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关注】首届WIPO全球奖揭晓 江苏3家企业捧得奖杯

2022-07-20 08:37:35来源:江苏经济报  

7月1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国大会上,一场特别的颁奖仪式备受关注。首届WIPO全球奖揭开了最终获奖者的面纱,5家企业从62个国家的272家申报企业中脱颖而出,捧得奖杯,其中有2家中国企业,分别是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芯龙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奖项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首次推出的一项全球奖励计划,此前公布的20家入围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共占据了6席,其中就有包括瑞派宁在内的3家江苏企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曾表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中小企业部门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WIPO全球奖表彰那些运用知识产权为世界带来改变的中小企业,它们可以成为激励其他企业家和中小企业的榜样和灵感。”记者采访发现,江苏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定义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企业最大的产品和财产就是知识产权”

“能成为‘中国创新’的代表之一,我们十分自豪。”站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总部颁奖典礼现场,接过“全球奖”奖杯,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方激动中不失从容。

“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临行前接受采访时,陈方笑着对记者说,“意料之外是因为全球只有5个获奖名额,实在宝贵;意料之中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创新基因刻到骨子里去了,公司最大的产品和财产就是知识产权。”

走进瑞派宁公司,不大的办公间内,一整面墙上排列得满满当当的专利证书正是企业发展最好的印证。瑞派宁成立于2009年,创业之初,创始团队自主研发的“MVT(多电压阈值采样)技术”解决了PET超高速脉冲精确采样这一世界难题。此后,公司以此为基础开创了全数字PET成像,并形成一条从理论、技术、部件乃至系统的完整创新链,造就了PET技术的“再发明”,相继推出世界首套全数字辐射探测系统、世界首台动物全数字PET、世界首台临床全数字PET等。目前,瑞派宁已申请专利34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近18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6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60余件。

瑞派宁现有核心团队仅20余人,其中不乏国家万人计划、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省外专百人计划等专业人才,此外最让人关注的便是4名知识产权专职人员。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产品,是瑞派宁将市场与企业发展不断匹配平衡的结果。

看好PET市场,瑞派宁刚开始想专攻医疗器械行业,却很快碰了壁。制造样机成本高昂、回报周期长等市场化问题成为成长之痛,公司一度大半年发不出工资。“关键性技术是企业实力和国力的体现,不能随便让其流失。”陈方回忆说,“经过思考,大家决定保持最小规模的团队,收缩到最擅长的领域,把技术往前推,市场化交给更擅长的人去做。”

瑞派宁知识产权总监王侃告诉记者,在此背景下,瑞派宁一方面进一步鼓励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保护,每年确保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不低于30%,并积极与中科大、华中科大等高校达成合作,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布局上,积极拓宽PET技术分支研究、应用领域,得益于江苏营造的良好的鼓励创新以及大力优化知识产权环境,瑞派宁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这些高质量的发明创造进行全球化的布局保护。同时,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公司主要通过许可模式,推动与相关企业、机构的定制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

在PET领域,瑞派宁将相关专利许可给相关企业,推出的临床全数字PET-CT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获得市场准入CFDA认证;在石油探测领域,瑞派宁合作开发的国产石油探测器已成功下井勘探,打破了美国在该领域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安检CT领域,合作开发的安检CT能够实现物质识别,对剧毒物品、麻醉剂等违禁品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投入试点使用。

“随着现在大家对知识产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看到的是未来20年到30年的市场。”陈方透露,瑞派宁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PET应用,并基于MVT技术尝试做通用性更强大的芯片,以此赋能更多行业发展。

“谁来变革?为什么不能由我来?”

“全球手术吻合器市场再过两年估计将达千亿元甚至更多。吻合器市场虽然发展了近50年,但基本还是传统手动操作。在智能化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智能化变革没有理由不向吻合器市场渗透。谁来变革?为什么不能由我来?”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翚语气中满是自信与坚定。当这样的想法一产生,自2015年起,她便带着团队一头扎进外科手术器械研发及生产,开启了电动吻合的新纪元。此次企业入围全球奖再一次肯定了她的眼光,也更坚定了她的选择。

一个小小的通用电动手柄接驳英途康平台内所有吻合器工作头,就可实现“傻瓜式”操控,缩短医生学习曲线的同时又非常经济环保;与传统手动吻合器相比,电动吻合器击发力平均减少95%,器械远端抖动最大减少99%,可真正实现原位吻合……介绍起公司研发的平台化电动智能吻合器,张翚滔滔不绝。她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研发的一代全球首创E-Stapling智能电动全系列吻合器五款产品均已取得CE证书,并先后取得国内首张三类电动管型吻合器注册证、国内三类电动腔镜吻合器注册证、国内首张三类开放电动直线型吻合器注册证。

“专利是国际语言,是得到全球认可、在国际市场披荆斩棘的利器。”张翚说。英途康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建立了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引进专业人才,相继制定了《专利管理制度》《商标管理制度》《境外专利申请管理控制程序》等多种机制。更重要的是,针对相关专利,公司还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和“圈地”。截至目前,英途康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申请专利351件,包含PCT专利40余件,发明专利占比6成,其中获得授权的中国专利142件。同时,公司对6件商标进行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

“我们第一个七年计划的目标已经达成。未来5到7年,我们还将继续深耕外科器械领域,推出集成度更高、让医生更放心、更简单易用的二代产品,带给患者更多好消息。”张翚说。

“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走入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大楼,从大厅里“标准是企业的市场和尊严”的主题板报到专利墙上“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终将被淘汰”的红色大字,从楼道内随处可见的创新成果展示板到楼顶有序摆放的各式卫星通信设备,独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气息扑面而来。“本次入围是我们多年创新成果结晶的集中闪耀。”该公司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张志全自豪地说。

截至2021年底,中网卫星累计申请专利362件,拥有授权并保持有效专利数132件,通过PCT申请专利1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93件,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3件、行业标准1件,其中相关VSAT通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生产的移动气象台、卫星车载地球站(Ku/Ka)、卫星便携地球站(Ku/Ka)等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气象、环保、安监、国土等18个行业,目前在气象、环保、安监行业市场占有率达60%。

“卫星应用产业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丛林现象普遍,要想获得生存,必须有知识产权。”中网卫星知识产权部经理孙俊告诉记者,围绕知识产权,公司在业内较早形成了包括员工知识化、知识成果化、成果产权化、产权资本化、资本人格化在内的“五化”策略体系,并相继制定了22项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制度。而让企业更加坚定走知识产权之路的,是2013年的一次“危机”。彼时,中网卫星刚推出一款车载静中通产品不久,国外某公司就利用行业优势和资本优势试图通过侵权诉讼压制其发展,提出了2000万美元的天价索赔金额。好在,中网卫星早早对相关产品专利进行了申请和保护,从而平安渡劫,并在此后逐步占领了该产品的国内市场主要份额。

“知识产权工作一定要和企业的研发、经营、职工创造力结合在一起,要和企业与职工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张志全说。在中网卫星,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发展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节点。这里不仅有个人专利申请量近70件的劳模代表高云勇,来自不同岗位的郑学东、沈东、庞华等1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短短两三年间已创造5000多万元产值和8项专利。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专利信息机制,强化多层次知识产权布局,同时强化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落实专利运营,进一步发挥‘知产效应’。”孙俊说。

(杜颖梅 洪姝翌)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