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进场之后,苹果入局之前:XR又寒冬了吗?
2023-02-25 20:40:57来源:脑极体微信号
科技圈的悲欢并不相通。
ChatGPT狂飙之际,XR领域正在迎来至暗时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岁末年初,就在罗永浩重返高科技创业,计划进军XR(扩展现实)类领域的时间段前后,接连出现了押注元宇宙的Meta裁员,Meta旗下VR工作室Ready At Dawn永久关闭《Echo VR》服务器,谷歌旗下的VR游戏工作室Owlchemy Labs高层离职,微软将关闭旗下 VR 社交平台《AltSpaceVR》,字节跳动旗下PICO“组织优化”,腾讯XR(扩展现实)业务线“转换发展方向”……一大波动荡,令罗老师“行业冥灯”的刻板印象雪上加霜。
这里给不太了解该领域的读者简单说明一下,VR、AR、MR、XR是提供沉浸式体验的不同技术,XR是一个总称,指代所有相关技术;MR支持虚拟和现实交互,一般通过VR+AR切换实现;AR硬件(轻便的眼镜)技术挑战较大,目前还处于早期探索,苹果已经无限期搁置了AR眼镜项目。所以, VR是现阶段该领域的核心战场。
“行业冥灯”只是调侃和玄学,两个头部大厂的动向,才是VR的生死线:一个是Meta,一个是苹果。
业内人士流行一句话,“如果哪天Meta/Oculus不做VR了,那VR行业就真的完了;如果哪天苹果推出VR了,行业的春天就来了。”
现在的形势,可能有点混乱。前面提到了很多坏消息,而好消息是,苹果VR这张支票,屡次爆料但一推再推之后,终于终于终于要兑现了。
来自彭博社和著名苹果消息人士郭明錤的消息显示,苹果首款AR/VR设备将在今年发布,售价约为3000美元,同时在研发一款价格更为亲民的头显版本,对标售价1500美元的Meta Quest Pro。
VR究竟是要凉还是要火?苹果进场之后,我们能期待VR行业的崛起吗?
VR的四年魔咒
先说结论,不会凉也不会火,苹果进场也不会带来飞跃式的改变。
想追风口的可以洗洗睡,关注技术本身的咱们接着唠。
大约四年时间,VR就会经历一个技术炒作周期:萌芽、沸腾、巅峰、寒冬。
上一个炒作周期,从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开始,次年中国的VR投资规模就翻了8倍,2016年来到巅峰,BAT巨头入场,乐视、暴风、爱奇艺、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VR硬件、VR内容的初创公司更是不胜枚举,“VR商业化元年”、“引领下一轮技术革命”,盛况空前。但是元年刚过,2017年便骤然降温,投资规模从2016年的49.8亿,直降到14亿,疯狂落幕,进入寒冬。
你是不是以为,寒冬期会非常漫长,就像人工智能寒冬那样持续十多年之久?不得不说,VR领域是有点子资本运气在身上的。
寒冬期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2018年一些大厂和老牌上市公司又开始买“船票”了,沃尔玛、欧莱雅、Snap、埃森哲、PTC等,开始收购AR/VR创业公司。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一些AR/VR创业公司逐步调高了估值,到2020年底,你可能已经听到很多媒体报道,说VR又要复兴了,市场又火爆了。结果呢,即使2022年出现了“元宇宙”这样的概念为之添了一把火,但VR行业依然难掩消费不振的现实,裁员、瘦身、消减项目、改换赛道,又进入了冷静期。
为啥VR从火到凉,总是四年一届呢?
凉热自有天意
从两个起伏周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第一,行业热度跟着明星产品走。
PC VR是整个VR产业技术迭代升级的核心,而一款PC VR头显从立项到上市发售,需要花费4-6年时间,一旦有大厂的明星产品即将问世,前期都会引发炒作热潮和资本入场。
比如2016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索尼PlayStation VR,Oculus的Rift,三星Gear VR,HTC Vive 等产品正式亮相。2019年,第二代PC VR逐渐登场,Oculus Quest 2、Hololens 2等新设备,吸引一波关注和带资进组。
第二,概念推陈出新,问题老生常谈。
新设备上市发售后,销量猛增,然后就是泡沫破裂的时候。用户(主要是游戏玩家)很快会发现新设备是“依托答辩”,实际体验并没有突破性提高,VR产品的老大难问题,眩晕、延迟、画面模糊、内容有限等,依然存在。于是,销量下滑,产品负面评价增多,甚至直接被否定,接下来就是资本回撤,大厂断尾自保,大量初创企业关门大吉。
但是,VR相关技术的更迭实在太快了,总会很快冒出一些新的概念为VR续命,并且能够自圆其说。比如2019年5G正式商用,就被认为能将移动网速提升到光纤级别,解决VR头显的延迟问题。2022年元宇宙如火如荼,VR作为虚拟世界入口,又火了一把。
第三,亮眼CP孤军奋战。
对VR来说,硬件和内容缺一不可,撬开商业市场和大众消费,需要高性价比的内容和硬件共同发力。
比如2016年兴起的VR体验店,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降低了大众体验VR的门槛,火爆一时,但有限的内容难以保证复购和消费频次,加上初代硬件的现实问题,很快乏人问津。
2020年3月,Valve发布了VR历史上第一部3A级别的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吸引大量玩家购入一体机,随后问世的Oculus Quest 2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299美元的亲民售价,良心游戏和良心头显,组成了一对支撑VR复兴大业的CP。可是,谷歌、索尼、微软、HTC等厂商的VR产品却没什么变化,整个VR硬件市场未能承接优质内容带来的硬件需求。
每隔几年,总会有那么几个硬件、内容、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但独木难支,孤军难胜,靠少数明星产品,是无法照亮VR行业的整片天空的,行业最终还是归于暗淡。
总的来说,投资者和创业爱好者总是能周期性地看到趋势、看到机遇、看到明星产品背后隐含的价值,从而押注VR的火爆,但现实中的用户体验和消费习惯,却无法超越技术发展的规律一步登天,又会给过热的VR泼下一盆冷水。
换言之,用“非火既凉”来审视VR行业,用Meta和苹果的动向作为标尺,本身就带有某种追逐风口的思维惯性。
“苹果信号”背后
的VR枷锁
巨头纷纷撤退,VR要凉了吗?不,Meta、索尼、微软并没有放弃VR研发,相关技术和专利竞赛还在持续,100+款PSVR 2游戏正在开发之中,VR社交《Horizon Worlds》即将迎来13至17岁的“元宇宙公民”……
苹果头显问世,VR要火了吗?显然也不是。定价550美元起的索尼PSVR 2,都被媒体批评偏离了消费者市场,不可能成功,苹果头显高达3000美元的售价,未知的体验,叠加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环境,商业成功的可能性真的不大。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市场已经释放了苹果VR的消息,但VR相关的投融资规模并没有大幅增长。
不热不凉,半死不活,当前VR行业的尴尬局面,也说明“风口思维”正在破产,“狼来了”的故事已经传唱了两个周期,不仅消费者不太相信,投资者也开始疑虑了。
当整个行业已经无法再把明星产品的利好消息,当作速效救心丸,未来又该往何处去呢?
VR的核心突破肯定是在硬件上,但VR硬件注定是一个巨头游戏。AR/VR/MR的烧钱程度超乎想象,投入几乎是无底洞,还经常促销、补贴来售卖,Meta统筹AR/VR元宇宙业务的Reality Labs已经用连年亏损,2022年更是喜提136.17亿美元的亏损。打个比方,爱奇艺的总市值也才67亿美元(2323/2/24数据),相当于Meta做VR一年能烧掉两个爱奇艺。
所以,硬件游戏,得是Oculus、苹果那种虎鲸级别的巨头,拥有完整的闭环生态,再加上核心技术、硬件、软件、内容、渠道等各方面的重金投资,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硬件是枷锁,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资格套上这个枷锁。大部分投入VR产业的项目,如果专注于硬件,底层技术/专利上没有优势和积累,当然会在行业寒冬洗牌时,成为资本的弃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在期盼苹果, 将苹果VR的亮相,当作是春天的信号?
由于人性的软弱和侥幸,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期盼什么,苹果所承载的,才是当下束缚VR行业的枷锁:
1.成熟的消费级硬件。
苹果被认为比较擅长打造成熟的消费级硬件,很多VR头显设备定价昂贵、体验粗疏,只有热爱玩票的极客群体能够忍受。而这类极客文化的厂商,很容易交付一个概念超前、但完成度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产品,无法形成商业闭环,一旦开发者或企业押注这种厂商,很可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打了水漂。
如果苹果能带来成熟的消费级VR硬件,和理想的人机交互体验,让其他厂商“模仿借鉴”,再把价格打下来,产品形态成熟、各价位配置百花齐放,才是从业者和潜在用户所希望的。
2.低门槛的开发平台。
VR游戏影视内容的研发成本高,要靠内容回本,非常困难的。比如高端VR设备主要面向PC 游戏群体,需要较强的大型游戏开发能力,研发成本达千万级,限制了很多内容厂商的参与。
人们普遍认为,苹果有着优秀的内容和应用生态,成熟的渠道分发平台,苹果头显上市发售时就能提供较为丰富的内容应用给用户,除了影视、游戏,还包括社交、健康、教育、家庭娱乐等多种应用,从而让VR内容创作者、应用开发者、游戏开发者,有更大的挖掘空间。
有了群体智慧的参与,也能为VR平台提供持续的吸引力和使用价值。
3.较强的付费群体。
To B、To G的商业模式比较复杂,对行业资源的要求多,运作和执行难度也很大,是很难快速突破的。所以,很多初创企业还是将重点放在To C市场,这就要求个人用户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这是苹果用户画像较为突出的特点,也是资本市场关心的重点。
这并不是对VR的前途感到悲观,也绝对不是说VR行业走到了寒冬。之所以VR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源于太多人的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地以为,冒出一些新概念,几个明星产品,苹果入局了,就会很快好转,而选择性地忽视了,整个行业的商业土壤贫瘠、创新门槛高企,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追风口”了。与其年复一年地猜测苹果的步伐,不如认真去做好改善土壤、抗击意外的准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脑极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今日关注:去年收入1236亿元,百度“All in”文心一言,如何实现商业化?
经历过去一年大规模降本提效措施后,百度业绩得到有效改善。据百度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显...
2023-02-25 -
消息称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或利于缩短DRAM市场低迷期_时讯
【TechWeb】2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据业内消息人士称,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出现...
2023-02-24
相关阅读
-
罗永浩进场之后,苹果入局之前:XR又寒冬了吗?
岁末年初,就在罗永浩重返高科技创业,计划进军XR(扩展现实)类领域的时间段前后,接连出现了押注元宇宙...
-
传统豪华车阵形大乱!特斯拉直追BBA,理想蔚来反超雷克萨斯
编者按:中国豪华车市场,正上演“零和游戏”。在特斯拉,以及蔚来、理想等“电动新贵”的冲击下,处于...
-
餐厅接网吧10个订单收到9个差评,另外1条被平台拦截 全球快讯
据九派新闻报道:2月19日,山东济南。餐饮店刘先生称,自己近日接连
-
国产人工心肺机狂飙:2个月应急批准3款,定价有望低于百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进入2023年,国产ECMO的发展按下“快进键”。2月23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应急批准了江...
-
再搅风云!东风风神皓极入围第三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
2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入围发布仪式在盐城举行,作为高端混动SU...
-
银行让买的保险型理财可靠吗?为什么银行要推荐? 全球播报
可靠的。 银行保险型理财也是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市面上的保险公司只要是经过了银保监会的批准而成立...
-
探访“人造太阳”广州工厂
2月21日,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重机”)车间一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
-
全球热议:周杰伦演唱会附近酒店涨价三倍,某酒店由195元提升至833元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月23日晚,周杰伦演唱会海口站宣布将于6月30日
-
当前视讯!商业年金险是什么意思?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
商业年金险是指投保人将自己暂时闲置的资金交给保险公司进行理财,以此来获得盈利。
-
全球最资讯丨保险公司理赔有时间限制吗?理赔的流程是怎样的?
保险公司理赔是有时间限制的。目前大多数的保险要求在出险之后的24小时之内报案,如果要超过这个时间去...
-
平安保险分红型20年后可以取出来吗?分红险有哪些优点?-每日讯息
可以取出来。 当交了20年后,可以取出,但是不一定是全部的保费,可能是此时的现金价值也有可能是分红以...
-
理财保险趸交好还是期交好?有什么区别?|世界快消息
两种缴费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期交灵活性更高,尤其是暂时没有经济能力的...
-
速递!人寿保险理赔时间一般是多久?理赔流程是怎样的?
人寿保险理赔时间一般需要7~30天不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出险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是医疗险出险或者意外险...
-
AIGC 与元宇宙“生成未来”,中国首个 AIGC三创赛将在3月开幕:世界最新
2月24日下午,“生成未来:2023中国AIGC与元宇宙创新创业创作大赛发布会”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顺利...
-
世界今日讯!KTV买11个果冻242元:每个售价22元
2月24日,黑龙江佳木斯一女子发视频称,和朋友去KTV唱歌,查看账单
-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靠谱吗?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官网能买保险吗?:世界热点
靠谱。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公司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该公司经过国家银保监...
-
天天滚动:投资理财保险安全吗?哪种比较好?
投资理财保险安全。 理财保险一般是指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像我们常见的分红型保险以及寿...
-
中国人寿重疾险哪种好?有必要买吗?|天天新资讯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食品安全问题也堪忧,尤其是经过三年疫情的影响,大家更加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
-
保险公司的理财保险靠谱吗?有什么优点?
保险公司的理财保险是靠谱的。 如果有理财需求并且资金也允许的话,可以去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保险理财...
-
中意优福两全保险(分红型)是什么公司承保的?有什么保障?|看热讯
中意优福两全保险(分红型)是由中意人寿保险公司承保的。 中意人寿保险公司是一家正规的保险公司,成立...
-
交了18年社保退休金能拿多少?最少要交多少年?
交了18年的社保,退休金可以领多少钱是不确定的,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可以领1000多元。 社保的退休金...
-
企业年金是什么?离职后怎么办?:世界今亮点
企业年金指的是企业跟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之上,所建立出来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并不是所有...
-
每日速讯:新车保险买哪些险种?第一年必须在4s店买吗?
1、交强险。这款保险是强制购买的,不买不能上路,而且费用也是固定的,一年950元,如果上一年没有出险...
-
企业年金交1%还是4%好?交满多少年才能领取?
企业年金交4%更好。 企业年金已经明确规定了缴费上限为个人总工资的12%,而企业所缴纳的部分最高限额为8...
-
环球最资讯丨平安的御享财富保险值得买吗?收益怎么样?
平安的御享财富保险是一款年金险。 这款保险的投保年龄限制非常的宽松,出生满28天至75周岁的人群都可...
-
全球速读:闲钱买保险好还是存定期好?买保险有什么好处?
闲钱是买保险还是存定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看。 从短期来看,其实存定期可能收益可能会更高,长期...
-
太平洋最坑人的分红险是月添福吗?什么时候能回本?
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月添福确实存在很多缺点。 月添福最大的缺陷就是身故保障差、回本时间久,并...
-
当前快播:保险公司理赔需要多少天到账?怎样理赔?
一般来说当保险公司审核了理赔材料之后,会在3~7天之内进行理赔款的支付,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应该就能够...
-
3.5复利终身寿险可以买吗?终身寿险有哪些优缺点?:世界观热点
可以买。 3 5复利终身寿险虽然不属于基本保障类的保险,但要是自己有经济能力,投保一份是不错的选择...
-
保卫泰禾大本营:福州国资再伸援手,引战两年仍无果
继2月初有项目引入福州市属国企左海集团后,泰禾继续迎来当地国资的援手。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据泰禾集团...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平安鸿盛终身寿险分红型能保什么...
- 金沙酒业总经理范世凯:啤白双向...
- 华润医药CEO被提名东阿阿胶新董...
- 今日关注:去年收入1236亿元,百...
- 关了200多家门店后,海底捞又现...
- 天天热议:各大企业巨亏裁员,元...
- 天天看点:94岁李嘉诚再成香港首...
- 比亚迪卖爆,吉利暗憋大招:银河...
- 当前快报:楼市回暖调查:北京有...
- 去年收入1236亿元,百度“All i...
- 折扣临期商超成新宠,临期食品...
- 全球快消息!华茂伟业家族企业色...
- 信宇人收入依赖单一项目,盈利依...
- 获客成本上升,银行如何激活零售...
- 快看点丨王健林开年奔走,珠海万...
- 全球新动态:曾身家百亿如今付不...
- 微资讯!王思聪熊猫互娱大股东注销
- 消息称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或...
- 散户亏麻了!证监会出手调查“打...
-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制止餐饮浪费专...
- 女子7个月退单不退货150余次,...
- 北汽蓝谷融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 【聚看点】平安健康助力公立医院...
- 播报:老牌药企延安必康命悬退市...
- 新车标外观曝光,百度要自己造车...
- 轻松锁定,好太太V86MAX开启智能...
- 白酒价格波动背后:合作与角力并存
- 奥联电子风波持续发酵:证监会立...
- 今日热搜:债权人变股东!开年房...
- 白酒价格波动背后:酒企和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