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I 给人类造药吃
2023-07-11 14:09:00来源:ZAKER科技
AI 加持下,新一代头部药企会更强,也会越做越大
一串由人类创造、永不患病的 " 代码 ",正在尝试帮人类找到解药,治愈疾病。
(资料图片)
人工智能(AI)筛选出来的药物,进展已快到不可忽视的地步。一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新颖靶点发现和分子设计的药物,已进行到 II 期临床试验的阶段。
2023 年 6 月 27 日,该试验的操刀者英矽智能递表,意在港交所 IPO。这是资本市场走得最快的一家 AI 药物研发公司,如果 IPO 成功,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 "AI 制药第一股 "。
AI 药物研发,描绘的是人类试图驯服疾病的远大蓝图,很多投资人抱着乐见其成的心态。毕竟,在市场低迷的当下,AI 不仅是为数不多的新鲜刺激,而且 ," 已经算是改变行业了。" 一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财经 · 大健康》," 应该会加速很多研究。"
AI 筛药的进展,会给行业带来颠覆性改变吗?
一位医疗健康投资机构董事总经理觉得," 不至于 ",因为AI 只是加速了新药筛选的过程,相当于提升了一个环节的效率,但是要做成一款有效的新药,并不是说只找到了化合物就能成,还有临床试验、上市审批等漫漫长路。
No.1 AI 更大的价值在于让从业者看到 " 从零到一 "
一批新公司正在冒出来,试图在 AI 的帮助下识别新药靶点、设计新药、预测药物疗效及毒性, 从而缩短药物发现及开发的时间,节省成本。
正在寻求港股上市的英矽智能,在招股书里写道,正常情况下一款药物从项目启动到筹备临床需要 4.5 年的时间,而使用它的 Pharma.AI 研发平台,一般只需要 12 个月。Pharma.AI 平台有发现新靶点、生成候选药物,预测候选药物的临床成功可能性等功能。
在过往的科研工作中,因药物开发长周期的特性, 开发出一款新药,仅在数量庞大的类药物分子中,找出一个有开发潜力的就是漫长的过程。在 ChatGPT 重新引燃人工智能热潮后,研究人员意识到 AI 筛选新药,算力还没到达真正的上限,这让资本和企业有了向上够的空间。
《财经 · 大健康》不完全统计,2023 年上半年,中国至少有 16 家企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这些 AI 药物研发公司,多数集中在较早期的发展阶段,仅有两家融资是在 B+ 轮及 C 轮,其余公司均为 A 轮,或更早期融资。
一些公司创立时间不长,融资却很迅速。在 2021 年底才由一对海归博士夫妇创立 AI 制药公司予路乾行,2023 年 5 月已经完成数千万元的第二轮融资,由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苏州基金领投、中新资本跟投。6 月,另一家 AI 制药公司 Aureka Biotechnologies 完成千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险峰旗云和纽尔利资本。这家公司更年轻,才成立三个月。
该公司创始人、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终身正教授赵伟安坦陈,以双抗药物为例,传统开发方法以经验试错法为主,周期长,且表征的分子数量很少,导致成功率较低,而 AI 技术的应用让行业看到了缩短药物研发时间的可能性。
浙商证券 4 月底的统计显示,80 条国内外 AI 辅助药物设计管线中,有 42 条推进到 I 期临床试验,29 条推进到 II 期临床试验阶段。该机构认为,AI 药物设计的兑现期,有望在 3 年 -5 年后来临。
开发一款新药,虽是一门高精尖技术活,但也存在很强的偶然性。
五源资本董事总经理井绪天告诉《财经 · 大健康》,在以往,药物发现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的,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发现了一个有潜力的新药后迅速进行转化,但是很难保证能够持续性地发现 " 好东西 "。
所以,不少从业者在谈及 AI 的价值时,会认为提升研发效率仅是其中一个特征,并不是最紧要的。
尽管药物工业发展多年,药品看起来种类繁多,但实际上这些药针对的靶点比较局限,很多病到今天还是无药可治,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比较明显的就是肿瘤、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一些遗传病。
井绪天认为,除了降本增效,AI 更大的价值在于 " 从零到一的变化 ",能够将研究者们以往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做出药物,或者通过 AI 的能力结合新的治疗手段,设计出一些新模态的药物。
抱着这样的期待,像 AI 筛选最有希望的药物那样,投资人一轮一轮地将最有希望的那批公司筛出来,推向二级市场。
从资本市场进度看,最快的就是 6 月 27 日在港交所递表的英矽智能。该公司成立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兴技术中心,2019 年在香港设立总部。目前,英矽智能已建立由 31 个项目组成的多元化完全内部生成管线,涵盖 29 个药物靶点。
英矽智能的核心一款药物的靶点,是通过 Pharma.AI 平台识别的一种新型抗纤维化靶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抑制此靶点来治病,属于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已于 2023 年 2 月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FDA)的孤儿药认定,若新药成功上市获批,批准后有七年的潜在市场独占权。4 月,该药物启动了 IIa 期临床试验,评估在中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疗效。
No.2 AI 将如何改变生物医药的格局
AI 药物研发,干活的是新兴企业,买单的则是不少大厂。
4 月,因新冠 mRNA 疫苗名声大噪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Moderna),宣布与 IBM 达成一项协议,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设计更安全和有效的 mRNA 药物。
跨国药企赛诺菲的子公司与英矽智能成为伙伴。双方签订了一份最高价值 12 亿美元的开发候选药物的协议,约定了药物开发收益和药物销售分成两部分的商业价值。
6 月 13 日,赛诺菲甚至宣布,"All in" 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并带来了与 Aily Labs 共同开发的 AI 程序 plai。赛诺菲认为,可以通过 AI 提高研究、临床、生产制造等供应链全环节的效率。
跨国药企对英矽智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 " 衣食父母 ",撑起了公司过半的收入。
在 2022 年,前五大客户给英矽智能贡献的收入是 2730 万美元(约合 1.97 亿元人民币),合计占年度总收入的九成。来自第一大客户的收入,独占英矽智能 2022 年总收入的 56.6%。
具体而言,英矽智能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收入来源有两部分,分别是药物研发服务和软件解决方案服务。
药物研发服务,是英矽智能使用自己的 AI 药物发现平台,给大药企筛选出有潜力的候选药物,获得一定的预付款。这一直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 年占比 78.2%,2022 年总收入的 95% 都来自于此。
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则是指公司开发的生成式 AI 平台,用户需要付费使用。这部分收入仅有缓慢的增长,总体占比逐年下滑。
礼来、辉瑞、正大天晴等国内外大药企,选择与晶泰科技达成合作,后者是一家 AI 创新药早期研发的公司,合作方非常广泛。在全球排名前 20 的跨国药企中,已有 15 家与晶泰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
从长期来看,AI 的发展可能会改变生物医药的格局。
在以往,大药企擅长的是基于自身在临床后期阶段的开发能力、销售能力、药物生产能力,寻找到生物科技公司早期的药物资产,然后通过 license-in、合作研发、并购的方式,把早期药物资产纳入到大药企的体系内,做成药,上市获利。
井绪天参与投资了晶泰科技。他告诉《财经 · 大健康》,未来在 AI 的加持下,新一代大药企会具备较强的早期药物发现能力,不断地发现好的药物资产,而不只是单纯依靠在临床端和销售端的资源能力和资金实力,以收购的方式去获得早期药物资产。
这意味着,新一代头部药企的能力会更强,也会越做越大。
实际上,AI 药物研发公司比较典型的收入来源之一,就是销售分成。AI 公司把设计出来的有潜力药物卖给大药企或者合作开发,后面直到药品上市,一般不需要这个 AI 公司再支付额外的成本了。
" 销售分成的比例,一般是依据新药开发的阶段和难度,一个一个去谈的。一般 AI 公司的分成比例是个位数到十几个点。" 一位关注 AI 制药行业的投资人说。
No.3 难以避免的亏损
大部分 AI 制药公司的财务指标,不好看。
即便是有信心冲击 AI 制药第一股的英矽智能,仍未实现盈利,2021 年亏损 1.31 亿美元,2022 年扩大到 2.22 亿美元,两年亏损 3.53 亿美元。
英矽智能预计,由于研发活动增加带来的相关成本,以及其他开支,2023 年公司预计会继续产生亏损。
从收入情况看,英矽智能 2021 年收入为 471.3 万美元,2022 年收入 3014.7 万美元,增幅达到 539.6%。然而,目前的收入还不足以给公司贡献正向的现金流。2021 年、2022 年,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额分别为是 4192 万美元、6513 万美元。
AI 制药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要么类似 CRO 的临床研究合作,要么类似生物科技公司。如晶泰科技就更偏于前者,在过去的一年,其合作方已超过 200 家。
在井绪天看来,能够走通 CRO 模式的 AI 公司,会是少数,因为 CRO 行业本身进入门槛高,能争取到足够多药企的青睐与合作也很难,先行资本投入较大,行业的特征是集中度高,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不多。
多数 AI 公司的机会,则在于先成为 Biotech 公司:努力推进自己的首个新药研发管线,争取让药品上市销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将 AI 发现的更多高价值的早期管线与其他公司合作,来支撑药物开发所需的现金流。
大部分 AI 药物研发公司,是像 Biotech 这样的模式去做。也就是说,多数的 AI 药物研发公司,亏损是无法避免的。
这在当下的环境中,不是那么好接受的一件事。摆在 AI 药物研发公司面前两条出路:要么自身能盈利,要么 IPO。
然而,二级市场对于生物科技行业的态度逐渐冷淡。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HI),上半年跌了 23%,2022 年 12 月 30 日收于 1346.14,2023 年 6 月 30 日跌至 1031.01。
" 除非大家决定整个生物科技领域都不投资了。如果还是要投的话,具备 AI 能力的生物科技公司,比传统的更有机会。"井绪天说。
在海外资本市场,AI 制药公司也面临困境。5 月,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上市 AI 制药公司 BenevolentAI 宣布裁员约 180 人,近乎公司的一半,并决定优化技术平台、重组管线,以此减少支出,维持现金流。此时,距其上市刚过去了一年。
BenevolentAI 也曾是 AI 制药领域的一只独角兽。但是,公司在利用 AI 发现靶点、开发分子的过程中并不顺利,部分管线未能成功实现临床转化。今年 4 月,该公司旗下主要管线 BEN-2293 在临床 IIa 期试验中表现不佳,虽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该候选药物没能达到次要终点,此款药物用于治特应性皮炎,但是在改善湿疹或瘙痒面积和严重程度方面,没能表现出比安慰剂更好的效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超过 79%。
多数 AI 制药公司,仍是要迈上类似 BenevolentAI 公司的道路,在 AI 筛选新药能力的加持下,自己把最有可能成药、最具市场需求的关键品种一步步做大。
在各行各业陆续出现职业被 AI 取代的当下,受冲击的还不止是个人而已。部分公司同样经受考验,生物科技公司在 AI 的冲击下有些危险。
传统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一款药做成之后,其实依然很难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型制药企业,原因是缺少新管线的竞争力。一款药做成后,出第二个爆款依然困难。
在井绪天看来,相比于传统生物科技公司的方式,AI 公司的试错机会更多。也因此,具备 AI 能力的生物科技公司,比传统公司更有机会获得投资。
最佳状态是,生物科技公司具有 AI 能力,可利用自己的技术平台不断发现新药,储备大量管线、药物资产,从中评估选择最有潜力的进行开发。
AI 药物研发行业很喜欢看未来。
赛迪顾问预计,2023 年— 2025 年,将会有一批 AI 研发的药物进入素有 " 死亡之谷 " 之称的临床 II 期,到 2026 年 -2027 年会出现首个上市的 AI 制药产品。
AI 能否帮着生物科技力挽狂澜,仍等待着时间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当 AI 给人类造药吃
AI加持下,新一代头部药企会更强,也会越做越大一串由人类创造、永不患
-
AI 芯片市场“百舸争流”!英伟达的“铁王座”还能坐多久?
财联社7月11日讯(编辑潇湘)英伟达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革命早期的领导
-
2023Q2 全球 PC 出货量继续下跌,已连续六个季度收缩
统计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季度PC跟踪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的PC出货
-
求职市场冲出职校生“黑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惊蛰研究所,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
-
微信传来大消息!苹果 Apple Store 小程序上线 ,所有订单免费送货
据微信派官方微信号,7月11日,AppleStore官方在线商店在微信小程序上
-
大家都在吃肉,只有《扫毒 3》在挨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犀牛娱乐,作者|南如珉,编辑|朴芳料想到暑期档会
-
跟“水果刺客” battle,我第一次赢麻了
水果刺客的刀,背刺的招式总是充满想象力。近日,有网友在深圳光顾了一
-
下月初施行,事关新能源汽车!这一政策有重大变化,专家这样预判……
双积分政策全新修订版发布后,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对现有‘双积分’
-
振业天成山园双景新品正式亮相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7月9日,振业天成答谢宴暨山园双景新品发布会于
-
T细胞交叉反应的利弊:自身免疫和癌症新疗法的挑战和机遇
前言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在抵抗病原体和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
-
最终幻想16将成音乐剧,日本宝塚歌剧·宙组负责制作
SE公司的大作《最终幻想16》已经上市,据悉,许多玩家已经完成了游戏。
-
意外险限社保范围内什么意思?范围包括哪些?
当意外险限社保范围内时,意味着险种提供的保障仅适用于因意外事故导致
-
农村老人养老保险怎么交费?每月给多少钱?
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的交费方式主要分为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种形式。个人
-
平安保险附加意外13什么意思?包括什么?
平安保险附加意外13指的是平安保险公司提供的一项附加险种,用于增强主
-
国寿学生儿童保险怎么样?有用吗?
首先,国寿学生儿童保险的保障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包括意外伤害的保障
-
重大疾病保险保额20万什么意思?怎么买?
重大疾病保险保额20万是指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为20万
-
430亿回购稳信心,蚂蚁估值三年跌七成,新想象力来自何方?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7月9日,阿里巴巴(9988 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
强强联合筑牢肿瘤“三早”防线,轻松集团与早筛网达成战略合作
健康中国,早筛先行。7月11日,在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暨第三届肿瘤早筛
-
特斯拉儿童车Cyberquad 即将国内发布
特斯拉儿童车Cyberquad即将国内发布7月11日,特斯拉释放了一组物料信息
-
银河证券:游戏、营销、影视行业将率先验证AI降本增效
7月11日消息,银河证券认为,AIGC产业崛起之势明显,当前仍处于AI+时代
-
RED CHAMBER朱栈获数千万元融资 强化品牌研发实力
7月10日消息,纯净彩妆品牌「REDCHAMBER朱栈」已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
-
ACL ‘ 23 颁奖井喷!史无前例 75 篇论文上榜,华人面孔占据半壁江山
ACL2023获奖论文现已公布!足足有75篇论文,评选出了六大奖项。其中杰
-
英伟达将成 AI 热潮下的唯一赢家?大摩力挺:它是最佳选择
财联社7月11日讯(编辑黄君芝)近期,人工智能(AI)的热度似乎有所下
-
三星 F34 5G 新机再曝光 现身谷歌 Play 或搭载天玑 1080
【手机中国新闻】三星F345G近日遭到国外媒体频频曝光,新机也通过了多
-
阿里巴巴减持 5.574 亿股商汤科技股票 套现约 10.1 亿
【CNMO新闻】日前,CNMO了解到,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阿里巴巴集团于
-
国产替代狂奔,中国版英伟达何时现身?
导语:在国产GPU突围的道路上,部分厂商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但鉴于硬
-
雾都孤儿英文简介80词(雾都孤儿英文简介)
1、ToRegaintheNatureofGoodness--Reviewof‘OliverTwis
-
学生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怎么报销?
学生医疗保险的报销方式通常分为两种:线上报销和线下报销。线上报销是
-
平安保险学平险电话多少?怎么买?
平安保险学平险的电话号码是95511-5。平安保险学平险可以为客户提供24
-
学生人寿保险怎么报销?怎么查询?
学生人寿保险的报销方式通常分为两种:线上报销和线下报销。线上报销是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友邦儿童医疗保险怎么样?价格是...
- 给儿童买什么保险好呢?需要注意...
- 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增,协鑫能科寻...
- 创始人周成建再“出山”,直播电...
- 腾讯新闻这一年,人员内容大换血...
- 消防隐患曝光|泸溪:消防技术服...
- 黑暗臣服于我!《暗黑破坏神:不...
- 中国足协:两俱乐部官员违规违纪...
- 长虹集团换帅 柳江接替赵勇任“...
- 蒙迪欧1.5T车型价格划算,首推豪...
- 年初裁员 1 万人后 微软宣布...
- 荣耀 MagicPad 跑分曝光,性能...
- 酷比魔方将发新 8 英寸平板 ...
- Apple Store 官方在线商店在微...
- 三年斩获 6 个 IPO,中国药大...
- 伊朗扣押油轮后续更新:伊方指控...
- 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 70 亿元 ...
- 先于美联储转鸽!野村证券:亚洲...
- 三大指数均小幅收涨,汽车产业链...
- “国货之光”完美日记增长遇困:...
- 华为:我只是不造车
- 长江美食|武汉热干面:“过早”...
- 小孩保险一年一万多是什么险?有...
- 医疗险包括意外险吗?有必要一起...
- 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学生怎么查询?...
- 泰康保险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理赔...
- 学生疾病死亡保险赔偿标准是什么...
- 2023WAIC圆满落幕!云天励飞与中...
- 腾讯新闻这一年,人员内容大换血...
- 今天起,上小程序逛Apple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