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我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 强监管成为行业亮点

2021-12-31 15:41:44来源:中国邮电报  

202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强监管成为行业亮点。

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增长势头强劲,整体用户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级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书写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

同样在这一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场疾风骤雨。年前还在“蒙眼狂奔”的巨头们年后便遭遇强监管当头棒喝:打击行业垄断、加强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持续改善网民上网体验……国家不断重拳打击互联网行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台企业规范化发展,营造清朗上网空间。

2021年,互联网行业“浅耕粗作”般的粗放发展被画上句号,强监管带来的“精耕细作”发展模式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反垄断立法执法给企业设置“红绿灯”

我国互联网行业高度繁荣,台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架构应运而生并快速成熟。目前,互联网台经济已经辐射到社会经济诸多领域,无论是用户覆盖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很大。因此,为了维护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诸如“二选一”“算法共谋”“杀手型并购”等互联网经济已有“病灶”必须加以根除。

特别是针对社会普遍关切的“二选一”等垄断问题,监管机构势必要为企业设置一个鲜明的“红绿灯”,依法依规加强监管,维护互联网行业的健康稳定。

加强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先行。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于今年2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台企业的不公价格行为、限定交易、不合理搭售、大数据杀熟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加以规制;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互联网台分类分级指南(征求意见稿)》和《互联网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二者为接下来加快推动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台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各类台用户的权益提供清晰的监管脉络。

今年备受社会关注的莫过于阿里巴巴垄断案。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实施“二选一”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销售额4%计182.28亿元的罚款。这次处罚为互联网行业日益猖獗的垄断行为再次敲响警钟,给强化反垄断监管打了一针“强心剂”。

事实上,对阿里巴巴垄断案的处罚并非孤例,监管机构已经维持了一年的高压监管态势,持续对互联网行业正本清源。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美团等企业因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7月,斗鱼、虎牙两家台的合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叫停;10月,美团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截至11月底,全国范围内约有40家互联网企业被“喊话”,涉及罚款金额超200亿元。

反垄断监管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市场公竞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因此,保障互联网真正互联互通十分重要。针对诸多互联网台企业长期相互屏蔽封杀的现实问题,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对于广大网民以及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用户筑起安全屏障

“为更充分保障你的权利,我们为你增加了个人信息浏览和导出机制,设置了系统权限和应用授权管理入口,增加了个化推荐管理途径,更详细地披露了微信是如何处理你的个人信息的。”日前,只要更新了iOS版微信的用户,都会收到微信弹出的一份《微信隐私保护指引》。11月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和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其出台对于掌握了大量用户隐私数据的互联网台企业而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约束作用。各大应用程序纷纷更新了自己的用户隐私保护政策,加大对于用户个人信息与数据的保护力度。企业的做法对于用户而言喜闻乐见,对于行业健康发展更有着积极意义。

另外,《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该条款针对的正是很多用户都碰到过的“大数据杀熟”。具体而言,在企业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时,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此外,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作出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予以说明,并有权拒绝个人信息处理者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决定。

在用户非必要个人信息的收集与规范使用方面,今年3月,工信部联合三部门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水的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越发迫切、必要。不断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保护织起一张严密法网。依法严肃查处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将为用户筑起牢固的信息安全屏障。

不断提升上网体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1年堪称网络环境治理的“严管之年”,用户上网体验不断得到有效提升,网络空间越发清朗。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广告行业着手进行规制,例如明确广告投放严禁缺失关闭标志,不得设立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广告的限制,不得在用户关闭一则广告后有后续内容弹出等。另外,工信部于11月部署开展的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着重要求互联网企业优化APP 开屏弹窗信息展示方式,互联网企业应在其APP 开屏信息和弹窗信息窗口设置明显、有效的关闭按钮,按钮大小、位置、颜色应易于辨认操作,让用户“找得到,关得了”,用户与广告“斗智斗勇”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此外,工信部于7月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等问题,包括整治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整治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强制提供个化服务等问题,弹窗整屏为跳转链接、定向推送时提供虚假关闭按钮等都是工作重点。

据统计,工信部前三季度下架408款拒不整改的APP;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问题基本解决,“乱跳转”误导用户的发现率大幅下降。

* * *

依法依规管网治网,将为广大互联网用户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随着国家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加大,那些有损市场健康有序以及广大网络用户切实利益的行为终将得到惩治。

立规明矩是为了营造更加公规范的市场空间,而整治处罚能够让经营主体更好地守正创新。创新始终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依法依规对行业加以规范则是市场公有序的强力保障。没有公有序的良好市场生态,互联网的创新活力便无从谈起。

展望未来,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将进一步为企业、用户营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生态,绘就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