺交易和评价系统,是否有完整的即时配送履约能力作为基础设施,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上面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直播货架和日常货架能直接打通,相当于给流量加入了催化剂,销量和评价越沉淀得越多,越能放大流量效能,越有利于促成真实的销售。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商户体验和用户体验就可能双双打折,影响到最终核销。
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最能看出底层交易设施的护城河属性。不少餐饮商家前台系统使用的是美团的收银机和 POS 机,所以在核销抖音团购券时,商家需要单独准备一台手机,这让服务人员不厌其烦;不但效率降低,用户体验也会受损。对商家来说,如果要换一套系统,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和抖音合作的意愿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抖音要和饿了么、顺丰同城等合作——它并非想要自己下场做外卖(这太难了),而是通过外挂配送能力,完善履约能力进而拉高核销率。所以,就线下履约能力及交易、评价体系完整性来说,抖音还有硬骨头要啃。
让高密度的流量高效转化,也正是死守本地生活的美团带着千千万万实体商家,抓住本地生活直播机会的基础,但这对这家公司的组织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本地生活直播,先有本地生活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问题,直播能颠覆本地生活市场的现有格局吗?本地生活直播是个新赛道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本地生活的本地味太重,直播在这里,只能是一个作为工具的 " 后缀 "。
换个说法,本地生活直播,必须先有本地生活,后有直播。
本地生活这个行业十分不性感。如果社交、游戏、短视频是互联网公司眼里的大平原,那么本地生活就是山地和丘陵。这里有最重、最难的生意,难以靠大型机械进行规模化作业。在互联网最好挣钱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深耕其中,美团几乎是唯一的例外,它满足并筛选了中国最具消费能力用户的高频刚性需求。尽管其他公司如抖音、快手、小红书也在尝试本地交易,但鉴于供需两端的双重壁垒,它们并未给美团制造实质性的麻烦。因此,在最近几期的业绩报表中,美团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增长。
这也构成了本地生活直播与电商直播的本质区别——流量来源和分配机制、运转机制不同。本地生活直播的流量必然有位置属性,也必然因需求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异,频率差异。同时还需要运行它的系统有足够完善的交易体系,即前面所说的,流量进来,需要能变成真实的销量,最好销量和流量还能形成正循环,相互促进。
从这个角度看,本地生活直播难以称得上是新赛道,也并非本地生活的新故事。它更像初代的 AR 逛店,不用过多依赖平台推荐,商家自身的位置、口碑、商品,足以吸引附近消费者。有内容的形式感,但更多还是本地的苦生意。
这些前提下,深耕本地生活的美团护城河很深,做好本地生活直播的条件也最好。当然,它也应该感谢抖音这条鲶鱼。世界本来就该是这样,商业竞争没有一劳永逸,新变化永远值得期待——但是谁胜谁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循的。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如何正确看待本地生活直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互联网怪盗团2023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有任何新
-
识破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开启“不买年”
从‘你值得拥有’,到‘我不需要拥有’。今年的大环境大家懂的都懂,还
-
“猪茅”半年亏27亿,曾与员工对簿公堂!河南首富财富大缩水,身家曾超马云
8月17日晚间,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披露(002714 SZ)2023年半年度报告
-
兴通股份(603209):8月18日北向资金增持2.62万股
8月18日北向资金增持2 62万股兴通股份。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
-
三安光电(600703):8月18日北向资金减持37.79万股
8月18日北向资金减持37 79万股三安光电。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
-
又一钻石用户自曝被携程套路:支付按钮变网贷根本就是金融诈骗
8月18日晚间,继默安科技创始人兼CTO云舒怒批在携程买票莫名被贷款后,
-
顶流 UP 主翻车,直播间的 PC 整机能买吗?
斗鱼顶流主播「超级小桀」装机店开业即「翻车」,一夜跌落神坛。8月16
-
以低价取胜的安卓掌机,会重蹈游戏手机覆辙吗?
2023年的今天,如果你要买一台掌机,大概只有两类选择,要么买Switch,
-
后迅雷时代,还有人需要下载工具吗?
很多年前,下载工具几乎是每位PC用户都会安装的电脑软件。从PC互联网时
-
视觉中国一边被骂一边数钱
和摄影师戴建峰的版权纠纷,再次将视觉中国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
-
一加崛起,开启线上手机头部之争
「产品力优先」,这是一加在剧烈的行业竞争中形成的方法论。在全球手机
-
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
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
-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品牌还需一起翻越几重山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罗夏上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
-
沃尔玛中国单季销售超 40 亿美元,重押山姆会员店,与盒马打起价格战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张雪梅山姆广州天河店图源:时代财经摄在山姆
-
“全球抢人”背后:香港缺人,挺急的
作者|麻吉编辑|刘景丰今年6月,香港老牌商业财经媒体《香港商报》发布
-
温暖从未走远作文600字(从未走远作文600字)
我是小前,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温暖从未走远作文600字,从未走远
-
RTX 4070比RTX 3070 Ti强多少?一文读懂
RTX4070比RTX3070Ti强多少?一文读懂
-
城市民宿行业,真实复苏情况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劲旅网(ID:ctcnn1),作者:陈杰,对话嘉宾:胡
-
腾讯正在成为“微信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略大参考,作者|尹凯、杨知潮,编辑|原野去年5
-
首笔投资15亿!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创新科技中心落户深圳
进入中国市场24年,星巴克进一步加大在华投资。8月18日,星巴克宣布在
-
我在服贸会等你︱服贸会体育专题9月2日首钢园启幕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作为20
-
聚集机器人产业新动能 北京亦庄签约16个高精尖项目
经开区管委会与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小米机器人、歌锐科技、和华瑞博等
-
我在服贸会等你︱信息通信业五大企业将首次齐聚服贸会
2023年服贸会ICT展首次聚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
-
10 岁的小红书“猛攻线下”?是面子工程吗?
小红书的10年,摩登洋气但走不出二线漩涡。小红书的猛攻线下,是基于品
-
头部酒店集团,为何都热衷品牌“焕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空间秘探,作者|许凡凡近期,万豪旅享家旗下喜
-
价格战,特斯拉也怕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定焦,作者|温故,编辑|方展博特斯拉又降价了。
-
三星展示“零边框全面屏”技术,苹果 iPhone 手机未来有望搭载
IT之家8月18日消息,据博主@i冰宇宙透露,三星显示近日展示了下一代屏
-
车企竞逐 NOA,英伟达、地平线占超八成市场
汽车智能化的加速度还在继续。今年上半年,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增长迅速,
-
李玟与“好声音”往事,牵出当下音乐综艺的困境
每经记者杜蔚每经编辑文多8月17日,一段疑似歌手李玟生前控诉中国好声
-
北海多名游客被不明鱼类咬伤,律师:应由景区管理部门担责,被咬伤游客可向其索赔
8月16日下午,多名游客在广西北海侨港浴场下海时疑似被不明鱼类咬伤,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英洛华股东户数增加21.91%,户均...
- 风和医疗销售费用率畸高引关注,...
- 全球财富大缩水:人均减少2.3万...
- 瑞幸与星巴克,还未到达同一战场
- BBA 这半年:宝马最会卖车,奔...
- 国富人寿团体意外险怎么样?值得...
- 50多岁适合买重疾险吗?买重疾险...
- 友邦全佑倍至重大疾病保险可靠吗...
- 中银保险意外险电话是多少?保险...
- 意外险拍片不住院可以报销吗?怎...
-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品牌...
- 中国女篮将与澳大利亚女篮进行热...
- 万润股份:拟筹划子公司九目化学...
- 涉19项违法违规事实 农业银行...
- 用 16 年「克隆地球」,这个异...
- 领取婚嫁金都需要什么手续?能领...
- 沃尔玛中国单季销售超40亿美元,...
- 39元重疾险怎么报销?报销范围有...
- 菜鸟“卷”到海外,升级国际快递...
- 重疾险有高血压可以投保吗?投保...
- 让阅读成为共同的力量——首届“...
- 中国人寿的少儿保险有哪些种类?...
- 腾讯游戏复苏:二季度收入445亿...
- 太平洋重疾险多久可以赔付?赔付...
- 最会玩的外星人运动嘉年华来啦!...
- 需求火爆!Cybertruck预定量已超...
- 恒大澄清:向美国法院提出的申请...
- 北京调整租房提取公积金额度 每...
- 广发银行被罚2340万 涉违规发...
- APP 自动续费的千层套路,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