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头条丨一代华人困在硅谷:赴美十年,终成炮灰?
2023-02-04 17:44:27来源:时代财经
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掀起的裁员风暴,凌厉、粗暴、不留情面,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旧金山湾区,到处都是“硅谷梦碎”的声音。
【资料图】
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超过15万人失去工作。而2023年开年,情况并没有变好,微软裁员1万人、亚马逊裁员1.8万人、谷歌裁员1.2万人——不断加长的裁员名单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为了方便办理身份,硅谷的华人多从事技术岗,薪资更高,成为2022年大裁员波及最多的群体。
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硕士光环加持,仰望着李彦宏这样早早红利变现的华人科技界偶像,这些有着雷同人生简历的异国“代码精英”,在互联网行业极速膨胀的年代挤进硅谷,成为2010年代国内人人艳羡对象。
只是他们中许多人没等来科技巨头光环如期变现,面前摆着的只有一纸裁员通知。这群刻板印象尽是“沉默”的少数族裔,甚至难以成为硅谷裁员主流叙事中的那条主线。
“有时还是会想,为什么是我?”刚刚经历裁员的某科技公司工程师Gemma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60天,Gemma必须在60天内找到下一份工作,否则,她的美国工作签证将直接失效。
去年5月,Gemma从金融行业转行进入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家上市科技公司,尽管不属于一线科技大厂,不满金融圈封闭排外氛围的Gemma,仍旧对科技公司的开放充满了期待。
面试她的领导当时是这杌嫠闹耙登熬暗模骸罢馐荂EO特批的一个岗位,非常重要,CEO很强调产品,你这个岗位要负责公司很大一部分业绩增长。”
然而,三个月后,这个“非常重要的特批岗位”就被弃如敝履。
一个阴谋论开始在硅谷流传:马斯克在财报发布前大刀阔斧“减员增效”只是一个序幕,下注暂无成果的科技巨头们迅速效仿之。和“暴君”马斯克相比,其他公司的大规模裁员竟然显得没那么可恨起来。
像过去10年牛市那样轻松拿钱已成历史,今天的科技行业不得不面临投资人对回报的苛刻期待,高利率和动荡的市场让其他融资手段也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科技企业风雨飘摇,船上再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激进扩张的代价
屠刀落下之前,Gemma曾收到一封全员信。
她回忆,CEO在信中说要缩减成本,并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自动化、优化效率,“当然,裁员是最后一种,也是最不想实施的”。
不过事实是,前几项成本缩减措施并不够的时候,“人员开销”被纳入考虑。
去年8月8日,先是非美国地区的部门接到了传递噩耗的电话,接着是美国部门,HR安排约谈的邮件每小时下发一批,慢慢地,裁员噩耗蔓延到整个公司15%的员工手中。
“我们组属于engineering,是重灾区,基本上去年加入的员工都被裁了,我们组base美国的几乎都被端了。”
Gemma告诉36氪,HR和她的一对一谈话简短而残酷,大概十分钟,原话是“这也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被影响了”。
这当然不是Gemma的错,她不过是那个被科技行业膨胀恶果吞噬的牺牲品。
2009年到2018年间,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
除了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外,宽松的金融环境,也帮助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科技企业在美国股票市场占据着很大比例,但他们所提供的岗位,在就业市场仅占2%。
这2%的市场在过去两年中贪婪吸入着远超可容纳体量的劳动力,美国就业数据显示,直到去年底,科技行业每月净流入(新雇佣人人数-离职者人数)仍达1万人以上。
2021年美联储一年时间放水23万亿美元,硅谷巨头们手握钞票,选择大举扩张。其中,Meta最为典型。据统计,Meta在2020年和2021年总共增加了超2.7万名员工,去年前9个月,又增加了1.5万人,而谷歌、微软、亚马逊去年的人员规模也一度同比增长超过20%。
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
一位现就职亚马逊,有着30年经验工程师表示,2017年,公司还可以用15万美元的薪资招到一名中等资历的程序员(3至5年工作经验),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40万美元。
“这是一个循环,”Gemma回忆起2021年科技公司盲目扩张的盛况,“大厂们给的package很高,让整个就业市场产生了一种‘非大厂不去’的偏见。”
2020年,已经从Uber离职的David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Tech Job Community(后简称TJC)的社区组织,主要为了华人互助,成立的由头,便是那年硅谷掀起的首次科技裁员潮。
运营TJC的关系,2021年下半年,很多朋友在跳槽选offer时,来找David咨询,他因此看到不少称得上“离谱”的offer。“公司为了抢人,同样的岗位,相比2020年,2021年的总包可以增加10万到20万美元。”
David看到这些眩晕的数字只觉得这个市场“too good to be true”,“公司增长远远把通货膨胀甩在后面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TJC再次拥挤起来,短短三周内涌入1000多人——都是当下硅谷裁员潮中受影响的华人。David一个个手动将他们加到社群中。
TJC网站上,提供了一个名为“Candidate Postings”的表格,近期的求职者信息被列在了上面,便于招聘方联系。从1月的名单来看,被裁职位九成是软件工程师,大部分只有一年及以下工作经验,集中来自亚马逊、Meta、推特、eBay等科技公司。
David观察,“这次裁员华人相对而言受影响比较大,是一个客观结果,因为在美华人从事工程师的比例最高,而工程师也往往薪资最高,所以不幸的就是,当工程师被裁时,华人受影响比例自然更大一些。”
从读书到工作,David完整经历了美国科技十年长牛,原本以为一切就会照这样发展下去,但转折来得没有预兆。
David和Gemma一样,作为在美国生活了十余年的80后,这代人当初选择赴美的想法也很统一而简单——见见世面。
2010年左右,是众多后来如日中天的美国科技独角兽密集诞生的时间,Wework、Uber、Airbnb、Github……风投all in移动互联网,随之,硅谷也高调地进入了科技创业高潮期,同时纳斯达克市场指数开始从2100点一路上扬。
这一切对于当时刚走出校园的人而言,充满了吸引力,David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在中科大已经保送博士,但觉得自己的底子还很薄弱,对人工智能又很感兴趣,所以想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
借了2000美元,凑齐了基本的申请费,David如愿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深造,并在2015年加入了风头正盛的Uber。
“那时,感觉Uber能招到全世界最好的技术人员,我们同一批进去的人,几乎之前都有创业经历,某某公司的CTO不计其数。”
David确实赶上了“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巅峰期。不止Uber,一批中国技术人才在那几年内都流向了硅谷的科技公司。
Gemma也意识到自己以为的主观选择,实际上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市场周期的影响。
“各行各业都存在周期与循环。现在回想我自己为什么会转行?也是大市场cycle的作用,每次轮回都是币圈先火,再是科技,再是其他行业。”
裁员未完,收缩继续
虽然裁员是硅谷当下共同的噩梦,但大厂的应对能力不尽相同。在扩张与紧缩的大起大落过程中,如何花钱、花多少钱、如何裁员,眼下,科技公司面临的审视更加严苛。
Meta在曝出11月的裁员大新闻之前,消息已经断断续续传了近半年。尽管如此,近两年Meta员工人数仍就持续上升,去年三季度人数增速甚至同比高达28%。
“口号式裁员。”Gemma了然于胸。Meta每次裁员的消息喊得又响又快,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不上是好事。
“一方面,像这次,官方事先声张发公告的裁员,更多是希望员工自己走,但大家也不傻,有身份的人,他们不会走,会等到拿钱走人,没有身份的,更不会自己主动请辞。所以之前很多次Meta的裁员消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还有另一个侧面证明Meta的拖沓。Meta的万人大裁员集中在人力及销售岗位,而此前半年里,这两个工种早已开始裁员动作,“这种非技术岗,花了半年时间都没整顿完,就看出Meta内部效率非常低”。
Gemma的想法是,“这和苹果形成鲜明对比,去年8月时,苹果曾裁员约100人,但动作干净利落,也没有发任何声明”。
从公司经营角度考量,不管是赔偿还是员工纠纷,裁员的过程本身,同样会消耗大量公司资源,不宜久战。某种程度上,怎样对待裁员,和管理者运用公司各类资源的风格如出一辙。
“所以有时大厂开出过度高价的薪资包,其实是不节俭的体现,薪酬体系合理,是公司稳定可持续的基础之一。”Gemma说。显然,扎克伯格在花钱上很不谨慎,“Meta的门卫都不外包,而是采用编制内员工。”
扎克伯格的“大手笔”,还用在更显眼的地方——元宇宙。截至目前,扎克伯格已经不顾股东劝阻,在元宇宙上花了300亿美元,而且没有克制的迹象,今年,他预计还将投入1000亿美元。
缺乏正确预期及计划的财务行为,让Meta在去年美国科技公司危机中,成了最脆弱的那一个。
2022年以来,从财报接连暴雷,到VR砍单、多次股价暴跌,Meta伤痕累累。
“我错了,我要为此负责。”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忏悔,但在已经太晚的当下,他负责的方法,只有牺牲掉大量员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裁员旷日持久,走的人悻悻而去,留下的人也无法如往常安心。
刚忙完年底Holiday Sales——这一美国电商人全年最重要的大促季,亚马逊的1.8万名员工就面临着被公司抛弃的风险,设备部门的华人产品经理May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11月,亚马逊已经开启了第一轮小规模裁员,主要涉及Device(设备)部门,而当时就有传言称“更大的腥风血雨还在后面”。
May是11月那批裁员的幸存者,“大促季用到我们部门的地方非常少,就先从我们下手,年后再裁的,都是大促活动的主力军部门。”
元旦后第四天,亚马逊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来自CEO Andy Jessy的邮件,被通知公司将“继续裁员”,涉及的正是刚忙完年终大促的Store(商店)部门和PXT(人员、体验和技术)部门。
Andy在信中告诉大家,正式的裁员通知和谈判,将从1月18日开始。这意味着,真正的审判日来临前,亚马逊员工要等待不安的两周,紧张情绪瞬间在公司内部沟通软件上弥漫开来。
“大家都在小组讨论里各种猜测,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恐慌。即使是没有身份顾虑的人,主要收入来源只有这份工作,也会感到担忧。”
去年11月以来,May的大部分工作都被迫进入了“待定”状态。年底正值亚马逊各个部门做运营计划的时间,受裁员影响,很多部门需要重新调整项目目标,而May所在的设备部,也只得不断校准合作部门的计划。
“和我对接密切的首席产品负责人也被裁了,感觉下一年给我们的support要黄了。”May告诉36氪,“裁员的安排每天都在变,一会儿说亚马逊内部都可以转组,一会儿说要同一个部门才可以,想招人的也招不进来。这段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效率很低。”她感觉公司几乎按下了两个月的暂停键。
裁员计划的另一部分,是针对即将于今年入职的应届生们。
去年12月中旬,Tim所在的NG(New Graduate)offer群里有很多人陆续接到了亚马逊HR的电话,称入职时间被强制推迟6个月,如果不同意就撤销offer。Tim自然也没能逃脱噩运,原本明年上半年入职的亚马逊offer,被推迟到了2023年12月。
他收到的邮件写着:“在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之下,更谨慎地推动商业决策,对亚马逊来说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意味着,2023年全年,亚马逊都将对招聘规模保持收缩状态。
“2023年才是真正的考验。”May说,“去年虽然经济下行,但个体并没有感受到过多的影响,因为年初定下的很多计划,年内可调整空间有限。而年底各大厂开始的裁员,才是真正的信号——大家都在为2023年更紧缩的预算做准备。”
从二级市场来看,美国科技行业去年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纳斯达克指数在2022年累计下跌33.1%,特斯拉、亚马逊、Meta等明星科技公司跌幅更是达50%以上。
而更悲观的消息是,2023年走势并不会掉头向上。
骏利亨德森投资全球资产配置主管Ashwin Alankar预测,最坏情况下,科技股今年可能还会再下跌20%。“裁员往往是降本增效的最后一招,所以出现万人裁员时,情况难言乐观。我看到,需求比市场预期糟糕得多,市盈率会进一步收缩。”
硅谷,围城?
硅谷历史上,上一次“massive layoff”(大规模裁员)要追溯到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宣告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达到了高点。
据美国劳工局统计,2008到2009年,美国失去了880万个工作岗位,总和新增从2010年才开始恢复至106万的水平,一年后恢复到200万以上的水平。
中国“留学热”开始于新千年,第一代技术人才外流也始于那时。在综合国力提升和留学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留学潮袭来,中国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进一步加速推进“支持留学、来去自由”。到了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峰值,突破60万。
但2010年后,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与人才流出相对应的回流也在提速。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不断缩小,2010年为2.11:1,2015年为1.28:1,而2002年时,这一数字还曾是6.94∶1。
很多那时归国的硅谷精英的名字,在日后成了国内科技圈里总被提及的人物。
当时“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在2016年归国,担任百度COO,被看作是新版精英归国的代表;曾在IBM工作的刘自鸿,2012年回国创办了柔宇科技;同年,担任Google总部科学家的李志飞,辞职归国创办了出门问问。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不管是创业还是加入大厂,这些归国精英迫切地追赶着中国速度。
虽然舆论对于这批精英归国的原因看法不一,不乏声音提到“华人在硅谷发展受限”“华人在硅谷被印度帮碾压”。但无论如何,那几年市场的大门还敞开着,他们还是幸运地赶上了中国科技的上行通道,拿到了黄金期尾声的船票。
等到80后华人工程师开始在硅谷施展拳脚的时候,故事走向就不一样了。短暂的繁荣后,他们只能面对太平洋(601099)两岸同时上演的大衰退,没有退路。
“还是要对经济环境和大趋势有一些敬畏之心,有些人觉得自己能不受大环境影响,但是其实很难,每个人都是尘埃。”Gemma说道。
大部分被裁员的硅谷员工,虽然会得到一笔可观的遣散费,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更加严峻的去留问题。
最开始,选择哪家公司就职,掺杂着多重因素的考量,对在美华人而言,决定生存的“身份”问题自然被摆在首要位置。
一位被Meta裁掉的工程师向36氪表达了后悔的心情:“从毕业后OPT,甚至挂靠,再到工作之后申请140,绿卡申请,可以说每一步都不允许我们失业。如果回到刚毕业的时候,重新选择,能否最快落实身份一定是第一选择,而不是package的大小。”
Gemma当初的考量则是,“不管是工作签证,还是绿卡,很多华人选择进小厂,要么是因为大厂办身份的流程很久,要么是压根不给解决身份问题,所以放弃入职大厂”。
但如果在小厂不幸被裁员,就只能承担此前选择造成的风险,并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小厂裁员不为人知晓、面试受歧视、最终很可能耽搁身份问题。
再一次衰退来临,硅谷需要多久恢复生机?已经离开科技行业的Gemma不再关心,相比于宏观环境,她更疲于照顾自己受伤的心理状态,
推进新工作的面试时,Gemma才意识到,小厂被裁所要面对的处境比大厂严峻得多,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像Meta这样的大厂裁员11000人,毫无疑问是爆炸性新闻,虽然是消息是负面的,但Gemma发现,广泛传播到人尽皆知的裁员消息,实际利于被裁员工后续找工作。一方面,面试官会知晓公司的裁员行为,不过度质疑候选人,另一方面,裁员消息也会吸引面试官主动抛来橄榄枝。
此前经历的一轮面试中,Gemma离拿offer只差最后一步,但面试官仍对她被裁一事心有芥蒂,因此找到内推Gemma的员工表达了一连串疑问:“她真的是被裁掉的吗?不是自己的表现有问题吗?才进去三个月,真的不是她自己的问题吗?”
“很尴尬,他们坚持认为是候选人自身的问题”,内推Gemma的朋友除了把裁员官方新闻发给面试官,没有办法解释任何事。
类似的质疑几乎出现在Gemma的每一场面试中,“你看你之前的选择都不对”“是不是你这人运气比较差”······
“被裁之后鼓着勇气去到市场上,面试官却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是二次伤害。”Gemma很沮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
在硅谷当个快乐“打工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论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裁员,还是健身房会员、移动办公、餐补等,这些常规福利都在一步步减少,“节衣缩食”成为美国科技行业的常态。
太平洋彼岸有更多的机会吗?“肯定有想过回国。”但David的语气却有些犹豫,毕竟,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David欣慰的是,即使眼下陷入困顿,但他并非没有经历过好日子。
David初到美国读书时,还是欠了一屁股债的状态,但毕业之后两三年就还清了所有钱,并且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如果我在国内,是很难做到的”。
来自中国的“代码精英”在全球两大数字经济体之间迁徙和流动,成为一个个财富神话的见证人,但残忍的是,当大幕拉上,一句周期的眼泪无法解释一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ChatGPT让所有人疯狂,科技巨头“慌了”,谷歌创始人亲自下场改代码,深度、准确性或成反攻“必杀技”|每日热讯
让所有打工人担忧自己饭碗不保的ChatGPT,也让坐在硅谷头部的科技巨头们开始慌了。当地时间2月3日,据报...
2023-02-04 -
赢了,马斯克数十亿美金不用赔偿,因一条推文引发的官司!第三代燃料电池面世,低估值+超跌概念股名单来了,9股业绩有望翻倍|当前观点
数据是个宝。业界普遍预计,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实现翻番。马斯克因推文引发的官司胜诉
2023-02-04
相关阅读
-
全球微头条丨一代华人困在硅谷:赴美十年,终成炮灰?
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掀起的裁员风暴,凌厉、粗暴、不留情面,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旧金山湾区,到处都是“...
-
糖果店回应6块糖卖466元:明码实价-播资讯
2月2日,重庆,蒋女士带着儿子去重庆磁器口逛街路过一家糖果店,品
-
九价HPV疫苗销售乱象:搭售2000元体检项目,可以放弃但不能退款
随着HPV疫苗热度不断升高,民营医院接种九价HPV疫苗,出现了捆绑销
-
观察:退保费用多久到账?退回到哪里?
随着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因不满意产生退保的情况也在日益增加,在申请退保的时候我想很多朋友都和小...
-
人保退保保费多久到账?哪里可以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保障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了,很多人都为自己以及家人配置的保险,但保...
-
快看:理财险失效退保能退多少?退保多久能到账?
其实现在不管是什么保险都会有一定的人去办理退保手续,因为也有很多人在办理投保的时候对于产品并没有...
-
每日观察!今年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发达国家,可能会是英国
2023年,全球经济稳步向前,但英国可能是一个例外。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整了对2023年全...
-
【全球速看料】安邦汇赢2号提前退保合适吗?能退本金吗?
安邦汇赢2号提前退保并不合适,因为该保险的保费是趸交,退保就不能享受该保险提供的保障了。 安邦汇赢...
-
世界视点!平安保险退保费几天到账?怎么能拿回本金?
平安保险是一个保险大品牌,旗下的产品丰富多样,但是一款保险产品并不是适合所有消费者的,所以有不少...
-
天天最资讯丨等不及了!四登央视春晚、腾讯加持的优必选撤A赴港,三年亏超24亿元,盈利问题何解?
2023年2月2日,在看到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转战港股后,参与过这家公司投资...
-
ChatGPT让所有人疯狂,科技巨头“慌了”,谷歌创始人亲自下场改代码,深度、准确性或成反攻“必杀技”|每日热讯
让所有打工人担忧自己饭碗不保的ChatGPT,也让坐在硅谷头部的科技巨头们开始慌了。当地时间2月3日,据报...
-
今头条!保单怎么退保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要准备哪些资料?
保单退保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犹豫期来退保。现在的保险公司是比较人性化的。为了给投保人一个冷静思考的...
-
没签合同保险退保怎样可以退全款?退保怎么退?:天天快资讯
第1种情况,我们购买了保险产品,交了钱,但是还没有签合同,然后我们直接就可以从业务员手里退保,就是...
-
每日速读!保险怎么退保最快方法有哪些?如何才能全退?
1、直接登录保险公司的App或者官方网站,在个人主页里面找到自己购买的保单,找到立即退保,根据页面提...
-
退保险的保费多久可以到账?需要哪些材料?-全球新视野
有人购买保险就会有人退保,就像是有人购物有人退货一样,越是受欢迎的保险反应的数量就会越明显,关于...
-
关注:保险退保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退保的钱多久能到账?
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会有固定的要求,不过对于投保人来说,在投保时注意以下几点还是可以有效减少损失...
-
环球今日报丨泰康全能保交了4年能退多少?怎么退?
泰康全能保交了4年退保可以退回第4年产品对应的现金价值。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产品的现金价值并不是特别...
-
莫让过度炒作耽误新技术_环球滚动
横空出世的AIGC,看似拥有广阔前景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该概念尚是一个新兴事物。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商用落...
-
退保费多少日到账?微信买的保险退保退到哪?
现在不光是保险官网和线下网点可以购买保险,微信、支付宝这些第三方平台上也是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保险...
-
世界观热点:买12根网红鸡脖8根变质,商家回应:相关产品已下架、召回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月1日,浙江一女士购买了“回味一梦”的网红鸡
-
“建厂狂人”王东升交棒3年:京东方逆势扩产,盈利水平退回2017年 天天新消息
面板企业业绩集体不振,龙头京东方A(000725 SZ)也深陷低谷。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2022年,海外多家面...
-
居民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保险区别有哪些?怎么交划算?:全球讯息
1、参保人群不同 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面向有当地户口,而没有正规工作的居民,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一般是城...
-
个人养老金怎么买?一年多少钱?
1、参保人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来购买社保,这种情况可以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在缴纳养老保...
-
国企和私企退休后待遇一样吗?退休年龄有区别吗?-环球热推荐
一样。 国企和私企缴纳的养老保险均属于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所以在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上,其标准往往都...
-
焦点热文: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养老保险怎么查询?
养老保险包括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缴费标准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然后乘以当地...
-
程序员浅用ChatGPT:替代还很远|热闻
一家国内头部人工智能企业的产品工程师李磊(化名)在ChatGPT对话框输入这一指令,十几秒后一串代码回复...
-
当前速看:在领取养老金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有限制吗?如何转移?
是没有的。 按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开始领取养老金之前,在...
-
上市前五日不限涨跌幅,全面注册制下如何打新?业内人士建议首日逢高卖出 每日速讯
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的时代!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
-
盖茨炮轰马斯克殖民火星雄心:完全是在浪费钱
【TechWeb】2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马斯克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计划设想曾被多次泼冷水。近日就连微软联...
-
赢了,马斯克数十亿美金不用赔偿,因一条推文引发的官司!第三代燃料电池面世,低估值+超跌概念股名单来了,9股业绩有望翻倍|当前观点
数据是个宝。业界普遍预计,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实现翻番。马斯克因推文引发的官司胜诉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今日聚焦!增额终身寿险3.5复利什...
- 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区别是什么?...
- 滚动:借呗二次逾期什么后果?还...
- 投保人和被保人是什么意思啊?有...
- 天天通讯!新潮能源“双头董事会...
-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区别是什么?...
- “Web3版推特”Damus下载量暴涨...
- 男子2000万买别墅中介闹乌龙卖错...
- 3.5复利增额终身寿险是什么意思...
- 平安普惠协商还款流程是什么?协...
- 12363投诉网贷催收有用吗?网贷...
- 什么是增额终身寿险?适合哪些人...
- 每日资讯:专家:ChatGPT对话水...
- 【天天速看料】网贷逾期两三天严...
- 全球观天下!专家:苹果Siri直接...
- 专家:创造性工作可以被ChatGPT替代
- 比亚迪储备的产能,够用吗?:天...
- 少儿超能宝两全保险2.0版怎么样...
- 全球热议: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
- 环球观热点:年金险交几年最好?...
- 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区别有哪些?有...
- 十大最值得购买的年金险有哪些?...
- 银行卖的保险能买吗?银行卖的保...
- 当前讯息:全面注册制落地!壳不...
- 环球观察:ChatGPT给总统写演讲...
- 沃尔沃汽车1月全球销量增长2%,...
- 当前资讯!又一国产新冠口服药进...
- 昔日黑马再战房地产?海亮集团浙...
- 当前速递!电车降价,相关二手车...
- 动视暴雪遭美国SEC罚款3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