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刺客”,酒店着急
2023-08-11 23:18:41来源:ZAKER科技
这个暑假,酒店 " 刺客 " 如约而至,甚至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些。
(资料图片)
600 块一晚的汉庭,700 块一晚的如家," 月薪两万住不起如家汉庭 " 的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尽管对价格的敏感度见仁见智,但酒店涨价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酒店行业的定价历来与市场的供需关系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每当假期,尤其是暑假、黄金周等长假期,热门地区酒店涨价十分常见,也符合市场规律。只是,今年暑假,经济型酒店将近 100% 的涨幅,并不多见。
8 月 7 日下午,汉庭酒店母公司华住集团回复媒体,疫情过后,旅游市场正在快速复苏,而酒店行业的供给恢复速度还没有完全同步,供需的不匹配也导致部分热门地区价格波动明显。
诚然,随着疫情全面开放后,市场旅游热度十分高涨,尤其是这个暑假,旅游市场火热空前。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这个暑期将是过去五年来 " 最热 " 暑期,6 月至 8 月国内旅游人数将达 18.54 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 28.11%。
经济型酒店大幅涨价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为了利润。酒店价格上涨,意味着营收规模增大、利润增高。申万宏源曾在研报中测算:同样入住率的情况下,中端酒店的营收规模能达到经济型的 2-2.5 倍。
过去几年,很多酒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日子不好过。从数据上看,华住、锦江、首旅如家三家酒店集团,去年仅锦江一家盈利,华住、首旅如家共亏损超 20 亿。拉长时间来看,冲刺中高端市场成为华住、锦江、首旅如家的共识。近几年,三大集团都一边布局中高端品牌,一边大量关闭定位低端的酒店。
这样的战略之下,涨价或许是酒店行业未来的主旋律。酒店们努力跑向高端,但当价格与 " 希尔顿们 " 相差不多时,挑战也随之而来,需要补的课也很多。
01 月薪两万,也住不起经济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不再经济了。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市场的消费热情也十分高涨,承担人们出门在外住宿的酒店迎来了一波大涨价。
近期,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酒店价格 " 越涨越离谱 " 迎来了市场的关注。不少消费者发现,曾经每晚一两百的经济型酒店汉庭、如家等品牌价格已经翻倍。
尤其是在北京这类暑期旅游热门城市,价格则更高。连线 Insight 搜索发现,定位地标性建筑天安门,汉庭酒店一间 15 平米无窗的大床房定价 706 元;如家 neo 酒店一间 15 平米无窗的大床房要 822 元。
北京天安门汉庭酒店与如家精选 neo 酒店价位,图源 OTA 平台凭借地理优势,前者距离天安门步行 1 公里,后者就在前门大街,的确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段。这对于游客来说,确实方便了出行,但远超出往年同期的价格,还是劝退了不少消费者。
社交媒体上," 搬砖三天,住不起一晚酒店 "" 酒店涨价凶猛 " 等词条引起外界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部分地区涨价只是酒店行业整体涨价的缩影。海通证券研报显示,今年 " 五一 " 小长假涨价最明显的是机票和住宿,五星酒店和三星以下酒店涨价幅度最大。国家统计局发布 7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显示,宾馆住宿价格同比上涨 13.1%,环比上涨 6.5%。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复苏,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再次被点燃。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 23.84 亿,比上年同期增加了 9.29 亿。
一边是需求端的 " 报复式旅游 ",一边是供给端供应不足。
《2022 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 36.1 万家,较 2020 年减少了 8.6 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较 2020 年减少了 2.7 万家,其他住宿业较 2020 年减少了 5.9 万家。
对比供需两端天平,酒店行业自然是处于一个 " 物依稀为贵 " 的市场。在井喷式的出行大趋势下,尤其是叠加暑期的阶段性需求,酒店行业的供给严重不足,涨价也变得顺理成章。值得关注的是,涨价动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型酒店。这和酒店集团的战略调整不无关系。
以两大巨头为例,2022 年,华住、首旅如家集团分别关停了 142 家、298 家经济型门店,同时分别新增了 363 家、133 家中高端门店。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从整个市场来看,2020-2022 年中客房数量缩减最多的是经济型酒店,一共减少了 355.9 万间。
可以看到,酒店不约而同地发力中高端市场,低端市场的经济型酒店则数量在减少,供不应求就会涨价。随着经济型酒店不断被调整优化,未来消费者能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少。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经济型酒店价格涨幅较大、数量较少,本质原因在于过去三年的营收压力,让酒店集团着急了。
02 一切为了利润,夺回失去的三年
回顾过去三年,酒店行业无疑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有限的市场加速了行业的淘汰赛,一批单体酒店提前告别了市场,行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也有明显提升,呈现出 " 强者更强 " 的局面。
但即便是行业巨头,这一时期的业绩也在下滑。
以三大酒店集团为例。除锦江酒店外,华住集团和首旅如家 2020 年至 2022 年这三年的净利润都为负数。其中,华住集团三年共亏损约 45 亿元,而首旅如家三年共亏损了约 13 亿元。这意味着,尽管连锁酒店巨头在疫情期间展示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也必须要加速夺回失去的三年。
涨价,这个看似粗暴的方法,效果却立竿见影。反映到衡量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上,则更加直观。
7 月 25 日,拥有汉庭、桔子、全季等多个品牌的华住集团公布了 2023 年二季度初步业绩情况。数据显示,2023 年二季度,华住 RevPAR 恢复到 19 年同期的 121%。其中,4 月份至 6 月份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已分别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27%、115% 及 123%。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华住在 18 个国家经营着 8750 家酒店,拥有 844417 间客房。第二季度新开业酒店达 374 家,基本符合增长预期。同时,新签约酒店数量进一步回升,本季度达到 1000 多家。
对此,华住集团表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的复苏,主要是受到第二季度旅游需求的支撑和日均房价上涨的推动。
锦江酒店在 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也提到,一季度境内酒店整体 RevPAR 同比增长 41.31%,为 2019 年同期的 103%。4、5 月份境内酒店整体 RevPAR 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13.48%、61.63%,分别为 2019 年同期的 116%、104%。
同期,首旅如家公布业绩预盈公告称,2023 年上半年,公司全部酒店 RevPAR 为 147 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66%。
作为酒店的经营指标之一,RevPAR 衡量的是酒店整体及单个房间的收入潜力。这意味着,行业头部的经营效率已经恢复到 2019 年的水平,甚至比当年更高。
房价高,直接提高了酒店们的赚钱能力。曾经血亏三年的酒店,又开始集体回血。2023 年第一季度,华住集团的净利润为 9.9 亿元,与 2019 年第一季度的 0.99 亿元对比,同比增长了 900%。而首旅如家 2023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1.15 亿元,同比 2019 年 Q1 的 0.98 亿元增长了约 17.3%。
而从日均房价来看,相比于 2019 年,酒店们的要价能力在提升。华住集团 2023 年 Q1 综合日均房价为 274 元,同比 2019 年 Q1 增长 24.55%。锦江酒店 2023 年 Q1 综合日均房价 239.28 元,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长 17.36%;首旅如家 2023 年 Q1 综合日均房价为 214 元,同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23.7%。
到了今年二季度,酒店们的赚钱能力仍在提升。
首旅如家表示,伴随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内商务出行及休闲旅游需求持续扩大,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6 亿元 -3 亿元,同比增长 168%-78%,实现扭亏为盈。
锦江酒店表示,得益于市场整体恢复增长,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 亿 -5.5 亿元。
事实上,利润提升是过去几年行业玩家长期布局中高端市场的结果。一般来说,中高端酒店比经济型酒店利润高,卖出越多中高端酒店意味着赚越多。
正因如此,酒店们有意地放慢了经济型酒店扩张的脚步。即便是开经济型酒店,其价格也涨得更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住和首旅如家旗下中高端酒店每晚平均房价在 426 元和 329 元,较 2019 年同期分别上涨 17.7% 和 7.9%。经济型酒店涨得更多,每晚均价在 241 元和 171 元,较 2019 年同期上涨 26.2% 和 14%。
经历了三年的阵痛期,酒店涨价、走向高端,已然成为市场玩家的共识。不过,作为长期定位经济型酒店的玩家来说,想要冲击高端,并不容易。
03 冲高端,拿什么和希尔顿们比拼?
高端市场是块肥肉,谁都不想放弃。
从整个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中高端酒店的需求在明显升高。华住执行副总裁在 2019 年就曾总结过消费升级下居民的酒店消费意愿:" 过去高端酒店的客人 50% 以上都是外国人,而现在 90% 以上都是中国人。"
需求端推动了中高端酒店市场的水涨船高,酒店们也开始纷纷转型。
细数国内三大酒店巨头,华住是最先转型中高端的。2010 年,华住率先推出中端品牌全季,三年后又推出了高端品牌禧玥、度假品牌漫心。它在 2022 年关掉了 600 家经济型酒店,新开了 1400 家中高端酒店,如今,中高端酒店品牌为华住贡献了超六成的营收。
全季酒店,图源华住集团官网2015 年,首旅如家从 2015 年开始创立中端品牌 " 如家精选 ",随后又成立中高端和高端酒店事业部,相继推出和颐至尊、建国璞隐等品牌。2022 年,首旅如家关停了 298 家经济型门店,同时新增了 133 家中高端门店。
2016 年,锦江集团先后控股铂涛集团和维也纳酒店,成为全国第一大酒店集团。其中,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20 年中档酒店品牌中,维也纳酒店市占率达 27.0% 排名第一。2022 年锦江年度报告显示,锦江中端酒店占比为 55.6%,经济型酒店占比为 44.4%。
在拓展中高端品牌之余,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改造也是其转型的重点。
以汉庭、如家为例,汉庭已经升级到汉庭 3.5 版本,7 天酒店也更新到了 7 天 3.0 版本。其中,伴随着智能化升级、环保材料装饰,曾经的传统经济型酒店也提档升级不少。
之所以优化调整经济型酒店,大力布局中高端酒店,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力成本和租金压力不断上涨,经济型酒店房价或许已经很难扛住成本上升的压力。冲击高端,意味着更多的利润。
申万宏源曾在研报中测算:同样入住率的情况下,中端酒店的营收规模能达到经济型的 2-2.5 倍。2022 年,尽管同属 " 全球十大酒店集团 ",但万豪集团营收 207.7 亿美元,约等于 10 个华住、13 个锦江、28 个首旅。
从 RevPAR 上看,中高端酒店也明显高于经济型酒店。对比三大酒店集团 2023 年 Q1 的平均客房收入发现,中高端酒店的平均客房收入在经济型酒店 1.5 倍以上。
此外,中高端极端产品盈利高、受众稳定,遇到经济下滑和市场风险时,抗风险能力显然要比经济型酒店强。
酒店业的权威市场分析 STR 披露的数据显示,就国内市场而言,截至今年 6 月,中高档酒店市场需求恢复程度优于其他级别,所有级别平均房价均恢复或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
当经济型酒店都在冲中高端,价格提上去了,服务、环境则是吸引消费者下单更重要的因素。
今年上半年,华住集团 CEO 金辉曾表示," 底层、产品、服务——经济型酒店完全值得把过去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 "。
不过,服务质量、品牌形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顾酒店行业的发展,希尔顿、万豪、香格里拉等高端酒店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布局,已经率先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其服务质量和环境品质也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华住、锦江、首旅如家此时转向,必须要尽快跟上老玩家的步伐。
可以确定的是,酒店集团冲刺中高端,是个趋势。据华住集团透露,2023 年第二季度,华住集团待开业的经济型酒店为 1092 家,而待开业的中高档酒店为 1747 家,明显高于经济型酒店。
新的行业趋势之下,考验酒店品牌的仍是抢占市场、赚钱的能力。短期来看,消费旺季或许可以凭提价赚钱,但长期来看,仅靠提价是无用的,服务、环境等各方面的硬实力都要跟上。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变身“刺客”,酒店着急
这个暑假,酒店刺客如约而至,甚至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些。600块一晚的汉
-
海南“村VA” | 东阁镇队3:0轻取会文镇队 成功闯入决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8月11日消息(记者陈望)8月11日晚,2023年“九九
-
上海楼市政策优化等风来,二手房交易量大增,开发商等待救援
图片来源:图虫二三线城市购房政策层层优化,一线城市也在等待之中。据
-
明星私募姜广策即将出任睿昂基因独董 旗下五只基金产品今年亏损
不出意外的话,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姜广策将很快出任睿昂基因(688217 SH
-
应对台风“卡努”吉林舒兰转移安置2.3万名群众
舒兰市应急救援中心主任李志恒表示,对特殊人群采取“一对一”“多对一
-
“年度反转”室温超导,8 月的一场愚人节
文|雪小顽编辑|苏建勋整理、制图|张玉琼、周愚最近半个月,室温超导是
-
在一起 才是中国汽车 才能合力出奇迹
在丈量「一起成为全球车企」的愿景与机会里,比亚迪看见光照进了地面,
-
阿里变革,更进一步
8月10日,阿里巴巴发布1+6+N组织变革后的首份财报。变革效果在财报里得
-
证监会同意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期货注册并确定为境内特定品种
证监会近日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海出口
-
30枪,头部连中3弹,重建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害现场→
当地时间8月9日,距离总统选举还有11天时,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
-
艾森股份科创板IPO:核心技术先进性存疑,曾遭大客户削减订单
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陈丽娜编辑|孙一鸣8月14日,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
-
中国创新药靶点同质化严重,中国科大附一院刘连新:药物研发应以患者为核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
-
协助转移安置300余名村民!洛阳一救援队收到涿州村民的锦旗
10日,洛阳应急救援协会收到一面来自河北涿州的锦旗。锦旗由涿州市清凉
-
(新华全媒+)江源科考探究辫状河流之变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题:江源科考探究辫状河流之变 新华社记者刘诗
-
电力抢修人员忘我投入 门头沟区109个村居全部恢复市电
门头沟区受灾情影响断电的109个村居,除转移安置村已全部恢复市电。一
-
十三届市委第二轮巡视完成反馈
十三届市委第二轮巡视反馈工作全部完成。市委巡视组分别向本轮巡视的24
-
黑龙江绥芬河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
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绥芬河东宁站(东宁市东宁镇)8月11日15时水位
-
种草之后还要“种树”?播客的商业化能否开启新篇章
播客本身都无法大众化的情况下,种树又有多少值得期待呢?近年来,无论
-
被一场暴雨“唤醒”的图书业
好的阅读要冒巨大的风险。它会使我们的身份、自我变得脆弱。这是乔治·
-
菜市场旅游,怎么在当代年轻人之中兴起了?
曾经,我们很难将菜市场和年轻人联系到一起。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枢纽
-
游戏行业的暴利成了笑话
这几年,手游行业变了天,游戏营销也越来越难做。头部效应明显,买量效
-
“大甩卖”也没用!英国 93 年老牌零售商破产
大甩卖也没用!英国93年老牌零售商破产:旗下门店400家,员工1 2万去年
-
美国7月PPI同比增长0.8%,结束连续12个月下降
美国7月PPI同比增长0 8%,预期增0 7%,前值增0 1%;7月PPI环比增长0 3%
-
科思股份(300856)8月10日股东户数0.89万户,较上期减少3.26%
来源:证券之星近日科思股份披露,截至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90
-
租车出游激增::一车难求租价上涨,热门旅游城市订单同比涨60%
2022年7月在新疆旅游的某一天,23岁的小雨自驾在独库公路的盘山道上。
-
手续费“水涨船高”,多地出台寿险银保业务自律公约、杜绝“小账”“暗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近年来,当个险渠道面临深度转型之际,银保渠道重回
-
宏观利空降临热点全面熄火 三大运营商半年合赚近 1100 亿逆市走强
财联社8月11日讯(编辑马轶杰)港股今日全天低迷,恒生科技指数领跌2 3
-
财报里的阅文:撞开网文天花板,AI+IP 能否锚定未来?
AI重塑行业,不会一帆风顺。AI+IP能否彻底打通阅文任督二脉,撬动行业
-
最高减持 60 亿!2 日内 3 只券商股披露减持计划,2000 亿龙头开拍“减持连续剧”
财联社8月11日讯,券商板块在经历了一波大涨后,部分公司股东开始择机
-
变相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重庆放松公积金置换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
财联社8月11日讯(记者李洁)热点城市重庆出台了七项楼市扶持政策,其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云朵crm-适合教育行业crm管理系...
- 勒布朗给自己最好的建议?里夫斯...
- 中国太平保险团体意外险一般可以...
- 意外险身故必须要火化证明吗?能...
- 人身意外险年龄限制多大?怎么买?
- 50岁了单位还给交养老保险吗?什...
- 消费型的重疾险和长期的重疾险区...
- 再拨14.6亿救灾资金 各地多举措...
- 高薪族最“受伤”?美国申领失业...
- 疯狂小杨哥,把上市公司的股价打...
- 蒙山村(关于蒙山村简述)
- “我家的灯牌”占二分之一,还是...
- 城乡养老保险不交会不会影响老人...
- 信用卡航空意外险怎么用?怎么用...
- 泰康的重疾险一交就是二十年真的...
- 团险意外险哪个保险公司的好?怎...
- 买一份意外保险大概要多少钱?死...
- 宗馥莉接棒后,娃哈哈业绩回暖,...
- 华为上半年营收3109亿 轮值董事...
- 癌症早筛产品如何放量?诺辉健康...
- 华为声明: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
- 海正药业:我们确认公司副董事长...
- 金龙鱼上半年营收1187亿元,净利...
- 荣耀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全国范围内...
- Redmi K60 至尊版确认搭载 1....
- 国产手机普及 24GB 大内存!最...
- 小米正式发布 Redmi 12 5G 8...
- 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超 75%...
- 创年内最大跌幅!沪指收跌 2.01...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近72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