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大亚湾区前7月工业投资增长114.9% 自主研发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

2021-09-17 10:30:15来源:南方都市报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比学赶超,集中精力、资金、资源投入产业发展,狠抓“六个一批”推动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继续提速,经济活动进一步彰显。

将供应高品质多元化生产原料

近日,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原油(重油)直接制化学品(DPC)技术,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简称“惠州石化”)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成功进行工业化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油历经5年潜心开发的DPC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以来,惠州石化以二期大检修和技改项目为依托,实施技改项目204项,提质降本,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生产效能。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加工原油93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47.3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基本目标。

同在大亚湾石化区,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惠州)PTA项目稳步推进,它们的建设将带动惠州石化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重点项目动工、竣工,这一生动场景正在大亚湾区不断上演。今年4月,中海壳牌SMPO/POD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中海壳牌二期项目全面完成。该项目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高品质、多元化的生产原料;今年7月,欧德油储I3地块石化仓储项目正式竣工,比预期提前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进一步提升大亚湾石化区仓储、原料运输等公用工程配套水平……

今年1~7月,大亚湾区10宗省、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额9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7亿元的79.5%。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6.9亿元,增长38.6%。其中,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油品结构升级、恒力石化等重大项目以及光弘科技三期、新华昌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的拉动下,全区实现工业投资额93.4亿元,增长114.9%。

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先行指标,是较为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今年1~7月,大亚湾区用电量54.2亿千瓦时,增长9.6%。其中,工业用电量45.9亿千瓦时,增长8.1%。

智能项目全流程自动化监控

在新兴产业园内,自今年3月动工以来,科达利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建设现场,数栋厂房、宿舍楼的主体已经封顶。

这是深圳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亚湾区投资兴建的第二个工业园。科达利是以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为核心、汽车结构件业务为重要构成的国内领先精密结构件产品及开发制造商。

一路之隔,同在新兴产业园区内的光弘科技第三智能产业园项目已于5月投产。在生产车间,一排排自动化设备井然有序排列,机器运转,产品迅速组装成型。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将发往世界各地。

“三期投产以来运行良好,预计今年底月产能超过200万台手机,明年全部产能释放可实现年产手机4000万台。”光弘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一期、二期,三期智能项目自动化程度更高,配置了全自动贴片生产线、自动测试生产线、自动组包生产线、智能物流设施等行业领先的设备,产品从来料、组装、检测到包装、出库,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监控。

当前,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发挥区位优势,承接深圳等地创新要素、产业资源溢出,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今年以来,科达利、易路达高端电声设备、豪恩智能科技、恒昌盛、明懿达、中天超硬、太东科技园等产业项目动工;光弘科技三期、美好创亿、洲明二期、泰宏科莱电子、敏华智能家居、泰德激光、信立泰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同时,新兴产业园的北部片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正在规划建设的南部塘横片区,则聚焦“智能化、数字化、总部化”,打造成为融合创新、智能协同、绿色安全的新兴智慧园区。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70.8亿元,增长32.7%;规上工业增加值292.8亿元,增长17.3%。其中,石化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0.1亿元,增长13.2%;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68.2%。此外,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8.8%。

自主研发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

“对化工企业来说,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出路。”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惠州宙邦”)董事长宋春华介绍,近年来,惠州宙邦保持每年将营业额的5%~6%用于研发投入。

今年1月,惠州宙邦电子化学品三期项目竣工投产,目前已实现满负荷生产。该项目是中海壳牌“隔墙供应”的中下游企业,项目产品碳酸酯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液等行业。

“三期项目延伸了惠州宙邦的碳二产业链,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对于打通石化产业、电子产业关联环节也有重要意义。”宋春华介绍,以前,惠州宙邦一期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所需的生产原料——碳酸酯主要靠购买,不仅成本高还面临技术“卡脖子”问题。如今,公司三期项目使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碳酸酯,不仅满足一期项目生产所需,还能对外销售。

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大亚湾区正在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比如石化产业存在“油头”大、“化尾”小的问题,随着中海壳牌SMPO/POD项目、巴斯夫扩建、忠信苯酚丙酮、仁信聚苯乙烯二三期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将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碳三、碳四及芳烃的产业规模。宇新顺酐、丁酮及溶剂油、宙邦三期等项目将填补碳二、碳四产业链相关产品的空白。

在新兴产业园中,光弘、洲明、恒昌盛等项目将提升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科达利、豪恩智能科技、明懿达等项目则壮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其中明懿达新能源汽车线束及电力配电终端项目将与区内住成电装、住电电装等汽车线束企业联动发展,进一步做大汽车线束细分领域规模。

链接

“刚性执法”+“柔性服务”推进安全生产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大亚湾区高度重视新安法的学习宣贯工作,通过专家授课、线上课堂、有奖竞答、“五进”宣讲、刚柔并济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培训,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法治氛围。

据介绍,学习宣传新安法是为了更好贯彻运用法律武器,推送依法治安战略。在营造学习宣传新安法的浓厚氛围下,大亚湾区将严格监管执法与深入普法宣传紧密结合。在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过程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对企业开展“以案说法”现场教学,既按照新安法严格执法,又尝试普及新安法。通过“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管执法+宣传服务确保新安法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取得成效。(蔡雯 邓文轩)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