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靠专利战续命?
2023-07-09 15:11:17来源:ZAKER科技
作者 | 元帅 编辑 | 吾人
全球专利纠纷频繁发生,显然已成常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十年前,中国企业维权意识开始萌动,但遇到专利大棒只能花钱消灾,大多只能在中国市场与跨国企业对垒,真正走出国门打官司的屈指可数。
了解海外游戏规则的都知道,知识产权官司在国外往往非常复杂,每个案子少则三五年,多则六七年,一般低利润企业根本拖不起。高通苹果、华为三星的专利大战,缠斗多时。
此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被知识产权钳制,只能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怎么严格的东南亚、非洲、拉美市场拓展。像疫情前智能手机市场表现得不错的小米尽管在中国和东南亚风生水起,但却迟迟无法打开欧洲市场,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知识产权问题。
但今日不同往日,到 4G/5G 时代拥有向国外企业收取专利费的能力和抵抗不合理收费的底气。中国企业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海外市场学会与跨国企业对垒,走出国门开始不怕打官司。
像 OPPO、vivo、一加等中国手机品牌,因与诺基亚之间的专利诉讼,已暂停在德国市场的产品销售。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到全球竞争,而核心的竞争将来源于对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制造了重重的专利壁垒。
显然,专利储备如果不足,将无法为海外市场的开拓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原来中国企业多被动、防守,现在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过程中,海外的专利申请一定要到位,这样才能有拳头和竞争对手抗衡。
01 专利诉讼 " 拉锯战 "
诺基亚向全球手机厂商发起了新一轮诉讼,借 5G 专利中获得主动权。
2021 年开始,诺基亚在英国、德国、荷兰、巴西和印度等国起诉 OPPO,要求 OPPO 为使用的专利向诺基亚付费。2022 年,诺基亚又在德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等地以类似理由起诉 vivo。
最近,德国曼海姆法院驳回了 OPPO 对诺基亚的一项专利侵权诉讼,认为诺基亚的产品没有侵犯 OPPO 的专利,判令 OPPO 承担法律费用。这是诺基亚在德国、荷兰和巴西等地取得的一系列有利判决之一。
而 OPPO 则向融中财经表示,这只是其在欧洲起诉诺基亚的 11 起专利案件中的一个,并且后续还有进一步审理程序,目前还没有最终结论。
诺基亚方面还向融中财经透露,自 2021 年以来,OPPO 针对诺基亚主张了 8 项自己的专利侵权,其中 7 个案件被判定为专利不具备有效性的意见 / 结果或对该专利不构成侵权,还有一个案件尚待判决结果。在此期间,诺基亚已在德国、荷兰和巴西分别取得禁令与初步禁令,并在英国获得了有利判决。
据了解,诺基亚曾在 2018 年与 OPPO 达成一项专利协议,该协议在 2021 年到期。随后,双方因专利权纠纷相互起诉,多次对簿公堂。
根据 OPPO 的介绍,诺基亚自 2021 年起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起诉 OPPO,试图以大规模诉讼迫使 OPPO 接受不合理的高额专利许可费,OPPO 随后被迫在中国和欧洲对诺基亚提起反诉。
"OPPO 尊重诺基亚的知识产权,并在 2018 年曾经与其签署过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但诺基亚目前主张的过高专利许可费明显与其专利实力并不相符,我们呼吁诺基亚回归到理性收费的道路上来。"OPPO 官方知情人士说。
目前 OPPO 在欧洲起诉诺基亚的专利案件共有 11 起,6 月 27 日德国曼海姆法院关于 EP3672346B1 专利的判决仅仅是其中之一。OPPO 在欧洲起诉诺基亚的一部分专利目前收到了欧洲专利局和法院关于有效性的初步意见,但后续还有进一步的审理程序,这些专利的有效性尚无最终结论。
而截至目前,诺基亚在德国起诉 OPPO 的 14 件专利中,已有 8 件因有效性问题被法院判定案件中止,有 1 件被判定无效,有 2 件被判定不侵权。此外,诺基亚还有多件专利在欧洲、中国专利局被认定无效。诺基亚在印尼起诉 OPPO 的 5 个专利案件也已全部被当地法院驳回,并判决诺基亚承担全部诉讼费用,诺基亚的上诉也被印尼最高法院驳回。
OPPO 称,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倡导合理收费,截止目前 OPPO 已经和超过 30 家的企业和专利池达成专利许可或专利交叉许可协议。OPPO 倡导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互相尊重专利价值,但 OPPO 坚决反对专利不合理高价收费,坚决反对以诉讼胁迫被许可人谈判和接受不合理高价许可费的恶意行为。
OPPO 同样尊重诺基亚的知识产权,并在 2018 年曾经与其签署过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但诺基亚目前主张的过高专利许可费明显与其专利实力并不相符,我们呼吁诺基亚回归到理性收费的道路上来。OPPO 愿意与诺基亚共同努力,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双方的专利费争议。
尽管如此,OPPO 自去年以来还是清空了其在德国的官方网站。除 OPPO 以外,vivo 还宣布暂停在德国销售。
今年 4 月,德国曼海姆地区法院在一场专利案中裁定诺基亚胜诉,并授予了 vivo 在当地市场的销售禁令。该诉讼涉及诺基亚 4G 标准必要专利。据 vivo 德国官网 5 月 30 日的最新消息,vivo 已决定暂时停止在德国市场销售产品。
vivo 认为,诺基亚提供的专利报价并不合理,违背了 FRAND 原则。接近 vivo 的一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新的协议报价中,诺基亚提出了远超于之前协议的报价,一旦接受,行业效应将会对中国手机厂商带来更大负面影响。
在资深通信分析师付亮看来,诺基亚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在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禁售,而是希望对方重新回到谈判桌来签订新的对自己有利的专利合约,并依合约支付较高的专利许可费用。
他向融中财经分析,诺基亚把手机业务卖出后,由于 vivo 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终端侧,而诺基亚几乎没有了终端业务,所以诺基亚对 vivo 等的专利依赖度明显降低,这时再谈判专利许可续约时,诺基亚就要求 vivo 等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用,且能在签约谈判持强硬的态度。" 诺基亚不生产手机了,与其他手机厂商之间的谈判就变得强势了。"
许可费用高涨后,如果远超过 vivo 等认为的合理价格,这谈判就很难进行下去。诺基亚就转而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要求 vivo 等重新回到谈判桌,且同意支付较高的费用。
02 避不开的专利战
手机企业出海,都遭遇过专利 " 围剿 "。
在我国手机公司走出去的同时,对于海外公司挥动起它们的 " 专利产权大棒 " 进行各种专利诉讼,不少因此栽过跟头。不止我国,其他科技巨头也难逃此劫。
像触摸屏手机刚起势那几年,由于摩托罗拉公司手中握有丰厚的专利储备,在专利战中占据主动地位,甚至在德国的相关诉讼中获胜,摩托罗拉还成功 " 驱逐 " 了苹果手机。
智能手机大概有四十多万专利技术,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能做到完全通吃。
国际上,很多大公司通过专利诉讼来推动商业谈判其实是很普遍的行为。例如著名的高通和苹果互相起诉的案件。两家公司的 " 对战 " 持续了两年,终于在 2019 年 4 月 17 日,两家公司宣布达成和解,撤回所有诉讼的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一项为期六年的授权案许可协议。
2017 年,苹果和诺基亚再次因为专利权纠纷闹上法庭时,苹果败下阵来,支付了 20 亿美元专利费,案子最终以庭外和解告终。
对于 OPPO 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专利诉讼,就在 2020 年还跟夏普就专利问题 " 过招 "。
事情最早发生在 2020 年年初,为了让 OPPO 接受不合理的许可费,夏普先后以智能手机通讯技术相关的 WLAN 等多项专利侵权为由,分别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德国慕尼黑等地发起了针对 OPPO 的一系列诉讼,并要求法院发布针对 OPPO 日本公司的临时禁止令,禁止 5 款涉嫌侵权的 OPPO 手机在日本销售,借此胁迫对方妥协。
对此,OPPO 紧接着开始反诉夏普,包括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夏普违反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谈判中的 " 公平、合理、无歧视 "(FRAND)义务,以及向日本东京法院起诉夏普侵权闪充技术相关专利。
截至 2021 年 7 月底,夏普在德国起诉 OPPO 的数件诉讼中,均以败诉告终,OPPO 大获全胜。最终在 2021 年 10 月,双方宣布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及合作,持续近 2 年的全球诉讼宣告结束。
这源于 OPPO 一直以来对于专利研发是相当重视,在专利上的沉淀让它的专利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OPPO 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 90000 件,全球授权数量超过 46000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 82000 件,发明专利申请在所有专利申请中占比 90%。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WIPO ) 发布 2022 年国际专利条约 ( PCT ) 申请数量排行榜,OPPO 全球排名第 6 位。
目前,OPPO 已在全球范围内 40 多个国家及区域布局专利。据统计,2022 年,OPPO 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列全球第 4 位,欧洲专利申请量位列中国专利权人第 2 位、全球第 17 位,美国专利授权量位列中国权利人第 4 位。
OPPO 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此前对媒体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激励、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国内和海外市场非常重视和通行的规则。面对全球市场,任何一家企业想要成功,核心还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把握知识产权永远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而这只能通过持续、坚定的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来实现。
03 按诺基亚标准,没有盈利空间
自诺基亚将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后,将不再从事智能手机的生产业务,变成纯粹的专利持有者,不再需要取得其他专利授权人的交叉许可,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制约力量。
专利授权费逐渐成为诺基亚在全球的重要营收来源。财报数据显示,诺基亚 2019 年 ( 专利 ) 许可费收入为 14.02 亿欧元,2020 年许可费收入为 14.87 亿欧元;2021 财年数据显示,诺基亚专利授权业务的营收占比虽然只有 5.72%,但却贡献了近 40% 的净利润,绝对是一笔低投入、高回报的买卖。
彭-博统计的数据也显示,自从 2017 财年以来,诺基亚专利许可业务年营收一直保持在 10 亿欧元以上。随着 5G 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诺基亚的专利授权营收、利润还有取得更大突破的可能。
根据第三方数据,全球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中,诺基亚持有占比为 7.6%,但诺基亚每台设备的公开费率却高达 3 欧元。OPPO 认为,不合理高价的专利收费将令下游终端企业不堪重负,并将严重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高通的标准是 5G 单模手机将按照手机销售价格的 2.275% 来收取,5G 多模手机按售价的 3.25% 收取。华为在 2020 年 3 月公布了 5G 专利对外许可,单台 5G 手机的专利费上限不超过 2.5 美元,这一标准远低于其他海外专利权人已公布的费率。
用华为任正非的话说,收取专利费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想打造一支善于沟通和谈判的队伍。此前,华为已经收到了来自苹果公司 6 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
在一份名为《The Smartphone Royalty Stack: Surveying Royalty Demands for the Components Within Modern Smartphones》的报告中提到,一部售价 400 美元的智能手机,潜在专利许可费支出可能超过 120 美元。
"4G 的时候我们已经和诺基亚签订了合作协议,5G 的时候要价太高确实很难承受,现在硬件的利润率并不高,收取专利费的公司越来越多,每一家公司都水涨船高,会导致硬件的成本越来越高。" 冯英在此前的一场专访中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按照诺基亚的费用标准,手机厂商不可能有盈利空间。
魅族科技前魅蓝总裁,AM 创始人李楠向融中财经分析,诺基亚此时发起 4g 专利诉讼,才是有意思的地方,这已经和科技发展或者行业进步关系不大了。
" 基本上可以看做一个加强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德国市场的影响其实很小。" 他说," 而诺基亚 5G 专利积累相对弱,目前只能靠 4G 加强利益。"
对于专利收费定价问题,李楠向融中财经表示,标准必要专利的定价一直没有标准,诺基亚在德国的起诉应该算是本土作战。管辖权的区别决定了诺基亚本身并没有 frind 原则(公平、合理和无歧视)的同时,判决也肯定是有倾向性的。
诺基亚在欧洲占据主场优势。其实诺基亚也可以选择在中国起诉,若判决都是公正的,那么效果会更好。而国内厂商在 5G 专利方面积累逐渐上来,不排除在亲中国的区域反诉的可能性。
" 标准必要专利的收费标准的统一,最致命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两个行业阵营的博弈(品牌 vs 核心技术提供商)。而其中,除了技术和法律因素,还有各国政府的干预。" 他说," 在美国,苹果和高通也是对立面。所以这种关系用一个公开且通过透明过程达成的博弈最终定价,近乎不可能。Frind 更多的变成了一种面子。"
04 尾声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技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创新发明的动力。构筑专利池,打知识产权官司,是不少科技企业的 " 生存之道 "。
言外之意,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谁拥有专利,谁便拥有市场的控制权。
长期以来美国科技企业依靠专利优势,从而收取昂贵的专利费。像高通就是靠专利发家的美国高科技企业,专利是它的 " 印钞机 "。高通的利润模式优于竞争公司,手机制造公司不仅需要支付芯片价格,而且还要支付芯片中的专利使用费。
随着手机价格在提升,高通的芯片却依旧可以按比例抽钱,这就是高通的专利授权费被称为 " 高通税 " 的原因。
大量的中国企业都开始觉醒,在市场竞争中主动拿起专利武器。
一直以来,华为都是中国企业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它的成长壮大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之路,华为凭借其在专利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超越,成就当之无愧的中国专利的崛起样本。
华为的 5G 基本专利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在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5G 专利争夺战中,华为始终不落下风。
华为一直都专注于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 5G 通信领域,华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造成这个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华为手握大量 5G 标准专利,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和企业可以完全绕过华为发展 5G。
华为已开始要求约 30 家日本相关企业支付专利使用费,收取专利使用费的对象是搭载 " 无线通信模块 " 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公司。
知识产权就是生产力,在专利上吃过亏的公司,正成为专利强者。华为的高研发投入正转化成了华为强有力的竞争力,成为华为开拓市场,成功打响全球专利反击战的有力武器。
如智慧芽相关专利咨询专家向融中财经分析的那样,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和法律规定存在差异,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而言,注重知识产权工作至关重要。
" 首先,他们需要在海外相应市场布局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专利;其次,还需要构建海外市场中的知识产权的域外能力。" 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该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多数由国外龙头企业所掌握,但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势头正猛,它们积极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诺基亚靠专利战续命?
作者|元帅编辑|吾人全球专利纠纷频繁发生,显然已成常态。十年前,中国
-
张朝阳回应曾患焦虑症:已痊愈
北京商报讯(记者魏蔚)面对抑郁症怎么办?7月8日晚,搜狐创始人张朝阳
-
花 10 万元与周杰伦近距离合影?演唱会主办方紧急声明
花10万元就能和周杰伦合影?近日,某平台发布文章称周杰伦呼和浩特演唱
-
新能源这把“火”,会烧地到船舶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读懂财经新能源汽车,是过去几年资本市场最大的造
-
张朝阳回应曾患焦虑症:已痊愈
北京商报讯(记者魏蔚)面对抑郁症怎么办?7月8日晚,搜狐创始人张朝阳
-
这地雪糕卖疯了!部分已断货,有人整筐买!老板:冰柜都搬空了
夏季酷暑来临,不少市民为了解暑开始大量购入雪糕,雪糕市场进入旺季。
-
机械内部构成图纸怎么画_机械内部构造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机械内部构成图纸怎么画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来深入了
-
破开情面 整合现有市场资源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三个问题。问题一:芳村真的缺钱吗?问题二
-
【何以中国】成团了文物|《洛神赋图》究竟“神”在哪里
早在几千年前,顾恺之就已经在作画时掌握了这些技巧,他巧妙运用风把洛
-
电池比 Air 2S 大 20%,大疆 Air 3 无人机现身 FCC
IT之家7月9日消息,大疆尚未官宣Air3无人机,不过网络上流出了关于该无
-
荣耀 MagicPad 真机图现身,或提供至少三种配色
继日前荣耀方面宣布,将于7月12日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推出被誉为荣耀迄
-
Redmi K60 Ultra 跑分曝光,有望搭载天玑 9200+
作为Redmi旗下市场定位最高的产品序列,K系列一直以来就凭借着越级的硬
-
吃茶去下一句(吃茶去)
导读1、去接触去体验。2、吃茶去的由来: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
-
星环科技孙元浩:行业大模型今年或将在金融行业规模化落地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图说:星环科技金融大模型“无涯”和大数据分析大模型SoLar“求索”亮
-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回应曾患焦虑症并已痊愈
近日,多个“网络巨人”患上抑郁症的话题引发热烈讨论,搜狐创始人
-
魅族折叠屏在路上了!铰链结构专利获批公布
快科技7月9日消息,近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弹开机构及折叠
-
荣耀 Magic V2 未发先火!官方预约人数已超 6 万
快科技7月9日消息,今天,截至本文成稿,荣耀MagicV2的京东自营店预约
-
王楚钦孙颖莎,7天2个冠军
央视新闻今天(9日)凌晨,2023WTT球星挑战赛卢布尔雅那站混双决赛,国
-
华尔街靠吸血世界充盈自己的钱包
华尔街靠吸血世界充盈自己的钱包。(来源:中国日报蔡艨英文《中国日报
-
张兰败诉!此前被爆国外欠债9.8亿
张兰与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简称CVC)的“爱恨情仇”出现了
-
AMD 在 AI 方面奋起直追,与英伟达的差距缩小了吗?
AI市场的爆火,将英伟达的市值推高到了1 04万亿美元的高度,相当于AMD
-
网络跟踪者如何使用 Windows Phone Link 应用程序访问你的 iPhone?
一款帮助人们协同使用Windows电脑和iPhone或安卓手机的微软应用程序也
-
滴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9% 至 427 亿元,净亏损大幅收窄
品玩7月9日讯,滴滴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一季度营收
-
小米平板 6 登陆欧洲市场 11 英寸屏幕起售价 399 欧元
【CNMO新闻】在今年4月的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小米平板6
-
别高看辅助驾驶,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新能源车比赛进入下一个阶段,电气化架构、三电技术已经完善,一个适应
-
车企承诺不降价,只会劣币驱逐良币
文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毕舸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
-
安徽天长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多措并举排涝抢险
消息:7月6日至7日,安徽天长市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内涝,有5万多
-
《消失的她》票房破30亿,助崔睿导演电影票房破30亿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7月9日10时,电影《消失的她》票房突破30亿
-
中小企业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围绕缓解中小企业缺订单、转型难等实际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正
-
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IT之家7月9日消息,中国华电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投产暨绿色发展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别高看辅助驾驶,别拿自己的生命...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安全升级...
- 固态电池又突破了?丰田释放一个...
- 消息称任天堂明年第 1 季度推...
- 伊犁游黄金七,八月没有最好,只...
- 高温下的坚守
- Meta推出安卓版Threads 目前处...
- 何小鹏:G6上市后订单非常火爆
- 中国人在越南造出个“薇娅”?
- 在雪域高原发光发热的人
- 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首...
- 深圳土拍改规则 首现“竞现房...
- 青少年儿童公益实践活动在京启动
- 中国存储芯片猛攻,三星芯片再亏...
- 突然人去楼空!停止运营,宣告破产
- 有望本月开启预售/8月上市 领克...
- 开心农场研学绿植
- “助老服务”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 土右旗固阳县入选国家城乡交通运...
- 青山区开展学生饮用奶专项检查
- 我市举办医疗救护员培训班
- 图表显示必应里聊天今年 3 月...
- 彭博社:苹果计划明年底在中国、...
- 亚洲富豪“盯上” 2.5 亿印度...
- 推特曾为“卖身”支付 9000 万...
- 一个不留,消息称 Evernote 裁...
- 喜马拉雅纪行丨向云端,扎西次仁...
- 上海医学专家“一站式”为西藏民...
- 小米盒子看iptv
- 新数码宝贝:黑色大耳兽透露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