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商家参与兴致不高 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电商平台迎来史上最冷清“双12”?

2021-12-08 15:57:25来源:金陵晚报   

昨日上午,“淘宝崩了”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有网友提出“这莫不是已经拉响了‘双12’的购物号角?”

不过,多数网友并不认同,毕竟不少人连“今年‘双12’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知道。事实上,目前多数电商平台已经开启了“双12”预热,但记者采访发现,不同于“双11”的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对于“双12”,商家们参加兴致不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不足。

这个冬天,电商平台恐怕将迎来史上最冷清“双12”。

“淘宝崩了”,然而不是为了“双12”

昨日,有网友反映,逛淘宝时“服务竟然出错了”。当日上午,“淘宝崩了”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的位置,引发很多网友热议。有网友提醒,“双12”将近,“这是大家为剁手预热吗?”

更多的网友则恍然大悟:原来“双12”来了,可是我怎么不知道呢?有电商圈内人士更是直言,“我说今年是史上最冷清的‘双12’,应该没人反对。”

事实上,“双11”落下帷幕没多久,各大平台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双12”了。昨日,记者浏览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发现,多数已经开启预热,售卖期一般截至14日。一些平台的Logo更新为“双12”元素,均有专门的“双12”大促界面专区,首页不少商品标题前也显示大促标志。

但是,少有电商平台对今年“双12”促销活动进行大规模宣传,消费者收到的店铺大促信息也急骤减少,甚至处于电商大促中心的超级带货主播,目前也动静不大。

这与今年“双11”的热闹景象完全不同。今年“双11”预热之前,各式爆款清单、攻略文档被刷屏,消费者早已被各色表格花了眼。就在10月20日晚间,“淘宝崩了”和“‘双11’预售”双双登上热搜的第一和第二,平台的服务器已然扛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今年“双12”的促销氛围也比不上往年。“去年这个时候,关注的店铺早就派发优惠券了,今年静悄悄……”南京购物达人田雨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设立初衷看,“双12”主要针对天猫以外淘宝平台的中小卖家。作为一个上承“双11”购物狂欢、下接新年的日子,“双12”也曾是商家、消费者意犹未尽后的“主战场”。

亮点不足折扣不高,消费者捂紧钱包

“他们累了,我们也倦了。”对于今年“双12”的冷清,田雨笑称。

她表示,拼单优惠、品类优惠券、店铺优惠券、跨店满减,今年“双12”平台和店铺仍然延续着“双11”的玩法,亮点不足、索然无趣,整体折扣力度也不及“双11”。

另有市民称,“‘双11’的劲还没缓过来,这‘双12’就要来了,钱包实在承受不起!”也有人吐槽,“双11”买的东西还没收到,只能不逛不看。当然,也有消费者想稍微参与下“双12”,查漏补缺或者购买些年货。

记者询问了几家消费类企业,得到的回复多是“会有活动,不会很大”。南京一家直播电商公司负责人则透露,在供应链与团队的加持下,公司已经做到了天天有直播,“双12”的概念已被弱化,仅会加场少量的品牌联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双11”整个社会倡导理性购物,不再一味追求销售额等数字神话,往年常见的大屏实时播报、零点捷报统统失踪,但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已是不争事实。记者拿到的一份A股上市公司“双11”销售战报显示,公司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已是今年少有实现正增长的企业之一。

“年度最为盛大的促销活动尚且如此,‘双12’被冷落是必然的。”南京秦淮区某服装企业总经理直言。在她看来,此前拉长的“双11”促销,已经加重了品牌负担。不少公司还将面临暖冬季、圣诞节、元旦、年货节的促销策划,在应接不暇的情况下只能放弃某些购物节。

年内电商最后“一仗”,新锐品牌抢抓机会

资深电商评论员鲁振旺分析,电商巨头热衷于造节,既可以提高平台销售额、品牌广告费用,也可以通过这种声势浩大的促销拉新。但随着行业走向多极化、消费者困于算计,特别是直播电商打出“每天都是过节”的口号,作为“双11”延续的“双12”,其影响力逐步走弱。直接表现就是,“双12”并没有如“双11”那般铺天盖地强势宣传,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也较弱。

易观分析流通行业分析师陈涛也表示,如今电商大促逐渐常态化,平台、商家、消费者的天平也倾斜于每年的“618”和“双11”,导致“双12”的电商节属性不如以往明显。

记者注意到,随着“双12”购物节势衰,电商圈内也出现“‘双12’是否可以消失”的讨论声。对此,前述两位业内人士认为,电商购物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双12”是否消失,选择权在消费者手中。从现阶段来看,这个节日仍然有商家借势促销、消费者获得优惠机会的功能。

目前,部分新锐品牌仍然享受电商造节红利。在日前券商组织的一次上市公司调研中,某国产化妆品公司透露,今年“双11”业绩增速惊人,新产品也达到了破圈效果,公司正在热切等待“双12”,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双12”是年内电商最后“一仗”,其仍然能激发一定的消费需求,但经历多个购物节的洗礼后,消费者显然会更加冷静。

(江芬芬)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