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形机器人火到国外!不惧偷袭还带闪
2023-08-17 21:22:40来源:ZAKER科技
最新国产人形机器人,这回火到国外去了!
连 OpenAI 联合创始人 Karpathy 都前排围观,当场高呼 " 想要 "。
且看这个 " 人 ",怕不是个 " 武林高手 "(手动狗头)。底盘稳固,突然碰见一脚飞踢,两步轻松恢复平衡。
(资料图片)
甚至还能提前预判,一点儿不大意,直接闪。
背后偷袭,也能大跨一步接化发。不仅会走,这伙计跑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这么一台机器人,来自宇树科技——就是那家把机器狗价格打到万元级别、卖到了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国产机器人公司。
如此背景,加上宇树官方透露的 " 低于 9 万美元(约合 65 万人民币)" 的售价,难怪有网友认为:
(小米 " 铁大 " 成本约为 60-70 万人民币,波士顿动力 Atlas 成本预计超百万美元。)这也是宇树首次展示其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相关进展。而这个发布的时间点,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毕竟这段时间,国产人形机器人可谓消息不断:
前有字节跳动扩建机器人团队的消息传出;
后有前华为 " 天才少年 " 稚晖君的智元人形机器人发布会定档本周五;
今日开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不乏人形机器人的身影……
国产人形机器人,似乎来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时刻。
" 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
还是先来看看宇树这一最新人形机器人的具体细节。
机器人代号 "H1",刚满半岁,身高 1 米 8,体重 47 公斤。
其单腿自由度为 5,包括 3 个髋关节,1 个膝关节和 1 个踝关节。
其中,膝关节电机的最大扭矩为 360N.m,髋关节约 220N.m,踝关节约 45N.m。
根据宇树官方信息,这使得 H1 拥有 " 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 "。电机驱动之下,H1 的行走速度>1.5m/s,跟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差不多,潜在运动能力则能达到 5m/s 以上——
官方的说法是," 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
值得关注的是,宇树 H1 配备了 3D 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
激光雷达在后脑勺上,深度相机在脑门上。尽管官方没有明确说明,但网友们推测,H1 在视频中展示的 " 躲避 " 行为,正是基于高精度传感器带来的环境感知能力。其他具体的技术参数如下:
在如此配置的基础上,宇树初步给出的预估价格是 " 低于 9 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 65 万)。英伟达 AI 大佬 Jim Fan 认为,9 万美元在许多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预算范围以内,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更是非常便宜。
这个价位可以改变行业规则。
不过,H1 尚且只是 " 成果预演 ",宇树官方的估计是,正式商用还要 3-10 年。另外可以看到,H1 的手目前还没办法剪刀石头布,宇树称,未来可选配的 " 灵巧手 " 目前还在开发中。
还有不少网友吐槽,H1 目前的走姿看上去像急着找厕所。
两个月连发新品提到宇树科技,你可能多少见过他们家的 " 狗 ":
在春晚、冬奥会、超级碗、元宵晚会上都有过亮相。
并且最近几个月,宇树动作频繁。H1 之前,就在上个月,宇树还新发布了机器狗 Go 2,9997 元起售,差不多就是最新款 iPad Pro 的价格。
这只狗子接入了GPT 技术,能基于 GPT 的语言能力和大量知识库更好理解人类意图。据说随着存储知识增多,Go 2 还能具备自己的个性。
还支持在背上加一个机械臂或者其他配件。
除了仿生机器人领域,宇树在机械臂、激光雷达上也有布局,已分别发布一款产品。
目前,宇树科技已完成数亿元 B 轮系列融资,由经纬创投和敦鸿资产分别领投。国产机器人热度正酣
颇为巧合的是,曾以 " 天才少年 " 身份入职华为的稚晖君,这周五要带来自己的创业首秀了。
而且也是半年之期、人形机器人。
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周五见分晓。其实今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圈子是相当热闹,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很多新成果。
年初,做互联网厨电的纯米科技,发布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DaQiang,正式入局这一赛道。
据介绍该机器人基于纯米自研算法,能实现身体平衡、清晰准确完成大部分基础行动指令,未来可应对家庭中大部分服务场景。
傅里叶智能发布了 GR-1 机器人,全身自由度达 40 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 300N.m,步行速度达 5km/h(约 1.4m/s),可负重 50 公斤,能够避障、应对冲击干扰等。大厂方面也有相关动向——字节据称正在扩充机器人团队,计划在年底让团队规模突破百人。据悉这一动作来自字节高层的内部探讨,张一鸣、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算法技术负责人杨震原等均有参与。
明确的目标有:生产一些机器人,服务字节电商履约需求;探索把 AI 大模型用到机器人上。
以及小米最近也推出了新一代机器狗。
除此之外,今年 1 月业内头部企业优必选股份有限公司赴港提交 IPO 申请。
行业内玩家大动作频繁,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AGI 火热发展,给仿生机器人的实现补足了最后一块重要拼图,具身智能也成为了 AI 圈新热点,李飞飞团队都在搞。
与此同时产业供应链、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了。
量子位智库在与从业者的交流中获悉,目前仿生机器人行业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化替代。
国产厂商已攻克谐波减速器、液压、电压执行器等零部件技术,涌现出一系列国产企业。
而且受到 GPT 等大模型影响,仿生机器人也迎来 To B 到 To C 的新机会。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形机器人火到国外!不惧偷袭还带闪
最新国产人形机器人,这回火到国外去了!连OpenAI联合创始人Karpathy都
-
直播带货的暴富梦,该醒了!
任何行业基本遵循这样的定律:极少数头部拿走绝大多数收益,广大基层苦
-
【养老“大家”谈 共话养老新时代】----以金融力量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于2035
-
北京宣判首例碳排放配额交易案
北京某环保公司向其发送《报价表》并载明交易配额数量、单价、交割时间
-
又买早了?!小米手环 8 和小米手环 8 Pro 怎么选 ?
随着现代人对运动、健康监控需求的增长,智能手环的形态也越来越完善,
-
“除了长江白鲟,很多动物都已经见不到了”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电影《三体》里的这句经典台词,
-
等了一晚上“车”,雷军最后却放了一只“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深潜atom8月14日晚,雷军的第四次年度演讲以成长
-
腾讯增长生变,视频号成全村的希望?
作者|丁卯范亮高悦编辑|郑怀舟丁卯8月16日港股盘后,腾讯控股发布了202
-
月销 2000 多辆,飞凡汽车离“非凡”还要多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车圈能见度,作者|刘媛媛&思铭那个曾对标特斯拉和
-
高盛再发 50 年后预测:2075 年印度股市全球市值占比将升 4 倍,中国升 3 成
财联社8月17日讯(记者成孟琦)高盛再发52年后的超远预测,这次是预测2
-
重点城市公立三甲医院数量36强,深圳有30所,提升空间巨大
重点城市公立三甲医院数量36强,深圳有30所,提升空间巨大拉萨公立三甲
-
23湖南债108票面利率为3.0200%
23湖南债108票面利率为3 0200%
-
和谐福乐保重大疾病保险怎么样?怎么买?
还可以。 和谐福乐保重大疾病保险是一款以重大疾病为保障对象的保险产
-
出院后意外险什么时候报?怎么报?
出院后意外险的报销时机主要取决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等待期和报案期。
-
婴儿理财型保险是什么?可靠吗?
婴儿理财型保险是一种专为婴儿设计的保险产品,旨在为婴儿提供长期的保
-
48岁上班还可以交五险么?要交多少钱?
对于48岁的上班族来说,交五险一金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情况下,48岁的
-
信泰百万健康重大疾病保险条款有哪些?怎么样?
1 保险责任:明确了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重大疾病导致的医
-
重庆啤酒上半年净利增长18%,高档增长不及2%!总裁李志刚:高端化空间仍很大
8月16日,重庆啤酒(600132 SH)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
河北涿州:抢修工作进行中 社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当地公安民警和保定市对口支援的队伍相互配合,清理小区的淤泥和污水,
-
重疾险是消费险还是返还险好?怎么买最合适?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 对于重疾险到底是消费险还是返还险好,没有一个
-
怎样购买重疾险最划算?一年多少钱?
1 了解自己的需求:在购买重疾险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
平安福重疾赔付几次?怎么赔付?
可以赔付次数与保险合同有关。 平安福重疾是一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
-
友邦保险重大疾病险怎么样?一年交多少钱?
很不错,很多优势。 友邦保险重大疾病险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保险产品,
-
深圳校园意外险报销范围有哪些?报销比例是多少?
1 医疗费用:校园意外险通常会对学生在意外事故中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
-
鸭脖翻身!周黑鸭上半年净利润暴涨453.6%,新一轮跑马圈地又开始了
“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的话题在2022年曾多次引发热议,但随着国内
-
年轻人又开始吃鸭脖了?周黑鸭净利润大涨,半年卖出超1.5万吨
年轻人不爱吃鸭脖了?过去一年,围绕卤味产品受众群体是否改变的争议不
-
近30年至少被盗6次,大英博物馆真的能保护好文物吗?
当地时间8月16日,收纳了超800万件文物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失窃,库房里的
-
长安汽车携手百度,探索用大模型向智能低碳转型
长安汽车携手百度,探索用大模型向智能低碳转型8月16日,重庆长安汽车
-
光伏设备千亿级市场迎利好 光伏行业市场投资分析2023
风电、光伏设备千亿级市场迎利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2030年
-
外媒:北约2%军费支出目标,德国最后一刻放弃立法承诺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16日援引路透社和德国《南德意志报》消息报道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央行: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
- 多处会计错误致信披违规 *ST西...
- 字节跳动抖音子公司推出 AI 机...
- 交易平台 SellCell:美二手市场...
- SUV 取代轿车,“穷”并非唯一因素
- 滴滴回应网约车司机情绪失控疯狂...
- 魔珐科技发布超写实 3D 虚拟人...
- 央行: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
- 鸿运少儿保险到期怎么拿钱?到期...
-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险是什么意思?...
- 一年期重疾险的弊端?续保需健康...
- 重疾险还本金吗?消费型好还是返...
- 重疾险附加身故责任还是单独买寿...
- 支付宝助力服务业数字化再加码:...
- 易鑫集团2023年中报出炉,经调整...
- 魔珐科技重磅推出3D虚拟人产品,...
- 欧盟电池法正式生效
- 稀土不“土”还挺“潮”
- 润本股份冲刺IPO:三年利润复合...
- 夏威夷山火已致 106 人死亡!...
- 机构预估今年手机出货量创十年新...
- “二房东”的狂欢落幕,共享办公...
- 自信点,今天就是市场底
- “铁头”举报新东方违规培训:为...
- 2023加氢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
- 消息称苹果将减产iPhone 15系列...
- 机构: 比亚迪第二季纯电车销量...
- 2023高性能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及...
- 激光喷码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
- 南昌:通过契税补贴、按低限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