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元热钱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机遇
千亿元热钱涌入,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当下最火的产业之一。
8月23日上午,禾美汽车举行了Pre-A轮投资签约仪式和新能源汽车专项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余姚阳明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和杭州九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共同出资组建宁波甬欣九智新能源汽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以支持禾美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在余姚的持续发展,总基金规模拟框定50亿元。
几乎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吉祥航空的母公司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将入局造车,通过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开创一家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并且将汽车品牌命名为“吉祥汽车”。在更早的几天前,海尔造车、联想造车的消息也被传得沸沸扬扬。
与任正非抛出的“寒气论”相反,也与全球经济衰退、猛烈的通胀侵蚀、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等多重压力逆向而行,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热火朝天,不断吸引各方资本的疯狂涌入。然而相关企业估值飙升、跨界玩家以钱开路、各地政府争相抢夺新造车企业,造车热的背后,市场或许需要更多冷静思考。
新能源汽车确有巨大增长空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直逼30%,市场终端呈现供需两旺的特点,传统主流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爆款频频涌现,产品布局逐步细分完善,但资本市场“过热”等问题也正在凸显。典型现象就是各行各业都在造车。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势力的崛起,突然让很多人发现,原来造车并非高不可攀。于是传统汽车工业的格局开始被打破,越来越多玩家涌入,竞争不可避免地被前置了。
在联想、海尔和吉祥航空之前,已经有10余家企业先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且对高端车钟爱有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界造车及参与造车的品牌有,通讯领域的华为、苹果、小米、OPPO;地产领域的恒大、宝能;互联网领域的谷歌、百度、阿里、腾讯、360;家电领域的美的、格力、海尔、创维;出行领域的滴滴、货拉拉;科技制造领域的联想、大疆创新、富士康等。
Oliverwyman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认为,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变革,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技术或者产业链输出,将自身在数据、算法、制造、产业链等领域的资源嫁接到汽车产业,为自身的转型寻找一个突破口。“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跨界造车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都在其主业领域遭遇到了困境,新一波造车新势力几乎都面临着转战新战场以寻找业务新增长点的压力。”张君毅说。
财报显示,上半年,小米实现1435.22亿元的收入,同比下滑12.8%;经调整净利润49.40亿元,同比下滑60.1%。小米旗下的手机业务早已陷入瓶颈,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便成了小米需要考虑的问题,造车业务被外界视为小米的解困之计。事实上,手机业务的疲软不仅是小米面临的问题。来自Canalys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和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大盘出货量同比均出现下滑,降幅分别达到8.9%和10.1%,这也就不难理解手机厂商为何纷纷跨界造车。
手机业深陷困窘,航空公司也受疫情影响正处于极度煎熬中,很多行业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左右为难。张君毅指出,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支持的产业,且能源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趋势和新技术都能在汽车领域得以应用。与此同时,资本在房地产和教育领域投资受挫后,急于寻找更佳的投资领域,而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少数几个方向明朗、具有广阔发展前途和巨大投资回报的领域,热钱、资本自然而然会涌入到这一领域中来。
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分析,特别是近日巴菲特减持比亚迪股票,以14年的投资获得近33倍的盈利,投资资本成功回收的同时达到了理想的收益效果,其“创富效应”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更加激发了投资界的热情,各界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加之中国汽车出口持续走强,上半年,中国向海外出口了12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1%,说明中国汽车制造作为全球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已经是客观事实。在疫情反复、供应链危机、全球政治局势动荡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汽车业仍表现出令人惊喜的韧性,也增强了外界对中国汽车的信心和投资热情,预计这股热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成功不易,需对汽车行业保持敬畏
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阵容日趋扩大的同时,车企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市值也快速增长。比亚迪目前市值近万亿元,广汽埃安估值过千亿元,上汽智己的估值近300亿元,阿维塔的估值也成倍扩增快速过百亿元。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市值也是呈暴增态势,而造车新势力的代表特斯拉市值甚至超过传统九大汽车制造商之和。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就直言,目前新能源汽车板块存在一定泡沫,重点是未来这些车企能否把泡沫转化为自身的资源实力。
薛旭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本身就是以估值为基础。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投资者看到某些产业出现增值前景时,大量资本蜂拥而至必然产生泡沫。因为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上总会出现少数领军者,资本涌入到一个新兴领域时都想率先找到这样的领军者,某种程度上推高了企业的估值,“或者说估值太低显得企业不够自信”,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估值持续走高,这种泡沫的出现也很正常,符合市场规律。
事实上,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是以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竞争点,竞争异常激烈之下,领军企业还未完全出现,仍有投资机会,这也是资本争相涌入的原因所在。但在这一过程中,薛旭认为,投资界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判断能力偏弱的劣势已经暴露出来,如董明珠投资的银隆就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投资界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到更强的前瞻。不过有发展也有淘汰,投资失败也属于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薛旭说。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投资都基于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其中不乏换取当地资源、短期投资套现的投机思想,甚至投资骗局也曾多次上演。赛麟汽车和拜腾汽车的两次重大投资失败,直接催生了国内首个抑制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的省级政府文件——江苏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
张君毅分析认为,按照汽车行业的规律,一款车型从研发到投放至少需要3年时间,加上进入市场销售,整个生命周期需要7~15年,所以汽车领域的投资是一种长周期的投资。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之下,一些投机者一切以钱开路,不考虑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无视行业发展规律,急于推动企业上市,短期内快速减持套现。还有一些投资者存在盲目性,基于产业抱负而入局,缺乏审慎判断,这都给投资和行业发展带来风险。
“要知道,特斯拉是一家发展近20年的企业,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性企业蔚来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至今尚且有不少挑战,更何况一些曾经取得辉煌业绩的车企又在走向衰落。”张君毅指出,汽车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品牌成功的标准是销量可持续且盈利,但一些跨界者却简单地将“企业能够生存下来”作为成功的标准,缺乏对汽车行业最基本的敬畏。
热钱涌入,尤需冷静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是大势所趋,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烧钱”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众多车企得到财务投资、价值投资,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也能促进产业持续升级,但仍需谨慎部分追求时效、短期投机炒作的行为。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自我供血”能力和研发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则要始终保持冷静,保持审慎和理性的判断。
很多人判断,目前新造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过于激烈,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机遇有,但对普通玩家而言根本抓不住。薛旭认为,竞争激烈是商业活动的永恒主题,但企业只要有足够先进的思想,无论多么激烈的竞争依旧可以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对于投资者而言,永远都有机会,关键在于对汽车产业的研究要深入和细化,从原理上掌握规律,切忌盲从。
张君毅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已经出现回归理性的迹象,表现在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支持开始有选择性和侧重点,从北京、上海、合肥等地支持策略的微妙转向上便可以窥见一二。
不久前,ST众泰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建设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璧山区政府承诺全力配合ST众泰复工复产及新车型导入,并在权责范围内依法予以相应支持。但仅是对ST众泰租用原重庆众泰相关资产前两年实际产生的租金予以补贴,并表示后续当地政府将根据ST众泰生产的车型及新导入的车型整车销量情况,给予一定补贴。从中可看出目前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的慎重。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疫情近来呈现出明显的反弹趋势,对于多个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下行趋势之下,下半年的汽车消费情况并不容乐观,种种压力或使新能源汽车的泡沫逐渐显现,需要行业共同面对并深入思考。
张君毅判断,就乘用车整车领域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空间已经缩小,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入局门槛相对较低,或有一些投资空间,目前更多的投资热度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补链、强链是现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与新能源汽车制造相关的装备机器,如芯片光刻机等领域也释放出投资机遇。
“我们不能阻止热钱的涌入,惟一能做的就是比热钱跑得更快。”张君毅认为,未来3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非常重要,假大空、讲故事的手段已经笼络不住市场,要做的是进一步提速前进。对于产业而言,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将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不赚钱甚至倒贴钱”的企业注定是没有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学会借资本之风让创业之船不断前行,而不是被资本反噬、劣币驱逐良币。
◆一家之言
资本投入还需成为优质产能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不久前举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就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否存在投资过热现象。他表示,以动力电池行业为例,大部分投资者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都高度关注投资回报率,虽然这些投资做了很大的规划,但实际投资时也是一步一步分多期、看订单审慎推进。
虽然去年电池行业投资达到万亿左右,看似很大,但动力电池本身是个更大的产业,不仅在汽车领域使用,在储能、船舶、飞机等交通全面电动化背景下都有广泛应用;不仅在中国使用,未来1/3的动力电池还要供应出口。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会超过1TWh,2030年出货量会攀至2~3TWh,产业本身的产值就达到万亿元。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将动力电池作为战略性投资产业,中国必然要抢占制高点,先把产业链规模做上去、做扎实。基于此,欧阳明高反而担心动力电池需求量过猛,导致电池供应紧张。“虽然看起来投资很大,但优质产能永远不足,这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欧阳明高说。
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汽车行业积极把握“换道超车”发展机遇,汽车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传统主机厂与造车新势力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核心零部件企业强势崛起,基础材料及配套设施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今,我国汽车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借力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加速实现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是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协助大量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参与到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浪潮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完成并购重组动作,真切地以金融活水助力了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追逐,恰好代表着对其未来前景的看好和模式的认可,为行业注入了发展活力、增强了信心。热钱涌入存在盲目性和投机性,必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虚假繁荣,一定程度的泡沫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如果大量热钱、游资盲目进入汽车产业,则只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
千亿元热钱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机遇
千亿元热钱涌入,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当下最火的产业之一。8月23日上午,禾美汽车举行了Pre-A轮投资签约...
-
两项政策相继发布 双重利好提升卡车司机从业幸福感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要求取消和调整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
-
重磅!5款国内主流自动挡重卡测试数据揭晓
8月29日,2022年度中国商用车综合性能测试(AMT自动挡牵引车)发布会在京举行,5款国内主流自动挡重卡的各...
-
国际油价周三盘中跌超1% 创调整以来阶段新低
继9月6日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超3%后,7日布油和美油一度跌超1%,再创调整以来阶段新低,重回俄乌冲突爆发前...
-
“宁王”大涨提振创业板指 双创指数表现较强
隔夜美股全线收跌,A股再次走出独立行情。7日,上证指数收获四连涨,宁德时代涨超4%,提振创业板指涨逾1...
-
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4.1% 出行相关商品出口增速放缓
根据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504 5亿美元,增长4 1%。其中出口3149 2亿美元,增...
-
红宝丽股价止步两连板 换手率超过40%
近来,受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的替代性利好刺激,环氧丙烷板块持续活跃,红宝丽(002165)股价更是连续两日...
-
A股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完毕 券商解读高景气行业
A股上市公司中报已经披露完毕,总体来看,全部A股中报业绩增速有所下滑,其中,上游能源、材料和半导体...
-
观焦点:网贷太多了还不动了怎么办?能慢慢还吗?
如果是网贷欠的钱还不是很高的话,大家可以向家人坦白,争取得到家人的谅解和帮助,先借钱将欠款还上,...
-
环球热推荐:保险到底要不要退?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具体退不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你购买的保险性价比不是很高,保障也不是很齐全,而且...
-
观察:一年一万多的保险能退多少钱?怎么退?
退保能退多少钱和一年交多少钱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得根据大家退保的时间来看,一般退保分为全额退保...
-
世界报道:百万医疗险续保条件如何?有终身续保的吗?
百万医疗险还是比较不错的一个产品,它的费用是比较便宜的,但是它的保障却非常的好,可以给到比较高的...
-
百事通!退保去哪里?流程是什么?
退保的方式有很多,就比如线下柜台退保、电话退保、官网、APP、公众号退保等。 1、线下柜台退保:直接...
-
每日关注!马斯克请求推迟审理Twitter诉讼案但被法官驳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7日晚间消息,据报道,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法官凯瑟琳·麦考密克(KathaleenMcCo...
-
【时快讯】AI硬科技擘画 全球科创中心产业新图谱
北京商报讯。”这是中关村壹号“数智ONE”宣传片第一幕提出的问题。目前,园区硬科技企业有132家,2020...
-
视焦点讯!苹果宣布发布iPhone 14系列机型 起售价5999元
此外,AppleWatchSeries8、新一代AirPodsPro在内的多款新品也相继亮相。在价格方面,iPhone14起售价5999...
-
每日观察!B站把弹幕玩明白了 新专利弹幕可播放音频
新浪科技讯9月7日上午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弹幕的播放方法及装...
-
环球讯息:苹果对山寨下手了 iOS 16将弹窗提醒非官方AiPods耳机
今天凌晨苹果除了发布iPhone14系列手机之外,还推出了iOS16正式版,还有AirPodsPro2无线耳机,降噪能力...
-
当前短讯!银行系险企保费收入稳健增长,建信人寿二季度扭亏为盈
文|记者何秀兰凭借股东庞大的资产规模和知名的品牌影响力,银行系险企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目前,10家银...
-
全球观速讯丨小鹏G9发布NVH控制信息:在车身结构、用料配置上下足功夫
小鹏G9发布NVH控制信息:在车身结构、用料配置上下足功夫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小鹏G9在NVH控制方面的一...
-
【天天新视野】保时捷已委托德意志银行负责其IPO发行
保时捷已委托德意志银行负责其IPO发行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9月7日,德意志银行发言人表示,保时捷已委...
-
环球热门:【国际快讯】马斯克狗狗币诉讼案规模扩大;特斯拉缩短Model 3/Y在中国的交付时间;英特尔否认将在印度建厂
【国际快讯】马斯克狗狗币诉讼案规模扩大;特斯拉缩短Model3 Y在中国的交付时间;英特尔否认将在印度建...
-
环球百事通!交易日连续飘红,巴菲特减持“乌云”散了?
交易日连续飘红,巴菲特减持“乌云”散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已飘红两个交易日了,似是在暗示股民,巴菲特...
-
51家广东民企入榜500强!深圳25家企业上榜
9月7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分别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
-
估值630亿元!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获批
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总部位于常州的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日前已获...
-
1.02亿元!深圳首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成功投放
9月7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在该行推动和指导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运用...
-
前8月沪深两市新增223家上市企业 苏企IPO数量领跑全国
2022年1至8月,沪深两市共计新增223家上市企业,合计募集资金4181 54亿元,其中主板和创业板有142家企...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元关口 美元兑日元突破142关口
9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 9160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调64个基点。在岸...
-
瞄准“高质量” 江苏银行业上半年净利润表现亮眼
上市公司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之一。日前,2022年A股半年报披露收官。江苏板块的中考成绩也悉数亮相。...
-
抢抓时间“窗口”上市 创业板拔了头筹
一段时间以来,一级市场上众多企业IPO的热度不减,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中...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精彩推送
- 盲盒经济乱象丛生 百亿级市场面...
- 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110家...
- 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公布 ...
-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补血” 南银...
- 多家银行推出“云闪付版”App ...
- 三大清单启示:农业科技创新并非...
- 世界球精选!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怎...
- 今日观点!百万医疗及重疾有什么...
- 每日热点:单位退保证明怎么开?...
- 环球快报:中国人寿百万医疗续保...
- 当前信息:百万医疗能不能单独买...
- 202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2家企...
- 精彩看点:能源危机下电动车也难...
- 新资讯:5999元起!iPhone 14系...
- 世界讯息:iPhone14 Pro刘海变...
- 天天速讯:价格差2000元 iPhone...
- 热点评!在火星上进行3D打印?研...
- 今日快讯:创始人身陷囹圄,恺英...
- 环球微速讯:保时捷计划推出纯电...
- 焦点速讯:蔚来发布2022年Q2财报...
- 全球热点评!广汽埃安股份制改革...
- 世界速看:比亚迪Atto 3在澳洲...
- 时讯:特斯拉继续缩短在中国的交...
- 宿迁启动首批15家“宿青驿站”,...
- 巴黎贝甜无证生产被罚 “从轻处...
- 央行释放“稳汇率”强信号 外汇...
- 蟹农战高温堪比“伺候月子” 长...
- 泗洪发放全国首张“绿票” “绿...
- 世界最长!海太长江隧道开工,计...
- 重磅!塘北遗址发现630处遗迹单...